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他人(多为家人或朋友)、对社会及对财务状况所承担的义务。任何年满18岁的成年人必定会受各种义务的束缚。事实上,有些毕业生由于家庭负担过重,而不得不考虑现实利益,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职业期望,而从事较为现实的职业,其中有些人在条件成熟时还会再选择理想的职业。
小朱是某校中文系的毕业生,从跨入大学的那天起便立志成为一名记者,但最后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上签下的不是某某报社,而是一家企业。在收起协议书的一刻,他感慨万千,那是一种放弃曾经无限痴迷的梦想之后无奈的叹息:“我没有冒险的资本,我不能那么自私,只为我自己潇洒而不考虑家人,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对我来说比较合适,至少在最近几年是应该如此。也许有一天,当我还有那份痴迷和激情时,而我又找到更好的起点,我还会重新选择。”
第四,性别因素。
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普遍被现代社会所接受,但“性别因素”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完全漠视性别问题。男性与女性生理上的差别,在择业和适应职业上会形成自然差别,男性与女性在择业价值上也会因生理条件而形成差别。因此,由于性别的原因,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形成不同的特点。
第五,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体制、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社会文化习俗、职业的社会评价等等。比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统包统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无自主权可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普遍建立了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就业工作模式。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都有了选择的自主权。
社会环境决定职业岗位的数量、结构、层次等等,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人们对不同职业岗位的接受、赞誉或贬低的程度,决定了个人步入职业生涯的基本方式、开始职业生涯后的基本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变化。
第六,机遇因素。
机遇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偶然因素,但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有时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机遇是随机出现的、具有偶然性因素的事物,它包括社会各种职业对一个人展示的随机性的岗位,或者说是一个人能够就业和流动的各种职业岗位,也包括能够给个人提供发展的职业境遇。个人的能动性会导致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或者自己创造机会。许多事业上成功的人,不是靠家庭、亲友的帮助,也不依赖社会给予的现成机会,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和开拓进取。
机遇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2)职业规划要考虑的外部因素
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那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严裕民先生向大学生建议首先要考虑好如下4个问题。
第一,冷门还是热门。现在有冷门职业和热门职业,热门职业一般薪酬高,“但我们决不能以此定职业。”严裕民强调:“必须分析自己的能力所长,对已经表露出来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特长要特别珍惜,尽量寻找符合自己特长的职业。”即使一时无法就职自己喜欢的职业,也没有关系,可以在以后工作中逐步调整。
第二,稳定还是不稳定。中国有句老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很红火热门的职业,现在可能一点都不吃香。但是职业稳定的概念却是相对的,计划经济时,所有职业都是稳定的,而现在即使是公务员,也有淘汰机制。“所谓的不稳定,不是职业的不稳定,而是企业、单位的不稳定。作为社会分工的各种职业,在社会上永远都是需要的。”
第三,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大公司优点很多,比如有良好的福利、晋升、培训体系,大公司的经历为以后求职带来便利。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大企业人才济济和分工过细、过明确,长处就不易被发现,其他能力可能很难得到锻炼。
相对于大公司,在小公司工作,可能身兼数职,更能展示你的才能,职业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广阔。
第四,大都市还是小城镇。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高端人才少;人才分布呈山地型,有的地方人才多,是高地,有的地方人才少,是平地。
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这些地区的发展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大。严裕民说,东北的辽宁省,沈阳、大连人才占全省总量50%,西部5个城市人才总量不足全省20%。中西部地区,更是对制造业人才求贤若渴,每年都会从发达省市,甚至国外引进优秀人才。
6.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国人事科学研究者罗双平用一个精辟的公式总结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即: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实践中要想选择正确、适宜的目标,完全实施既定计划,并最终实现生涯目标,还必须要全面考虑其三大要素。可事实上,人们在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忽略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从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彼”即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环境。知己知彼相互关联,确定的个人生涯目标要符合现实,而不是一厢情愿;对从事的职业要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去做;所从事的工作要能发挥专长,利用个人的强项;对工作的环境能够适应,而不是感到处处困难,难以生存。这就说明你的生涯规划不仅做到了“知己”、“知彼”,而且还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1)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对自我的评估方面的问题
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大要素——“知己”,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够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规划者首先对自己做全面的分析,通过自我分析,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唯此才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最佳抉择。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没有全面分析自己,要么受中华民族多年流传下来的“谦虚”传统的影响,总是习惯低估自己,妄自菲薄,结果往往弄假成真。他们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或能力从事一份更好的工作,他们的脑子里有这样一个专门唱反调的旁白,这个旁白总是在各种场合给你泼冷水。还有些人眼睛长在头顶上,自视甚高。他们有的心神不定,“朝三暮四”,频繁换岗,导致对任何岗位的工作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有的总是期望“一步到位”,一旦不能如愿,失望也就越大。
②对影响职业生涯的环境因素分析方面的问题
今天最热门的技术,明天可能就无人理睬;去年时髦的职业,今年可能就被打入冷宫。因而个人要想谋求职业生涯的发展成功,就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即做到“知彼”,力求适应环境变化,进而有所突破。
职业生涯中的求职过程就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从宏观上说,整个市场的供需平衡确定了你的“行”情和“薪”情,从微观上说,又完全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波动。所以,当你突然发现自己拿了一份满意的薪水时,千万别得意,因为从长远来看,你的公司的命运是和行业共沉浮的!而如果你现在对你的岗位特别不满意时,也不要轻易跳槽,因为这个行业很可能处于复苏前的低谷。
③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方法方面的问题
没有明确、可行的目标。
打个比方,一个人现在住的是平房,他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打算在自家院子里盖间小厨房。当他确定了盖厨房这个目标后,他就会注意收集砖块、瓦片等材料,只要走在街上,他就会留意哪里有砖块、哪里有瓦片,碰见砖头拣块砖头,碰见瓦片拣片瓦片,经过一段时间,他就能把原料备全,最终能把小厨房盖起来。可如果连盖厨房的想法都没有,那么他走在街上根本就不会注意是否有砖头,也不会留意是否有瓦片,即使这些材料都摆在他的面前,他也会认为是没有用的东西。
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不完善。
譬如在海上航行,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你就要策划一个行动方案,配备相应的物资;预计到达目的地所需多长时间;把握好前进的速度;想好期间可能遇到的紧急状况的处理措施……如果没有具体的、可行的行动方案,目标只能是遥远的期望。
生涯目标一成不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人生仿佛在一片陌生的海域航行,我们谁也无法预测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我们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目标有所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及时针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我们的职业生涯顺利持续下去,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最高人生理想。
(2)相应的解决措施
①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个人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需求等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分析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在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正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所说:“兴趣比天才重要”。兴趣可为职业生涯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你找到自己最适应的职业生涯之路。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适应与否,一大标志就是兴趣。兴趣主要用于预测你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稳定性。
正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一样,我们也总是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的兴趣倾向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例如,喜欢与事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制图、勘测、工程技术、建筑、机器制造、出纳、会计等职业;而喜欢与人交往,对销售、采访、传递信息一类的活动感兴趣的人,则更适合于从事记者、推销员、服务员、教师、行政管理、外交联络等职业。
接着,分析个性与职业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呼唤个性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所不足,其他方面必有过人之处。个性无所谓好坏,关键是看是否放对了地方。在职业选择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要求是否相适应,这样将来从事工作时才能体会更多的快乐和轻松。
其次,分析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不同于我们生活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父母,当今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自主权,所以,大多数人都能从兴趣出发选择职业,问题是,还是有许多人在上路之后感到力不从心,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成功,甚至早早被淘汰出局。原因很简单——只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却没有认真衡量自己能干什么。换句话说,他们忽略了对自己的能力倾向的评估判断。
能力有很多种,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能力,我们夸奖某个人“有才能”,其实也只是说他(她)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而已。做人,不宜自视过高,也不必妄自菲薄,准确看待自己的能力,知己所长,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能够适应的职业,并注意根据现实需要,随时培养和积累新的能力,梦想终会实现。
总之,自我评估就是要弄清楚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②环境分析
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在全面认识了解自我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外部环境特征,以评估职业机会。说白了,就是看看外面有没有可以让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以及哪里有机会、是什么样的机会。
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分析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还包括职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作用。在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职业环境分析,即要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
组织(企业)环境分析。
进行全面的组织环境分析是我们“知彼”的核心,毕竟,你要选择的这个企业将与你息息相关。招聘场上的老总、人力资源经理大都欣赏那个了解本行业、企业的有心人。
1.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目前所从事行业和将来想从事的目标行业的环境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行业的发展状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行业优势与问题何在、行业发展趋势如何等。
2.企业环境分析
企业环境分析包括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现状和发展前景,所面对的市场状况,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能够提供的岗位等,具体包括:企业实力分析、企业领导人分析、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分析。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可以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以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个行业、企业中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衡量自己的目标能够在此企业得以实现的可能性。
③实施与反馈
完成了自我评估——“知己”与外部环境分析——“知彼”,接下来便是解决如何“抉择”的问题,即:解决如何确立目标、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实现目标和当环境变化时,怎样修正目标。
确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