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舟骨结节的背内侧,紧靠舟骨,常为双侧性,有时还成双出现。
(三)钩突副骨
位于第二、第三楔骨的近端与舟骨之间。
(四)楔间副骨
位于第一、第二楔骨之间或第一楔骨与舟骨之间,呈圆形或卵圆形。
(五)距间副骨
骨位于第一距骨及第二距骨基底部,有时位于第四、第五距骨基底部,呈圆形或卵圆形。
(六)范赛礼骰骨
位于第五距骨基底部。
(七)第二骰骨
位于舟骨、距骨与骰骨之间,或在舟骨、距骨、骰骨及跟骨之间。
(八)腓副骨
位于骰骨外下缘,呈圆形或长圆形,少数可分裂成几块,亦可与骰骨构成关节。
(九)第二跟骨
位于跟骨前关节面上缘尖状突出部外侧,跟、距、骰及舟骨之间。
(十)三角副骨
位于距骨后下方,略呈三角形,可与距骨后突融合在一起或与之形成关节。有时可成双出现,互相平列或前后排列。
(十一)副距骨
位于三角副骨之前,距骨与跟骨之间,可单侧或双侧出现。
(十二)载距副骨
位于跟骨载距突的后上方,内踝的后下方,多呈三角形,载距副骨可分别与距突骨性愈合,可对称出现于双足或单发于一足。
二、足和踝部的其他变异
正常末节趾骨的运端可稍肥大,边缘亦不光整。第五距骨基底部外侧可出现一个鳞片样骨化中心,可以终身不闭合,不应视为骨折。胫腓骨远端内外踝部分可能有继发骨化中心,如出现在单侧且有外伤时可能被误为骨折。
小腿和膝部的正常变异有哪些?
儿童股骨髁间凹深而宽,在侧位片上表现为局部透光区,不应误为骨破坏。儿童股骨髁间四处的营养血管孔在正位片上可能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条状或斑点透光影。侧位片上股骨远端背侧肌腱附着处骨皮质粗糙呈不规则锯齿状,有时增厚隆起,5~6岁的儿童股骨远端骨生长快,内外侧边缘往往不规则。髌骨是体内最大的子骨,通常是整块,但有时可以由多个骨化中心形成。如彼此不联合可表现为多个三角形或新月形小骨,且同时见于两侧,视其分裂情况分别称为二分髌骨或三分髌骨。
大腿和髋部的正常变异有哪些?
股骨头圆韧带窝在髋关节正位上,可表现为在股骨头顶部小半圆形骨质缺损,在旋转屈曲位时,表现为股骨头中心部小空洞。在股骨大小转子(粗隆)的化骨核可为多个,形态可不规则。在不标准的股骨近端侧位片上小转子(粗隆)可和股骨干重叠形成三角形密度减低区,颇似骨破坏。
股骨上段后外侧臀肌粗隆处可出现不规则骨致密影,为臀肌粗隆。尤其是隆起的骨嵴的投影,不应误为病变。股骨大小粗隆可能出现多个骨骺且不规则。小儿髋关节因软骨较多,关节腔显得较宽,髋臼边缘也比较不规则。14~18岁时髋臼外缘可出现多余的化骨核,呈三角形或卵圆形,有时正位片上可见3~4个小块称髋臼小骨。
颅骨正常变异有哪些?
正位片上,顶穹窿中线处,因上矢状窦及扩张的脑静脉的压迫,局部颅板较薄且向外膨隆,个别人可明显隆起,不应误为病变。脑回长期压迫于颅骨内板上,使相应部位的颅板变薄,形成压迹,这种压迹与脑回的形态相对应,在压迹与压迹之间,即在相应的脑沟部位,颅板向内隆起形成骨嵴。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发育生长速度比颅骨快,因此脑回压迹较成人深而明显。老年人由于脑回已停止发育或有退变萎缩,脑回压迹不甚明显。正常小儿若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同时有颅缝增宽等现象,需仔细鉴别。颅缝正常变异中,较常见的有额缝,出现于额骨中线,呈线条裂隙,一般在生后数年内消失,10%永久存在。枕骨假缝也属一种先天变异,若两侧连合,则形成一条横行的颅缝将枕骨鳞部的上部与枕骨鳞部的其他部分分开,即枕横缝。在颅缝之间可见独立的多余小骨,称缝间骨,是由额外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大小不定,形状不一,呈锯齿状的轮廓,可见于人字缝、冠状缝之间,或在矢状缝与人字缝相交处。顶孔常对称出现,位于两顶骨靠上后角处,有导静脉通过。在X线片上,顶骨后角附近有对称性小孔,边缘光滑,外板边缘较内板明显,不可误诊为骨质缺或破坏。额骨导静脉较少见,于乳突部者和顶孔相似,属正常变异。蝶枕软骨联合,一般12~14岁开始,至18~20岁才完全联合并渐骨化成为一骨。未骨化前,在X线片上呈条状透明带,易误诊为骨折。在克汀病者,蝶枕联合可能提早,颅顶发育缩短。蝶鞍的大小和形态因人而异,其轮廓一般因有锐利的皮质而显得光整清晰,但在鞍背的后缘可见个别的缺损。老年人骨质稀疏时,蝶鞍的密度减低,轮廓也不甚清晰,应避免误为病变。
脊柱的先天性畸形有哪些?
一、枕椎
枕骨基底部有3个软骨化骨中心,若与形成颅底的其他骨不全联合,则可环绕枕骨大孔而形成甚似脊椎的骨块,即枕椎。
二、寰椎枕骨化
可见寰椎和枕骨全部融合。部分融合又分前弓、后弓和侧块与枕骨融合。寰枕融合常合并齿状突伸入枕大孔以上、颅底凹陷和寰枕半脱位等,以上改变均应明确显示,以便确定治疗方针。因此,摄片必须包括侧位或张口位,必要时做前后位和侧位的体层摄片。CT检查对寰枕椎的脱位,颅底凹陷较为明确。
三、枢椎齿状突缺如
枢椎齿状突缺如时,X线片和体层片均不能显示齿状突,偶见局部有发育过小的齿状突和各种变异的齿状突。
四、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
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是由于脊柱的各种先天性畸形引起的,特别是由于分裂过程的失败与不对称所致。本畸形多见于女性,一般在6~7岁开始发病,畸形较轻,进展缓慢。影像表现侧弯多发生在胸椎上部,其次为胸腰段。侧弯一般呈S型,有3个弯曲,中间的一个为原发侧突,上下两个为代偿侧弯,原发侧弯部位的椎间隙左右不等宽,凸侧宽凹侧窄。病程较久者可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若有脊柱扭转,凸侧椎弓根向内移位,凹侧多显影不清,甚至消失,棘突亦向凸侧移位。
五、蝴蝶椎及半椎体
在胚胎的胚芽期,椎体被冠状及矢状裂分为前后及左右对称的4个骨化中心。若椎体两年不融合或仅部分融合,则形成裂椎。在X线正位片上显示椎体中央部很细或缺如,为两不相连的尖端相对的楔形所构成,状如蝴蝶的两翼,故称“蝴蝶椎”。蝴蝶椎仅由于椎体矢状裂隙所致,故侧位片椎体仍呈方形,但其中部可因两个楔形间的骨性连接而密度增浓。若成对骨化中心的一个或这对中心的各一半发育不良,则形成半椎体畸形。累及数个椎体时,某侧可发生椎体融合。胸部半椎体常合并肋骨发育畸形,多发生在半椎体的对侧。这两种椎体畸形的邻近椎体常代偿性的过大发育及引起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对半椎体引起的侧凸畸形现多采用半椎体切除植骨脊柱内固定术。
六、脊柱裂
脊柱裂为骨性椎弓的先天性缺陷,在棘突区形成不同程度的裂隙,椎板部分或全部缺如,棘突畸形或缺如。以腰骶交界处最常见,其次为颈椎。依椎管内容物有无突出,可分为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两种类型。
(一)隐性脊柱裂
最常见,椎板缺损较小,缺损为软组织充填,无椎骨内容物突出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发现。正位片显示为佳,表现为椎弓中央有裂隙、无棘突或伴有棘突畸形。部分病例可在畸形局部发现皮肤陷窝、色素沉着、脂肪瘤或丛毛。若为骨膜膨出和胸内脊膜膨出须与盆腔和纵隔内肿瘤鉴别。
(二)显性脊柱裂
因脊柱裂的裂隙较大,并有脊膜的缺陷,可形成脊膜膨出或脊髓脊膜膨出。X线片上除显示椎弓裂较大外,局部可见软组织块影。临床上常有明显的神经症状障碍,甚至排尿困难等。
七、椎体融合畸形
融合畸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椎体互相融合成一个整块体。椎体融合可分为完全性或仅限于融合椎弓的一部分。虽然多个椎体融合在一起,但其总高度不变,与正常一样。常见于腰椎,其次为颈椎,胸椎较少见。克-弗综合征又称短颈畸形。表现为颈椎完全或部分融合,椎体数目减少及伴有其他脊柱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颈短、发际低、头部活动范围小。此外,还有侧突或后突畸形,肩胛骨抬高、肌性或骨性斜颈及肢体长度不对称,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及泌尿异常等。
八、移行椎
为常见畸形,为脊柱错分布所致,移性椎的整个脊椎总数不变,但某段脊椎数目增加或减少,常见的为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腰椎骶化为第5腰椎移行为骶椎,使腰椎成为4枚,骶椎成为6枚。这种移行可仅在横突部,或同时见于横突和椎体联合,横突的联合,一般双侧多于单侧,有时第5腰椎横突宽而长,与骶骨形成关节。若为单侧,常引起腰痛及神经根刺激等症状,若为两侧也可无任何症状。骶椎腰化为第1骶骨上移行为腰椎,而为6枚腰椎、4枚骶椎。第5骶椎向尾侧移行为骶椎尾化,相反则为尾椎骶化。
九、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
椎弓崩裂系指椎弓部崩裂和椎弓缺损,若发生椎体前移则称椎体滑税。腰椎滑脱有数种分类方法。临床最常用的分类为崩裂性滑脱和退行性滑脱。崩裂性滑脱系腰椎弓崩裂或椎弓部缺陷,使相邻上一椎体滑向前方;退行性腰椎滑脱指腰椎间盘退变和相邻的关节突骨关节炎,而致腰椎移位,但椎弓完整无缺陷。
显、隐性脊柱裂是如何划分的?
隐性脊柱裂是否产生症状?
脊柱裂系由两侧椎弓未融合,而棘突区产生不同程度的裂隙所致。椎板部分或全部缺损,棘突畸形或缺如。脊柱裂发生率约为20%,以下部腰椎和上部骶椎为最常见,其次为颈部。根据椎管内容物有无疝出,将脊柱裂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隐性脊柱裂最常见。椎板缺损小,缺口由软骨纤维组织填充。有的脊柱裂合并有杵状棘突,即位于裂隙上方的棘突过度发育,或与其发育不全的棘突融合为一体,下端呈杵状,位于裂隙的中央。棘突亦可为裂隙内借软骨或韧带与椎弓相连,正位片上呈游离状态即所谓游离棘突。亦可表现棘突缺如。
显性脊柱裂因有脊膜膨出,故有明显的神经症状。X线除有棘突缺如外,还可见软组织块影。隐性脊柱裂多无症状,但过度发育的杵状棘突可压迫脊膜及神经组织而产生下腰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甚至引起神经营养性骨关节病变。
什么是半椎体和裂椎?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一、半椎体
胚胎时期,椎体由间充质形成软骨时,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软骨化中心。如两个均不发育,则可引起椎体缺如;如其中一个发育不全则形成半椎体畸形。出生时,半椎体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偏于一侧。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负重的影响,可逐渐变成尖向内的楔形,故又称楔形椎。半椎体可累及一个或多个椎体。可引起脊柱畸形,胸部半椎体常伴肋骨发育畸形。
二、裂椎
当脊索在椎体中央残存沿矢状面分布时,可形成裂椎。正位片见椎体中央很细或缺如。若椎体由两个尖端相对的楔形所构成,其形如蝴蝶,故称蝴蝶椎。
椎体冠状裂是如何形成的?
同裂椎相似,冠状裂形成是由于残存的脊索影响了椎体腹背骨化中心的正常愈合。以腰椎多见。常见于男性,约为女性的10倍。侧位片于椎体中部可见纵行裂隙,将椎体分为前后两半。本畸形常伴发先天性钙化性软骨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