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收藏指南
28683900000016

第16章 杂项类(1)

一、可玩可藏葫芦器

葫芦器,又称“匏器”或“蒲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葫芦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用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另一类是将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有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有诸多的虫具中,葫芦虫具以其典雅别致最受鸣虫爱好者和收藏者的珍惜。

据《蝶阶外史》载,咸丰时北京有专做蝈蝈葫芦的太监,制品最精,售价甚巨,“人皆呼为梁葫芦”。除京城外,徐水、三河及山东聊城等地也有范制葫芦虫具的艺人。尤其是京津地区,早就是畜养鸣虫的集中地。这里不但玩好者众多,且品位较高,自清代、民国及至解放以后,葫芦虫具的范围一直没有断绝,即使是“文革”期间,仍有人偷偷范制,以供少数“顽而不化”的玩家之需。

葫芦虫具依其造型可略分为鸡心式葫芦、棒子式葫芦、柳叶式葫芦、花瓶式葫芦四种。葫芦虫具除去葫芦本身外,还讲究口和盖。锯掉葫芦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红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蛐角或象牙的盖(也叫芯子):蓄养蝈蝈的还要在口内装一个用黄铜丝盘成的胆,这才算得一个完整的葫芦虫具。盖又分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珑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还有一种雕有图案的动芯,动芯会动,有一至十动之分,即一摇葫芦,芯子里一处或二处,乃至十处都能转动,十动者为最上品,这种葫芦现已非常鲜见。

葫芦器既有实用价值,也具独特的艺术价值。那些经过玩好者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挲而由黄变红、由红变紫的葫芦器无不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早巳成为收藏投资的一个专项。

尤其是清代精品,颇有文物价值,已属文玩品类的一种。在嘉德94秋季拍卖会上,清乾嘉镂雕象牙口葫芦底价1.5万元至1.5元,清嘉道玳瑁口烫龙纹葫芦底价6000元至8000元,民初陈锦堂砑花象牙口葫芦底价8000元至1万元,现在看来,其价肯定还会上升。

老的葫芦器固可投资收藏,新制的葫芦器,只要质量好、作了典雅,也可收藏把玩。天津有“葫芦张”专制葫芦器,在京津一带颇有名气。笔者在天津历史博物馆的民间收藏展上看到“葫芦张”的几件佳作,表皮甚坚,光可鉴人。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现今还有一批专门从事范制葫芦器的农民队伍。精美的成品镶以椰壳、紫檀、红木乃至象牙的口、盖、蒙芯或砸上底,加以火绘或内涂彩漆,成为集实用、收藏、观赏为一体的葫芦器。据种葫芦的“老把式”介绍:

葫芦器精品要皮黄、无阴皮、伤皮和黑点,脐正并长有白里。这样的葫芦器,即便是新制,其价值之昂贵亦为可观。

选购葫芦要着眼于“紫、润、坚、厚”。如今,一些花鸟虫鱼市场出售的新制葫芦器,售价多在十几元、几十元至上百元之间。以我个人之见,凡好货,葫芦皮一般都很细密,光洁度高,用指甲掐无痕:劣品表面结构松散,暗淡无光、一掐即陷,用手指敲一敲,声音发闷。我曾对一些爱好鸣虫和葫芦的朋友讲过,买葫芦一定要买好的,且不说好的具有保藏价值,就是一个人常常把玩一件葫芦,如是只劣质葫芦,那多年的心血和盘工花在它身上也太不值得。

如果将多年把玩的心血花在好葫芦身上,葫芦的珍藏价值会更高,自己也能从中得到更大乐趣。除了葫芦本身的质地,还要看造型。

对造型则要求周正匀称,口、盖的配置,大小厚薄应与葫芦体相匹配。“紫润”应是多年把玩的结果,非人工做老所成。买者要注意区分真假,不要买那种经紫色浸泡的葫芦。对于范制、火绘、砑花等用特殊工艺制作的葫芦,只要做工精细,无大毛病,可按实用和美观的原则各取所爱。

葫芦虫是娇贵之物,还要注意保养。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芦,使用、存放时更要小心,最好缝制葫芦套,将葫芦装入套中。

精品要有特制的小匣,平日经常放在干燥通风之处。无论是使用还是收藏,都要经常摩挲或擦拭。这样,葫芦的表面愈加光洁,色泽更深更润,其价值也将随之而提高。

二、蛐蛐罐

养斗蛐蛐的器皿,考究、精致而多样,以蛐蛐罐(或称盆)来说,则有大罐、小罐、小缸罐、斗盆、过笼、水槽之分,质地有陶、瓷、玉、石、雕漆、戗金等。虽说蛐蛐罐是一种养虫工具,但是由于人们也蛐蛐罐(一头)赋予了它的观赏作用,自产生之日起,它就获得了实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早巳受到蟋蚌玩家和虫具收藏者的钟爱。

从史料上看,唐代人们养蛐蛐用笼,大约在南宋时代变为罐养。南宋著名的蛐蛐罐有所谓“平章盆”。平章是贾似道的官号,他曾在宋度宗朝被封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权势极盛。以“平章”

命名,当是后人所为。元代蛐蛐罐著名的有至德罐、王府罐和象窑罐。罐式多为矮扁圆形,盖平无边,底平无足。以上仅见记载,未见实物。现只在镇江市附近的一座南宋古墓里发现了三只陶质过笼。

历史上最称珍贵且有实物可寻的蛐蛐罐当为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宣德盆”。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载:“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俗呼母音)邹、莫二家。曾见雕镂人物,妆采极工巧。

又有大秀、小秀所造者尤妙,邹家二女名也。久藏苏州库中,正德时发出变易,家君亲见。”陆墓指苏州齐门外的陆墓镇,宋代这里就有御窑,专门烧制各种精巧器皿供皇室之用,明时因宣宗喜好斗蟋蟀,这里又成了烧制御用蛐蛐罐之地。陆墓土质细结,少有杂质,碱性不大,做出的蛐蛐罐光洁细腻,敲有金玉之声。宣德盒在明末年间就很难得,被玩家视为珍宝。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仿宋贾氏珍阮醉茗痴人秘制”罐,据考为明宣德年制,该罐系澄泥陶制,质地细腻滑润,色淡黄,古朴雅致,做工精细,罐有二龙戏珠纹饰,龙纹清晰,有欲腾之势,为当今所能见到的罐中精品。

清代赵子玉及万礼张的澄泥罐,制做更是精致,首创绿泥、黄泥罐,造型规整,质地光润。据说万礼张的蛐蛐罐在晚清时可值大洋百元,赵子玉制罐更是难得的佳品。赵是康熙时人,所制名贵品种甚多。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故秋日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漆,白澄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又邓之诚《骨董琐记·蛐蛐罐》:“石虎胡同蒙藏学校,上年掘土种花,得蛐蛐罐极多。有姑苏彩山窑常盛德制者十一,永乐制也。淡园主人制,外青内紫者一。秋雨梧桐夜读轩制者三十四,康熙制也。赵子玉制,署恭信主人之盆凡四,署西明公凡一,署古燕赵子玉制或造者凡六十。书制者较精美。又敬离主人之盆一。彩胜主人之盆二,韵亭主人之盆一,寄敬堂制,清溪主人珍香外史各一。相传为吴三桂旧邸,即周延儒宅,为京师四大凶宅之一,居者率不安。此不知何人埋藏,闻故老言,道光时长安贵人斗虫之风极盛。今淡园等制传尚夥,且有识虫名者,予数见之。信皆佳制,但不古朴耳。大抵其时新制,特窖藏之,为去火气,使不伤虫。康熙容或有之,永乐宣德吾未之能信。”此为民国年间之事,现今能收集到赵子玉制罐是很不容易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赵子玉罐两件。一为淡绿色,通高107厘米,高9.1厘米,外口径11.9厘米,底径12厘米,深5.2厘米。盖内有长方形阳文双线印框,框内阳文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全器精致规整,质地光润细腻,罐内以十分坚固平坦之夯土为底。此罐为“绿泥”,是赵子玉精心制做的珍品之一。另一件为黄绿色,润泽晶莹似玉,大小与前罐相同。盖内与底外的款识亦同。此乃赵制名品鳝鱼黄。赵制名品除以上品种,还有瓜皮绿、倭瓜瓤、藕合色等。其罐题款尚有“恭信主人”、“淡园主人”、“乐在其中”等。

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紫砂艺人杨彭年制做的澄泥罐也是蛐蛐罐中的珍品。杨本是制做紫砂茶壶的高手,同时也制澄泥蛐蛐罐。

其制罐现存两件,大小相同,当为一对。罐呈暗黄灰色,上小下大,制做纯朴古雅,同其砂壶一样,也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

以实用而言,蛐蛐罐以陶制旧者最为适宜。陶制罐透气、吸水性能俱佳,故受玩家欢迎。而且,越陈越好。陈旧之罐无异味,阴凉舒适,有利于蟋蟀收敛野性,安神养性。新罐燥热之气未除,易致虫卷须、色昏乃至死亡。新罐要处理后方可使用,即用清水煮四五次,或将其放在井水、河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或埋于地下,一年后再用。蛐蛐罐不能拿来就用,还要用特制的三合泥(黄土、细沙、陈石灰)砸底,使罐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明清蛐蛐罐,后世仿制者极多。市场上所谓“宣德罐”几乎无一是真,所见流传赵子玉制蛐蛐罐也多为仿制。真者,罐的表面有一层浆皮亮光,仿制者则地子露金星,无浆皮亮光,行家自能辨识。

但绰号“大关”者,北京人,30年代人物,能自烧仿造赵子玉蛐蛐罐,几能乱真,上面也有一层浆皮亮光,几乎与赵制完全一样,非真识者莫辨。现今古物市场出售的新仿明清之罐,大多内外涂以鞋油、沥青等物,以充旧货,而且造型拙劣,纹饰俗陋,有的还印有明清两代的年款,这种蛐蛐罐,无论是使用还是收藏,均无价值可言。

三、鸟笼子和鸟食罐

中国人养鸟尤其讲究鸟具。鸟具主要有鸟笼子、鸟食罐和鸟抓儿。常言道:“好马配好鞍。”人们一看此人的鸟具古老、考究,便马上会认为他的鸟也非同寻常。

饲养不同种类的鸟要选用不同的鸟笼子。鹦鹉笼形状多为圆形,上部呈拱形,也有做成长方形的,用于饲养绯胸鹦鹉、牡丹鹦鹉、虎皮鹦鹉。百灵笼多为竹制,形状一般为圆形,笼顶有拱顶、圆顶之分,用于饲养百灵、凤头百灵、沙白灵和云雀。画眉笼为圆形、拱顶或平顶,专饲画眉。黄雀笼一般为竹制小圆笼,饲养多种小型鸟,如金翅雀、朱雀、朱顶雀等。点颏笼为竹制圆形,饲养点颏、红尾鸲、蓝尾鸲等食虫鸟类。八哥笼为大型竹制或铝丝制的圆形笼,专门饲养八哥、金丝雀笼多为竹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平顶或拱形顶的,除用于饲养金丝雀外,还可饲养白色文鸟、灰文鸟、淡头文鸟或其他与上述鸟体形相近似的食谷小鸟。此外,还有一些有专门用途的鸟笼。如串笼是用作笼鸟更换食、水和打扫卫生,隔离观察病鸟,为防止因抓捕而伤及鸟头、爪和羽毛的替换鸟笼。水浴笼为画眉、金丝雀、相思鸟等类鸟洗涤用的笼。繁殖笼为人工繁育鸟所用之笼。

我国传统鸟笼多用竹制,制作工艺也颇为考究。竹制材料讲究用浙江安吉县生产的青竹,做工要论河北涿州一个号称“涿州马”的出口。“涿州马”早先在北京前门开一个鸟笼铺子,已有上百年的名气。有的鸟笼在笼圈、笼门等部位精工细雕出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有的还用象牙、驼骨和金银珠宝进行镶嵌,愈显高雅、珍贵。象过去皇宫贵族所用的鸟笼,现已成为古董而陈列着。

鸟食罐是喂鸟用具,多为瓷制。汉代即有制作。南宋郊坛下官窑也曾生产。元龙泉窑和明清景德镇窑大量烧造,器形十分丰富,有小罐、腰鼓、元宝、水盂等式。清康熙、雍正景德镇窑烧造的制品多仿明宣德款式。乾隆、嘉庆时,鸟食罐生产有所革新。其特点是,质地莹洁润透,器形隽秀典雅,工艺精细巧丽。品种以青花为主,也不乏粉彩等彩瓷。器形除仿宣德形式外,还出现了月牙形、浅圆形等新款式。道光、咸丰时,随着养鸟娱乐活动的日益盛行,又出现方形、圆形、花口形、六棱形等多种形式,以及两件、三件或五件一套的鸟食罐:而且,胎薄釉润,在彩、釉上亦有新突破,如常见的白釉、青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粉彩、斗彩等。同治、光绪年间,又出现了圆筒形、盆形、洗子形,纹样、釉色又有增多,山水、花鸟、草虫、人物、龙风等纹饰无所不有。

按照玩家说法,鸟食罐中最讲究的应是清代的,而且尤以使用清代乾隆年间制做的最显体面。因为清代的鸟食罐制品伴随制瓷业的发展,其造型、纹饰、色彩均达到最高水平,在人们眼里,它们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鸟具,也是一种极有品位的文玩器物。如今,清代的鸟食罐早已成为世人宝爱的收藏品。小小鸟食罐折射出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各个时代的社会习俗,真可谓“小中见大”。尽管清代鸟食罐颇显鸟主人的来头,且提高鸟的身价,惟因其过于珍稀,目前使用者已是寥寥无几。有人用一两只民国时出产的细瓷罐也就很不错了。

时下花鸟鱼虫市场出售的鸟食罐,如需购买,最好挑那种精细、古雅的:有的罐底部有“乾隆年制”一类的年款,实为假托款,买家千万不可以新当旧。当然在珍品难觅的情况下,使用那些不值钱的粗瓷罐也不算丢份子。周简段《神州轶闻录》称:“穷人以玩黄鸟、燕雀、粉眼者居多,笼子、食罐亦因陋就简,其全部家当不值大洋一元,因被人讥为‘穷欢乐’。”“穷”有“穷”的乐趣,只要别把假货当成真货,就是“穷欢乐”也未必不好。

四、意匠别具鼻烟壶

鼻烟壶本是盛鼻烟的器物。鼻烟是舶来货,它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国人嗅鼻烟、制烟壶,并相互馈赠鉴赏起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其后,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渚代,鼻烟壶集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工艺技法变化无穷,各色精品美不胜收。此时的鼻烟壶早已不仅仅是与生活相关的实用品,而是供人们观赏、把玩和相互馈赠的艺术品、收藏品。

清珐琅彩开光人物鼻烟壶(一对)价值10万元—12万元鼻烟壶按不同的质材和作工分成玉石类、宝石和晶石类、料烟壶、瓷烟壶、杂烟壶等。玉石类鼻烟壶有素壶与花壶两种。花壶中又有俏作的。俏作也叫巧作,是利用玉石的天然色彩雕琢成各种图案。玉石类鼻烟壶所用材料有翡翠、黄玉、白玉、碧玉、青玉、玛瑙、金珀、蜜腊、珊瑚、松石、青金石等。宝石和晶石的鼻烟壶也有花壶与素壶之分。这类鼻烟壶取材贵重,目前已很少见。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碧玺、黄晶、发晶等制成的烟壶。料烟壶有套料和素料之分。套料鼻烟壶是用套料作胎烧制而成的。所谓套料,即不是一个颜色的料,而是一个颜色套一个颜色,分若干层次,并且外部配上其他颜色,有的是局部配料,有的是整体配料。素料鼻烟壶是指用料烧制的光面鼻烟壶,从颜色上分,有京糕红、金丝清叶仲三内画鼻烟壶价值2万元红、淡黄、羊肚色、宝石红、青金蓝、乳白色、西湖水、金琥珀、倭瓜瓤、胭脂水、金星料、桃花冻、点子料等,产地有北京、广东、山东。

其中以鸡油黄这种素料最为名贵。瓷烟壶分为一道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干彩、软彩、料彩、水彩和雕瓷等品种。杂烟壶取之于不同材料,而且运用了多种杂项工艺。银蓝、景泰蓝、银錾花、烧瓷、雕漆、象牙、葫芦、螺钿、犀牛角、牛角、炭胆、福建漆、铜錾花等,均被用于杂烟壶的制作。竹木烟壶、石烟壶,以及漆烟壶嵌银跺的,也属杂烟壶之列。

除了上述晶类的鼻烟壶之外,清末年间还出现了一种内画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