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程
28675800000013

第13章 就业准备期的就业指导(3)

EIS:警官、侦察员、交通检查员、安全咨询员、合同管理者、商人。

EAS:法官、律师、公证人。

EAR:展览室管理员、舞台管理员、播音员、驯兽员。

ESC:理发师、裁判员、政府行政人员、财务人员、职业病防治、售货员、商业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调度员。

ESR:家具售货员、书店售货员、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日用商品的售货员、护士长、自然科学和工程的行政领导。

ESI:博物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古迹管理员、饮食业经理、地区安全服务管理员、技术服务咨询者、超级市场管理员、零售商品店店员、批发商、出租汽车服务调度员。

ESA:博物馆馆长、报刊管理员、音乐器材售货员、广告商、营业员、导游(轮船或班机上的)、事务长、飞机上的服务员、船员、法官、律师。

ASE:戏剧导演、舞蹈教师、广告撰稿人、报刊专栏作者、记者、演员、英语翻译。

ASI:音乐教师、乐器教师、美术教师、管弦乐指挥、合唱队指挥、歌星、演奏家、哲学家、作家、广告经理、时装模特。

AER:新闻摄影师、电视摄像师、艺术指导、录音指导、丑角演员、魔术师、木偶戏演员、骑士、跳水员。

AEI:音乐指挥、舞台指导、电影导演。

AES:流行歌手、舞蹈演员、电影导演、广播节目主持人、舞蹈教师、口技表演者、喜剧演员、模特。

AIS:画家、剧作家、编辑、评论家、时装艺术大师、新闻摄影师、男演员、文学作者。

AIE:花匠、皮衣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剪影艺术家、复制雕刻品大师。

AIR:建筑师、画家、摄影师、绘图员、环境美化工、雕刻家、包装设计师、陶瓷设计师、绣花工。

SEC:社会活动家、退伍军人服务官员、工商会事务代表、教育咨询家、宿舍管理员、旅馆经理、饮食服务管理员。

SER:体育教练、旅游指导。

SEI: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医院行政管理员、历史学家、家政经济学家、职业学校教师、资料员。

SEA:娱乐活动管理员、国外服务办事员、社会服务助理、一般咨询者、宗教教育工作者。

SCE:部长助理、福利机构职员、生产协调人、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戏院经理、餐馆经理、售票员。

SRI:外科医师助手、医院服务员。

SRE:体育教师、职业病治疗者、体育教练、专业运动员、房管员、儿童家庭教师、警察、引座员、传达员、保姆。

SRC:护理员、护理助理、医院勤杂工、理发师、学校儿童服务人员。

SIA:社会学家、心理咨询者、学校心理学家、政治科学家、大学或学院的系主任、大学或学院的教育学教师、大学农业教师、大学工程和建筑课程教师、大学法律教师、大学数学、医学、物理、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教师、研究生助教、成人教育教师。

SIE:营养学家、饮食学家、海关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税务检查员、校长。

SIC:描图员、兽医助手、诊所助理、体检检查员、督查人员、娱乐指导者、咨询人员、社会科学教师。

SIR:理疗员、救护队工作人员、专业医师、职业病治疗助手。

SAC:理发师、指甲修剪师、包装艺术家、美容师、整容专家、发式设计师。

SAE:听觉病治疗者、演讲矫正者。

SAI:图书馆管理员、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院教师、盲人教师、智力障碍人教师、聋哑人教师、学校护士、牙科助理、飞行指导员。

3.大学生择业目标的理性选择

大学生剖析自我和分析用人单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选择个人的择业成才目标,做到择业者个人特征与职业对人要求的最佳匹配。当然发展地看,两者的匹配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虽然初次就业不可能完全满足要求和期望,但通过“自我了解”与“职业探索”达到匹配还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大学生从择业开始就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尽力缩短个人职业探索的过程。

具体来说,大学生择业目标的确定大致包括:(1)择业的行业范围。即是在本专业从事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等,还是要改行从事其他更适合的工作,不过真要改行一定要慎重。(2)择业的地域界限。即是在沿海城市就业,还是在内地就业;是留在外地就业,还是回到父母身边就业。(3)择业起点的高低与单位的大小。即是到大机关、大企业,还是到基层,到小企业、小地方,是到国有企业,还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虽然相当多的大学生愿意去大企业,因为那里各项薪酬和福利可能会得到较好的保障,但个人发展的机会却较少些。虽然这些大企业声称自己的机会如何多,但毕竟那里人才济济。尽管小企业、小地方,在基层一线,条件艰苦些,但是那里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可以给你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生难得的基层工作经历。历数成功人士有哪一位不是从基层干起的。更何况国家已于近几年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学生只有顺应时代要求,才可能在工作中顺势而上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

毋庸讳言,大学生择业确实普遍存在一种盲目从众攀比现象。当然从众攀比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活动,无可厚非。但盲目从众,纯粹为了人们所谓的面子、地位而忘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随波逐流,对择业只会意味着失败。

当然在择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的麻烦和困惑,但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事先确定的那个目标,可能会有所调整,但也要努力寻求实现自身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努力找到个人与单位个性的最佳匹配。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以寻求理想的职业为目标,在不懈奋斗中孜孜以求,注重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充实完善自我,为人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做好准备。

4.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就业观

(1)建立适当的择业期望

就业目标确定之后,毕业生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经受预想不到的考验,有些毕业生可能就会因此而产生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坚定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现提出参考建议如下。

首先,相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即使目前自己已经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尚有欠缺,也要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新的知识,具备新的能力。

其次,积蓄自己的资本,以坚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素质、雄厚的实力和宽广的发展潜力去稳操胜券。

第三,发展自己的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去开创局面,并积极弥补不足之处,消除就业竞争中的被动因素。

第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摆脱情绪低落的方法和技巧,如听听音乐、打打球、换换环境、散散步等,始终力争以饱满的精神去参加竞争。

所谓择业期望值,就是指我们希望获得的职业位置对自己在物质上、精神上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否能受到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器重,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等。

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它常常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几年前,需要这一类专业的人才多,而几年后却需要另一类专业的人才多;几年前,这一地区需要的人才多,而几年后却是另一地区需要的人才多;几年前,可能是这一行业需要的人才多,而几年后却是另一行业需要的人才多等等。所有这些情况都需要毕业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在这里让我们了解一下,针对近年大学毕业生择业实际状况,有分析人士所做的一个调研分析研究,同以往相比,现在的毕业生在择业求职中存在六方面误区,而这些症状将直接导致大学生出现求职困难。

学不致用

专业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岗位技能应用的需要。

专业对口

目前有七成大学生找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仍是“专业对口”,这一观念成为众多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城市情结

“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市郊一间房”,毕业生择业扎堆大城市的现象依然没有消减,城市人才的供过于求直接影响薪酬高低和求职机会。

迷信热门

目前互联网复苏,通讯、汽车行业风头正劲,房地产大兴土木,物流业一路凯歌……在此背景下,很多大学生的择业目光只看行业是否火暴,而将自己囿于热门行业内,大大缩小了求职空间。

外企情结

太过于迷恋名企、外企只会耽误择业时机。面对择业难,大学生多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既伤害了招聘企业对大学生的信心,也给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增加了曲折。

高看薪酬

数据显示,有43%的大学生毕业求职对薪酬的要求在1500~2000元之间。事实上,评价一份工作的价值,薪酬水平只是因素之一,还要看企业发展状况、岗位的发展空间、劳动强度、福利,以及工作地点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等,这些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把握好择业期望值呢?

现提出参考建议如下。

首先,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一名大学生的美好愿望。从思想观念上讲,大学毕业生应该注意防止和克服图虚荣、图享受、图安逸等错误倾向。

其次,毕业生在择业时,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实际能力等情况,另一方面还要结合社会的现实需要,注意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第三,毕业生要注意将“分步走”和“及时调整”相结合。将总的期望值分解成若干个可行的阶段逐步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要首先满足主要愿望,切不可一成不变。

(2)积极把握择业中的机遇

首先,毕业生要明确择业的标准。

当你站在人生选择的交叉点上时,你是选择城市,还是选择城镇?是选择内地,还是选择沿海?是选择大机关、大单位,还是选择企业或基层?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选择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是选择众学子争相涌入的热门单位,还是选择急需人才的艰苦行业?

面对这种种选择,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把握住一个既客观而又现实的标准。

其次,毕业生要明确机遇的相对性。

有的信息对别人来说是机遇,但对自己却并不一定合适,而某些别人认为不怎么好的工作单位,你去了也许就会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毕业生要明确机遇的时效性。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毕业生在求职时,千万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通常情况下,许多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是面向全国发布的,你不把握这个机遇,别的学校或其他毕业生也许就会抢先。退一步讲,即使是明确到本校的社会需求信息,你不及时利用,别人也会捷足先登。

第四,毕业生要明确机遇的必然性。

只要你平时注意从知识、能力、品格诸方面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你就会发现,机遇到处都有,即使现在没有,将来总会有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位毕业生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现提出参考建议如下。

哪里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专业和才能,就要想方设法去哪里。

作为一个既有一定知识,又有一定分辨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决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善于从若干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当得到社会需求信息时,一定要果断地作出选择。

目前,社会最欢迎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

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毕业生,如优秀毕业生、党员和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一些管理岗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第二类

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吃苦的毕业生。这类毕业生能够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踏实肯干,能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因而是很多用人单位所希望得到的。

第三类

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外语水平高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精力旺盛、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知识面宽。他们往往一专多能,既可以搞专业,又可以抓管理,还可以负责外联。他们往往适应能力强,工作入手快,在单位或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因而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涉外部门等单位青睐的对象。

第四类

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文科类毕业生若公开发表过文章、调查报告等,理科类毕业生若有一些发明创造、科研成果,经济、法律类毕业生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模拟工作经验,外语类毕业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强,则往往会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应聘者。

一般来说,外语水平低和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毕业生是缺乏竞争力的。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落实了就业计划,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可以放松,可以无忧无虑地快活一段时间了。事实上,毕业生在落实了工作单位之后,就应该按照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现提出参考建议如下。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如该单位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前景、单位性质和业务范围、社会声誉与地位、相关领域其他单位的现状和发展势头等,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了解用人单位对自己的使用意图。自己到单位后即将从事的工作及岗位和这一工作岗位对自己的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些什么具体要求等,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利用毕业离校前的这段时间抓紧学习,进一步充实自己,以求到单位后能迅速地适应岗位,胜任工作。

第三步,主动创造条件,力争提前进入角色。若能寻找机会,去签约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或社会实践是最好的,那样你就可以借此机会对该单位的工作和管理等情况有个清楚的认识,从而缩短进单位后的适应期。

职业选择基础知识

1.职业选择

要想做出正确决策,选好自己的职业,迈好事业发展的第一步,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了解职业世界,对职业进行研究;要了解自己,要做好自我分析。

职业生涯选择的成功不能靠运气,而要靠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

职业选择中的许多重要决策必须由自己来做出,而进行这些决策又要求自己制定大量的个人生涯规划并付出大量的努力。

进行职业选择的关键是进行自我剖析:透视个人希望从职业中获得什么。透视个人的性格、兴趣、气质、才能与不足。透视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它们是否与自己当前正在考虑的这种职业相匹配。

兴趣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兴趣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时,枯燥的工作也会觉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使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

3.兴趣是促使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智力开发的“孵化器”。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职业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这种一个过程:有趣(短暂、多变的兴趣)——乐趣(专一、深入的兴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的乐趣)。

自己的职业性向匹配时主要注重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性格与职业的吻合;兴趣与职业的吻合;能力与职业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