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症状性低血糖:可先给予一次剂量的10%葡萄糖100mg/kg(1Om1一/kg),按每分钟l.Oml静注;以后改为6~8mg/(kg·min)维持,以防低血糖反跳。每4~6小时监测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值调节输糖速率,正常24小时后逐渐减慢输注速率,48~72小时停用。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或泼尼松(强的松)l~2mg/(kg·d),口服,共3~5天,可诱导糖异生酶活性增高。极低体重早产儿对糖耐受性差,输糖速率>6~8mg/kg/min易致高血糖症。
3.持续性低血糖:葡萄糖输注速率常需提高至12~16nlg/(kg·删n)以上才能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还可①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O.02mg/kg,间断给药;或10F罾,kg/h静脉维持;②高胰岛素血症可用二氮嗪((tiaz~)xlde),每日lOmg/kg:(最大剂量<25mg/kg),分3次口服。胰岛细胞增生症则须作胰腺次全切除,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应给予特殊饮食疗法。
【预防】
1.避免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如寒冷损伤),高危儿定期监测血糖。
2.生后能进食者宜早期喂养。
3.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可给10%葡萄糖静脉滴注,足月适于胎龄儿按3~5mg/(kg/min)、早产适于胎龄儿以4~6mg/(kg.min)、小于胎龄儿以6~8mg/(kgmin速率输注.可达到近似内源性肝糖原产生率。
【护理】
1.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是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病室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足月儿体温不稳定时,可加包被或放置热水袋。体重低于2000g的新生儿,应尽可能置于闭式暖箱中保暖,暖箱的温度根据出生时体重和出生天数调节,体重越轻,出生天数越少,暖箱的温度越高,保证新生儿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
2.早期多次足量喂养,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关键措施早喂养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加速肠粘膜生长和胆汁分泌,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和黄疸光疗的时间,防止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尿酮症的发生,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过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母乳是婴儿最佳营养食品和饮料,应首先母乳喂养,如母亲尚未泌乳,可在生后1/2h给予10%葡萄糖液口服,反复多次直至泌乳后改为母乳喂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直接哺喂母乳;吸吮吞咽功能差者,可采用鼻胃管喂养,同时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即给吸空的橡皮奶头,使胃排空加快,缩短胃肠道转运时间,使早产儿增长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快地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母乳喂养。若热能仍不足或存在有不能经胃肠道喂养问题者,采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低血糖的早期临床表现,定时监测外周血糖,有利于早期发现低血糖定时监测体温、心率、脉搏和呼吸。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哭声、肤色、肌张力、吃奶、大小便和睡眠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微量血糖测定,确诊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静脉注射适宜浓度和速度的葡萄糖溶液,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最有效措施发现有低血糖,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按医嘱及时补充葡萄糖,尤其是有症状者,更应尽早适量补给。常用方法为:立即静脉注入25%葡萄糖液2~4ml/kg(早产儿可用10%葡萄糖液2ml/kg),速度为1ml/min,随后继续滴入10%葡萄糖液3~5ml/(kg.h)[5~8mg/(kg·min)],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经上述治疗,血糖仍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者,改用12.5%~15%葡萄糖溶液以8~10mg/(kg·min)速度输注。如经上述处理,血糖仍不稳定者,按医嘱给予氢化考的松5~10mg/(kg·d)静滴或强的松1mg/(kg·d)口服直至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24~48h后停止,如血糖仍不升高,可给肾上腺素、二氮嗪、胰高血糖素治疗,并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对因处理。
5.加强原发病的诊治和护理加强对新生儿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对防治低血糖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新生儿高血糖
【定义】
新生儿全血血糖>7.0mmol/L_(125mg/dl),血浆或血清糖>8.12~840mmol几(145~150mg/dl)为新生儿高血糖。
【病因和发病机制】
应激是新生儿高血糖的常见原因。窒息、寒冷或败血症可引起儿茶酚胺、皮质醇、酸碱状况等发生改变,而影响胰高糖素、糖异生及胰岛素反应改变导致高血糖,内毒素也可直接影响胰岛素反应引起高血糖。多为一过性。
1.医源性输注高浓度的葡萄糖或脂肪乳,可引起高血糖。但新生儿对葡萄糖的耐受个体差异很大,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对糖的耐受越差,极低体重儿即使输糖建率在4-6mg/dl时亦易发生高血糖。
2.药物氨茶碱能引起cAMP浓度升高,因此激恬肝葡萄糖输出。
3.新生儿糖尿病十分罕见,可以是①暂时性(持续3~4周);②暂时性以后复发;
③永久性糖尿病,约1/3患儿有糖尿病家族史,多见于小于胎龄(sGA)儿。
【临床表现】
轻者可无症状;血糖增高显著者表现为脱水、多尿、体重下降,早产儿可因高渗血症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糖屎病可出现屎糖阳性、尿酮体阴性或阳性。
【治疗】
减慢葡萄糖输注速率,极低体重儿用5%的葡萄糖;治疗原发病、纠正脱水厦电解质紊孔;高血糖不易控制者可给胰岛素每小时005~01μ/kg输注,但应密切监测血特,以防低血糖发生,血糖正常后停用。
新生儿低钙血症
新生儿低钙血症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与暂时的生理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胎盘能主动向胎儿转运钙,故胎儿通常血钙不低。妊娠晚期母血甲状旁腺激素(盯H)水平高,分娩时脐血总钙和游离钙均高于母血水平(早产儿血钙水平低),使胎儿及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出生后因母亲钙供应停止,外源性钙供应不足,新生儿PTH水平低,骨质中钙不能人血,导致低钙血症。
1.早期低血钙发生于生后72小时内,常见于早产儿,小样儿、IDM及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所生婴儿。有难产、窒息、感染及产伤史者也易发生低钙血症.可能是由于细胞破坏,其中的磷与血钙结合所致。
2.晚期低血钙指出生72小时后发生的低血钙,常发生于牛乳喂养的足月儿,主要是因为牛乳中磷含量高,钙磷比例不适宜.因此钙吸收差,同时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肾小管对磷再吸收能力强,导致血磷过高血钙沉积于侣,发生低钙血症。
3.其他因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可使血中游离钙变为结合钙,换血时抗凝剂枸橼酸钠可结合血中游离钙,故二者均可使血中游离钙降低。若低血钙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出现,应注意有无下述疾病。①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见于母亲甲状旁腺瘤。由于母血(PTH)水平持续增高.孕妇和胎儿高血钙,使胎儿甲状旁腺被严重抑制,从而生后发生顽固而持久的低钙血症,可伴发低镁血症,血磷一般高于26舢nd/L(8Omg删)应用钙剂可使抽搐缓解.疗程常需待续数周之久。②暂时性先天性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是良性自限性疾病,母甲状旁腺功能正常,除用钙剂治疗外,还须用适量的维生素D治疗数月。③先天性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系由于新生儿甲状旁腺先天缺如或发育不全所致,为x连锁隐性遗传。具有持久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高磷酸盐血症。如合并胸腺缺如、免疫缺陷、小颌畸形和主动脉弓异常则为胸腺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
症状多出现于生后5~lO天。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抽动及震颤,可有惊跳及惊厥等。手足搦搐和喉痉挛少见。抽搐发作时常伴有呼吸暂停和发绀;发作间期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踝阵挛可呈阳性。早产儿生后3天内易出现血钙降低,其降低程度一般与胎龄成反比,通常无明显体征,可能与其发育不完善、血浆蛋白低和酸中毒时血清游离钙相对较高等有关。
【治疗】
1.抗惊厥钙剂对低钙惊厥疗效明显,惊厥发作时应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若惊厥仍不缓解.应加用镇静剂。钙剂应用方法为10%葡萄糖酸钙2m/kg·次,以5%葡萄糖渡稀释1倍后静脉推注,其速度为lml/分。必要时可间隔6~8小时再给药1次。每13最大剂量为6m/kg(每日最大元素钙量50~60mg/kg;10%葡萄糖酸钙含元素钙量为9mg/mal)。因血钙浓度升高可抑制窦房结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故静脉推注时应保持心率>80次/分。同时应防止药液外溢至血管外.避免组织坏死。
2.补充镁剂使用钙剂后,惊厥仍不能控制,应检查血镁。
3.减少肠道磷吸收可服用10%氢氧化铝3~6ml,因为氢氧化铝可结合牛乳中的磷.从而减少磷在肠道的吸收。
4.调节饮食因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当,利于肠道钙的吸收,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应用钙磷比例适当的配方乳。
【护理】
1.遵医嘱补钙
(1)10%葡萄糖酸钙静注或静滴时均要用5%~10%葡萄糖液稀释至少一倍,推注要缓慢,经稀释后药液推注速度<1ml/min,并专人监护心率以免注入过快引起呕吐和心脏停止导致死亡等毒性反应。如心率<80次/分,应停用。
(2)静脉用药整个过程应确保输液通畅,以免药物外溢而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现药液外溢,应立即拔针停止注射,局部用25%~50%硫酸镁湿敷。
(3)口服补钙时,应在两次喂奶间给药,禁忌与牛奶搅拌入一起,影响钙吸收。
(4)备好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急救购物,一旦发生喉痉挛等紧急情况,便于争分夺秒组织抢救。
2.做好家属宣教工作
介绍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多晒太阳。在不允许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应给予母乳化配方奶喂养,保证钙的摄入。或牛奶喂养期间,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
新生儿脐部疾病
婴儿出生后如果脐部处理不当常可引起新生儿脐部疾病,临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脐炎
脐炎是指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门静脉炎,以后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正常新生儿生后12小时脐部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可有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集落生长,局部分泌物培养阳性并不表示存在感染,必须具有脐部的炎症表现,应予鉴别。轻者局部用2%碘酒及75%酒精清洗,每日2~3次;重者需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静脉注射;如有脓肿形成,则需行切开引流。
二、脐疝
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脐疝。疝囊为腹膜及其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囊内为大网膜和小肠肠曲,与囊壁一般无粘连。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1cm左右,偶有超过3~4cm者。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低于1500g者75%有脐疝。通常哭闹时脐疝外凸明显,安静时用手指压迫脐囊可回纳,不易发生嵌顿。出生后一年内腹肌逐渐发达,多数疝环逐渐狭窄缩小,自然闭合,预后是好。疝囊较大、4岁以上仍未愈合者可手术修补。
三、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是指断脐后脐孔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脐肉芽组织表面湿润,有少许粘液或牯液脓性渗出物,可用酒精一日数次清洁肉芽组织表面,预后良好。顽固肉芽组织增生者,呈灰红色,表面有脓血性分泌物,可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
四、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在无菌条件下断脐包扎,24小时后基本干枯,一周左右逐渐脱落。在存留着的那一部分脐带脱落之前,必须用一块消毒的纱布盖住。脐带脱落后仍有一个创面,极容易感染而发生脐炎,故应小心护理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防止污染。洗澡时要避免脏水污染脐部,洗操后要更换衬衣。勤换尿布,防止粪尿污染脐部。此外,每天在脐根部涂95%酒精,可以促进脐带干燥脱落;如果脐部有渗出物,可以先涂2%碘酒消毒脐窝,然后再用75%酒精退碘,以免灼伤皮肤;也可以涂2%龙胆紫液,不用包扎。
如果婴儿肚脐出现红肿明显,或排出脓、血,甚至连脐部周围的皮肤也红肿起来,则已发生脐炎,应立即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