书城自然科学中国未解之谜(上)
28692300000091

第91章 朴不花之谜

朴不花,只是一个宦官,却能在朝廷上下掀起轩然大波,又是聚敛钱财,又是搜刮百姓。搬弄是非,诟陷大臣,横行一时。当然和其他心怀不轨的宦官一样,也终没能逃脱悲惨的结局。朴不花与众不同的是,他与皇后可算是“青梅竹马”。

朴不花,高丽人,元文宗时代,与高丽女奇洛儿同时进入宫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名外籍宦官。顺帝时,为河南平章政事索罗帖木耳所诛。

中国历史发展到元朝,第一次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在此之前有北魏、辽、金,但是,他们至多拥有半壁江山,而元朝不但统一中国,并且因西征横扫欧、亚两洲,远达中亚细亚,甚至击败巴尔干欧洲联军,建立所谓四大可汗国,成为历史上旷古绝世的蒙古大帝国。

蒙古的宫廷,虽然也仿效汉制,设立了传统的行政组织,但和北魏不同的是,皇亲国戚都是世族,宦官全部为汉人担任,很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如此情况下,出乎意料的是,一名高丽宦官脱颖而出,不但揽权,且与皇后发生长期的暧昧关系,在历代宦官史中也是空前绝后的,这个人就是朴不花。

元朝的晚期,武宗有两个儿子,发生争位的悲剧,弟弟把哥哥害死,历史上称哥哥为明宗,弟弟为文宗。文宗事后内心不安,便嘱咐在他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哥哥的儿子。文宗在位不到五年就去世了,皇后遵照遗嘱,把哥哥的大儿子脱欢贴木儿,自广西接来,就是元顺帝,也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当时他只有十三岁。早在文宗时的至顺三年,高丽国就曾经进贡了一批童男童女,抵达元都燕京,其中有一对男女,原是高丽京城(今汉城)的邻居,女的名为奇洛儿,年仅七岁,男的名为朴不花,九岁。

奇洛儿天生是一位美人胚子,从小就聪明乖巧,能说会道,很逗人喜爱。朴不花的祖先原本是中国人,姓王,朴不花尚未出生,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到朴家,又生了一批兄弟姐妹,因此颇受歧视,奇洛儿常见到他受欺侮,幼稚的心灵上非常同情,两人便经常在一起。突然间有一天他们跟四十名童男童女一起被捉带到了燕京,奇洛儿进宫,朴不花被阉割成为太监。

第二年,脱欢帖木尔登基,也就是元顺帝。到至正二年,朴不花已经十九岁了,并迁升为小黄门,职务是侍候光禄大夫李邦宁,李也是一位宦官,在太庙当值。奇洛儿当上第二皇后以后,将朴不花调入皇后所在的兴圣宫,从此俩人感情甚胶。由于皇后的宠爱,朴不花很快地迁升为荣禄大夫,并加资正院使。所谓资正院,即现代的财政部,专门执掌全国财务、税赋。占了这块肥缺,朴不花蓄意敛财,捞了无数的钱财,大部分献给皇后作为私产。至正十八年,京师发生大饥疫,皇后又令顺帝诏遣朴不花前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赈灾。这是一次罕见的饥疫,但朴不花从中大发其财,当时有不少地方官,曾修奏指责朴不法,不但都被皇后隐瞒,反而遭罢官。奇皇后在立后第二年便生了一位皇太子,到至正十八年,顺帝忽然厌政,奇皇后和朴不花暗谋内禅,朴不花和当时的宰相太平商量,太平未置可否,至正二十年,太平罢官,实际上的军国大事已都由皇太子临决,幕后操纵却是朴不花。太平罢官,朴不花乘机推荐了搠思监为丞相。这搠思监是标准的势利小人,两人因此狼狈为奸,不但如此,当时战争在各地进行,民间起义与抗暴之事层出不穷,先后有方国真、刘福通、徐寿辉,以致最后灭元的朱元璋,有的被讨平,有的将元兵击溃。不论胜负,搠思监和朴不花一概隐瞒不报。同时有一个宣政院使脱欢,也是无恶不作,朝中有这几名嬖臣作威作福,弄得乌烟瘴气,即使民问不抗暴,元朝的天下,也被他们整垮了。

到至正二十三年,首先提出奏劾的是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尔,接着,修参朴不花、搠思监、脱欢的奏章纷纷上呈。尽管有这么多奏章,顺帝反而大怒,将参奏的御史一律罢黜,于是朝中正直之士来了一次集体辞官,皇太子这才言于顺帝,为息众怒,皇上命朴、搠二人也辞官。官是辞了,仍然掌权,惹火了一位资深御史老的沙,上朝大斥皇太子,皇太子忍不过这口气,告诉母亲,皇后又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皇上故意把老的沙封为雍王,要他回到蒙古老家,老的沙行至大同,留在索罗帖木尔营中,朴不花又诓称老的沙和索罗帖木尔共谋叛乱,顺帝知道了,便下了一道诏书,免除索罗帖木尔的兵权。索罗帖木尔也是皇室后裔,父亲是答先八都鲁,世祖时屡立战功,父死,索罗袭爵位,现在是河南省平章政事,总领三军,也是一员虎将。圣旨下达后,他知道是朴不花和搠思监的主意,根本不奉诏,这时虞宗王不顾帖木尔等皇亲,也联表指斥朴、搠故意诬枉。这件事闹大了,顺帝知道索罗不交兵权,又有宗室的支援,便下诏免了两人的职,并将搠发配到岭北,朴发配到甘肃。可是,朴、搠二人并没有离京。至正二十四年,这事让索罗帖木尔知道了,大为震怒,居然发兵将京师围困,并且扬言,如不交出二人绝不退兵。顺帝一看形势不妙,加上宗室一致主张交出朴、搠二人。顺帝无奈,命人将朴、搠二人缚交索罗帖木尔,二人当即身首异处。这名高丽来的小儿,因皇后的庇护弄权,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朴不花死后,元朝也没有维持多久,到至正二十七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