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高血压病因不明的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5%以上;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血压升高仅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5%以下。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成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进一步分为高血压1,2,3级: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高血压于遗传、肥胖、摄盐过多、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有关。具体影响环节包括: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该系统激活,能强烈收缩小动脉平滑肌,使外周阻力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使血容量增加;促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上作用均可使血压升高。
2.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精神。紧张、焦虑、压力或长期环境噪音、视觉刺激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压上升。
3.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管舒张物质和收缩物质所达成的平衡被破坏。同时,血管平滑肌对舒张因子的反应减弱,而对收缩因子反应增强。引起血压升高。
此外,高血压还与胰岛素抵抗、钠盐的过多摄入、肥胖、长期服用避孕药、吸烟等有关。
二、病理病因
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缺血。长期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
心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负荷过重,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还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
脑长期高血压可形成小动脉的微动脉瘤,血压急剧升高时引起破裂导致脑出血。高血压也促进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如短暂的脑缺血发作、脑血栓的形成。血压极度升高还可导致高血压脑病。
肾长期持久的高血压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硬化的发生,出现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视网膜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随病程进展出现硬化。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和出血。
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单纯与血压水平升高有关,还与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合并靶器官损害(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既往曾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Ⅲ级;周围动脉疾病)有关。
低危险度组:高血压1级,不伴上述危险因素者。
中度危险组:高血压l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2个危险因素以下者。
高危险度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
极高危险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1)症状: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少数则在发生心、脑、肾并发症后才被发现。高血压患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气急、耳鸣、颈项板紧、疲劳等,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
(2)体征: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有较大波动。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夜间较低,清晨起床后血压迅速升高,形成清晨血压高峰。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可闻及第四心音。
2。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约1%—5%的中、重度高血压可发展为恶性高血压,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临床特点:①发病较急骤,多见于中、青年。②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③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④肾脏损害突出,表现为持续蛋白尿、管型尿及血尿,并可伴肾功能不全。⑤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死于肾衰竭、心力衰竭和脑卒中。
3.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升高,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烦躁、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以及伴有痉挛动脉累及靶器官缺血症状。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也可伴舒张压升高。发作历时短暂,血压控制后病情可迅速好转。
(2)高血压脑病在高血压病程中出现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而产生的剧烈头痛、呕吐、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等表现。发病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导致脑灌注过多,出现脑水肿所致。
四、检查诊断
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尿酸。
2.×线检查胸部x线可见主动脉迂曲延长、左室增大。
3.眼底检查目前采用“Keith—Wagener眼底分级法,分级标准如下:I级,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Ⅲ级,上述血管病变基础上又眼底出血、棉絮状渗出;Ⅳ级,上述基础上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多数仅为I级、Ⅱ级变化。
4.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l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动态血压监测是由仪器自动定时测量血压,一般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连续24小时或更长。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
5.诊断。高血压的诊断必须在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两次以上非同日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或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诊断。
五、降压药的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选择:常见的有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ARB均可作为起始和维持治疗的降压药。但β阻滞剂尤其与利尿剂合用,不适于有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高危者。
药物选用时应考虑的几点因素:
1、鉴于高血压的控制水平的因素,许多病人需一种以上降压药,故提倡开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2、降低血压作用持续24小时,可以通过医院测量血压,家庭测量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了解。
3、提倡每日一次服药,维持24小时降压作用,不可间断用药。
4、病人的个人情况,以及需长期服用的价格问题,也是药物的考虑因素。
六、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病人血压,了解高血压的程度,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是否伴随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发现病人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起居护理
(1)病室环境: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安静、舒适,光线柔和,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2)休息与活动:高血压病早期患者尤其是工作过度紧张的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对于血压较高、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充分休息;有明显脏器损害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通过治疗,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可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因为运动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且能减轻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可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运动方式,一般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
3.饮食护理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为原则。限制食盐摄人,每人每日食盐量6g以下;低胆固醇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体重超重者限制热量的摄人;多吃蔬菜、水果和能降血压及降脂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香菇、草菇、蘑菇、银耳等。摄人足够钾、镁、钙;戒烟、酒,睡前忌饮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睡眠,导致血压升高;每餐不宜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4.对症护理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用药。硝普钠给药过程中应避光,严密监测血压,调整给药速度;观察有无心动过速、面红、头痛、恶心等副作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4)加强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5.用药护理
(1)嘱病人按时按量服药,血压得到控制后继续服用维持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要求白昼、夜间平稳降压。病人不可根据自觉症状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
(2)预防用药后直立性低血压:①向病人宣教在联合用药、首剂用药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直立性低血压,如有头晕、恶心、心悸、出汗时立即平卧,采取头低足高位,增加脑部血流量;②教会病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服药后平静休息,避免立即活动或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时,特别由卧位、蹲位改为立位时动作宜缓慢。
(3)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①定期测量血压,判断药物降压效果。初始用药若降压效果不佳,不要盲目加大用量或加用另一种降压药,应请示医生。②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处理。如长期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保钾类利尿剂可致高钾血症,袢利尿剂过度应用可致低血钾、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有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环障碍、乏力及加重气管痉挛;短作用的硝苯地平由于血管扩张,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长效制剂上述副作用显著减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可发生于10%一20%的患者中,停药后可消失,还可出现头昏、上腹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偶见变态反应,出现药热、皮疹或血管性水肿等。
6.心理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多有焦虑,易激动。向病人宣教不良的情绪如生气、愤怒、焦虑、紧张、恐惧会使血压升高,嘱病人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应以热情、耐心的态度了解患者性格特征和有无引起精神紧张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教给病人心理放松的方法如练气功、听轻音乐等。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7.健康教育
(1)劳逸结合,根据血压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及休息。高血压控制后,适度运动,血压升高时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2)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
(3)坚持服药。向患者宣教长期平稳降压的重要性。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教会患者测量血压的方法及副作用的观察。
(4)避免刺激血压升高的各种因素如情绪激动、紧张、过劳、寒冷、便秘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大便通畅,冬季防寒保暖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tcheart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见。在住院心脏病患者中本病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占心脏病的10%~20%。
七、中医护理概要
1.本病属中医眩晕、头痛、心悸、中风等范畴。
2.本病的病因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久病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
3.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主要发病机制是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病性分虚实两类。
4.情志护理为本病护理的重要内容,因忧郁恼怒,肝阳化火,风阳上扰清窍,而头晕目眩加重,故要耐心劝慰患者,勿急勿躁,保持心情舒畅,肝气条达,以除风阳妄动之源。
5.饮食以清淡为佳,多食蔬菜、水果,如芹菜、紫菜、淡菜、西瓜、梨等。忌食肥甘厚昧、动物内脏、公鸡肉、猪头肉等动风之品。戒烟酒及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引动风阳上扰清窍。食疗方以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为主。
(1)鲜芹菜汁:用鲜芹菜250g,开水氽两分钟后绞汁服用。
(2)降压茶:罗布麻叶6g,山楂15g,五味子5g,冰糖适量(肥胖者不用)煎水代茶饮,亦可防治冠心病。
(3)海带决明子煎剂:草决明15g,海带9g,生藕20g,先煎煮草决明去渣,与海带及藕共煮至熟,吃海带及藕并喝汤,每日一次,连服20~30天。
(4)清蒸甲鱼以滋阴潜阳。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血压,加强巡视,如发现有唇舌发麻,肢体麻木,持物不稳,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中风先兆,应立即让病人卧床休息,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针刺风池、曲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以平肝潜阳,疏风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