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农业新阶段的挑战
形势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具体表现,是客观事物本质与现象的综合反映。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时期,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精髓来正确认识和判断甘肃农业形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如何判断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问题上,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认为,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大发展,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成就显著、变化巨大,已基本摆脱了贫困落后面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有的人认为,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仍然囿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状态,发展变化不大,前途也不大,单靠农业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实现致富目标。那么,究竟如何认识和判断甘肃农业的形势呢?我认为,认识和判断甘肃农业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精髓,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来看待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既要看到已有的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困难,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又要看到制约因素和面对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奠定良好的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们党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事业就会得到发展,什么时候丢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做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做到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判断和把握形势,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在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特别要学习好市场经济理论,用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才能在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认识和判断形势。不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处惊不乱。其次,必须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客观真实情况。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不去进行调查研究,不到实际生活中去掌握第一手的真实资料,就难以对形势作出科学的正确判断,也就难以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所以,要把学习理论和调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不断地学习理论,又要经常到实践中去进行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三,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理论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完整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学到的理论,再用这些丰富了的理论来认识和判断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改革开放20年来,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旧的矛盾开始逐渐弱化,而新的矛盾更加尖锐,无论是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还是农村经济结构都处在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转折的快就发展得快,转折的慢就发展得慢。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转折时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正确地判断和把握形势,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跨越这一难关。从总体上看,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由温饱向小康转变。这一阶段性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已基本构建,理顺了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已从构建和完善微观基础转向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构筑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但在计划经济惯性作用下的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一方面,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缺乏有效地组织载体。另一方面,政府管理农业的方式与市场运行机制极不适应。面对市场,不仅微观主体感到茫然,而且宏观管理层次也迷失了方向。经济运行虽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仍然沿用了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在管理上,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包揽一切”、“包打天下”的办法;在工作指导上,仍然以定计划、下指标为主要手段,重视生产的多,研究市场的少,制定的一些计划往往与市场相脱节;在工作推动上,行政命令的多,服务引导的少,结果往往造成好心办坏事;在职能行使上,直接干预经营活动的多,间接调控引导的少,往往是生产经营情况好的时候插手干预,生产经营情况差的时候撒手不管,结果放大和加剧了市场波动。为此,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跨世纪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2.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总量短缺问题基本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已从重点解决总量不足转向了在稳定增加总量、提高人均占有水平的同时,立足市场,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80年代以来,全省粮食生产连续登上了七个10亿斤的台阶,总量达到80亿公斤以上,库存达到近50亿公斤。长期困扰全省国民经济的粮食问题基本解决。棉、油、糖、瓜果、药材、肉类等农产品也全面充裕,供需基本平衡,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总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由改革开放初的94.3∶4.5∶1.2调整到了55.4∶29.2∶15.4,劳务输出收入达到近30亿元,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5%上升到44.6%。但农村经济结构和效益性矛盾更为突出,传统的产业结构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尖锐。“三低一高”的现状成为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一是生产力水平低。全省平均粮食亩产仅200公斤,农业产值每亩仅483元,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半以上。二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全省农村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全国的49.1%低5.2个百分点。1998年,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29.92%,而我省只有20%,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十多年居全国末位,1998年仅1393元,比全国水平低767元。四是农产品成本高。由于自然条件、交通、通讯和经营规模等因素的制约,我省的农产品成本普遍高于全国主产区,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3.农业科技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将由主要靠外延开发和粗放式经营,转向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靠科技、上规模、上质量、求效益方面。改革开放20年,推广普及了一大批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从“绿色革命”到“白色革命”,使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社会化服体系逐步完善,科研和技术推广网络初步形成,科技承包、示范和推广工作广泛展开,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3%。但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处于粗放阶段,提高效益的途径仍主要靠扩大总量和外延开发。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引进和示范推广的不少,进一步研究提高的不多,没有把科技人员参与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和广大农民使用科技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来临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更多地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高产高效的种养植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来提高农业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同时,在农产品平均利润趋于社会化的情况下,只有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名优特新产品,才能有较高的回报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加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跨世纪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4.培育和建设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将由产加销、贸工农脱节转向主动适应市场,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速推进产业化经营方面。从90年代开始,全省各地培育和建立了一批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初步形成了酒、药、果、菜、粮食加工和肉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1833个。但从总体上看,规模化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没有完全形成,各地的比较优势和特色还没有发挥出来,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依然存在,在产业开发上,还伴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专业化市场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弱小,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产业链条脱节,经济效益较低,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