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28675100000006

第6章 D大调(1)

D大调的旋律是潺潺的,它用丝丝和弦为我们弹奏出了爱的温馨。

抚摸的力量

有个孤儿,吃的百家饭,穿的百家衣,上学也是靠大家凑钱。后来孤儿成为了名人,忘不了乡亲,他回家了。他最先要看望的人是一位老奶奶,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因为这位老奶奶从来没给过孤儿一分钱、一碗饭。

更奇怪的是,名人又到了小学校,他抚摸孩子们的头,一个一个摸过来。校长要他讲话时,他说:“当年,老奶奶就是这样摸着我的头。我每天上学经过她的门口,让她一摸,就觉得又有亲人了,我又和别人一样了,对生活也就有了信心。”有人不解了,难道摸摸头竟有这么重要?

人与人的亲近是耳鬓厮磨,是亲吻拥抱,抚摸是最经常和微不足道的。然而,我们不能因其经常和微不足道就无视它的伟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位苏联英雄说自己是因为看了一幅宣传画才成为勇士的。这画上画的是一个母亲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英雄说不出为什么,只知道一看这画就恨死德国鬼子,甚至有了非杀死他们不可的想法。母亲对孩子的抚摸,孩子接受母亲的抚摸,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法西斯连这都破坏了,有血性的人能不愤怒吗?让常人成为勇士,这其实是抚摸的力量。

爷爷病重时,奶奶倚在旁边,一只血管暴突的手放在另一只血管暴突的手上,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谁也没有声音。一次,只我一个人服侍爷爷,他突然痛苦地呻吟起来,我慌忙去喊医生。大家忙了老半天,爷爷仍是叫。奶奶回来了,两只枯老的手一触,爷爷马上安静下来。两只黑里泛青、布满斑点的手握在一起时,美丽得让人心跳。爷爷是幸福的,因为他一直有奶奶抚摸;奶奶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抚摸着爷爷。

小时候,发烧好像是从来不吃药和打针的,妈妈的手抚上额头,病就轻了,妈妈的手再抚上额头,病就好了。在妈妈的怀中入睡,在妈妈的抚摸后上学,在妈妈的抚摸中长成大人。打了学校玻璃,妈妈捏我鼻子;当上班长,妈妈还是捏我鼻子;没得100分,妈妈扯我耳朵;得了100分,妈妈还是扯我耳朵。现在我明白了这全是抚摸。我本是妈妈身上的肉,妈妈一抚,我和她又连成一体了,我就不觉得我只是我自己了。

前面说的那个孤儿,因为有大家帮助,他可以不缺少食品与衣物,但是他仍然是个孤儿。只是在有人抚摸时,他才有了不再孤独的感觉,他的生活才真的阳光明媚。传教士们把抚摸当成了重要的传教工具,正是利用了抚摸所具有的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达到了自己的传教目的。

在草原时,我一次一次被马扔下来,摔得疼疼的。同样是不相熟的马,可人家牧人就可以骑得好好的。我问其由,牧人说:“你不摸摸它,上去就骑,那可不得摔你?”这招果然管用,只要被抚摸过的马再骑时就老实多了。狗更是这样,狗需要的最好奖励就是触摸它的脖子。最有意思的是猪,给猪搔肚皮,猪就爱睡觉,爱睡的猪长得快。看来,抚摸的重要并不仅是对于人,这是所有动物的需要,是一种天性。

现代化生活是紧张的,这是比以往更需要安慰的时代,而现在的人恰恰忘记抚摸的重要,于是忽略了抚摸。

孩子不及格时,你应该抚摸他;妻子不顺心时,你应该抚摸她;妈妈身体不好时,应该将手给她,让母亲抚摸,也抚摸母亲。

因为,抚摸具有伟大的力量。

走进心灵,一路同行

“曾经有梦。那是一群群花枝招展的孩子,草地上,他们自由自在地挥洒五彩缤纷的童年;小溪旁,他们无拘无束地撩拨肆意涌动的灵性;树林间,他们手捧书卷,摇头晃脑,绘声绘色,清脆的童音随风飞扬……”

这是我在一篇随笔中写下的一段话。盘点过去,怀揣梦想,带着一颗快乐的心,与学生欣然牵手,一路同行中,我享受快乐,收获幸福。

真爱解心结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知道自己被爱,才有信心,也才能幸福。这种被爱的感觉是成功心态的基础。”与孩子相处时,我坚持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把特殊的爱送给那些特殊的孩子,让真爱解开孩子的心结,鼓励孩子走向成功。

年初,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小周。不久,我发现她学习习惯很差,家庭作业时常不交,听课老是走神或者与邻桌的同学说笑打闹,当然学习成绩就更不用说了。

我和她母亲进行了交流,得知她爸爸出车祸撞成重伤,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平日无暇照顾她。了解到这种情况,我专门为小周开了一次班会。我郑重其事地讲了小周的事情,最后我说:“如果换成是你,面对躺在床上、意识几近全无的爸爸,整日里身影忙碌的妈妈,你会怎样想?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一个班级一个家,快乐班级我的家。每一个同学,对于我们这个班级,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都很重要。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她一些帮助,在生活上,在学习上,让她也快乐起来,让她有更大的进步……”听到这些,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渐渐地,我发现小周的脸上有了一些笑容,对自己的平常表现也稍稍能够自我约束一点了,同学们看她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送学生一份真爱,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处事方法,更是打开心结的灵丹妙药。

宽容敞心扉

一天早上,我检查晨读。当检查到四(2)班时,多数学生低下头,捂嘴窃笑。我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笑?”一位女学生小声说:“老师,有同学在喊你的外号——‘记录本’。”我很生气,又一思忖,不行,没搞清楚事情原委,大动肝火,于事无补。我故作平静:“我早听说咱四(2)班的同学聪明绝顶,这回算是领教了,但老师一时还不明白‘记录本’是什么意思?还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老师愿洗耳恭听。”

下午放学后,几名四(2)班的学生找到我,向我解释:“老师,同学们见你检查晨读经常拿着记录本,又想到您的名字,便给您起了个外号——记录本。老师,您不会介意吧?”“不会,我知道同学们并无恶意。不过,起不雅的外号,讽刺或挖苦别人,是不对的。”同学们信服地点着头。后来,他们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来找我,无所不谈,我真的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大朋友。

事后想想,当时如果换一种方式,大发雷霆,火冒三丈,严厉训斥,学生还会找我倾心交谈吗?还会敞开心扉与我真诚相处吗?

宽容,是一缕春日的阳光,能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宽容,是一股流淌的清泉,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宽容,是一阵轻轻拂过的微风,能吹开孩子们的心扉……

尊重赢得成功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学生。”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等待他们,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学校举行了一系列游戏比赛,选手选出来了。节骨眼上,班里男生和女生却出了好多问题。班长刘敏多次找到我:“我选参加比赛的队员,男生老是不配合,老是扯后腿……”副班长小姜也当仁不让:“女生太霸道了,每次训练,占着长绳不让我们男生练……”连着几天,我心里在琢磨:该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该怎样填平同学间的这条鸿沟呢?

班会课上,我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中间画了两个大大的木桶。一个,完好无缺;一个,有一块木板缺了半截。我说:“同学们看,老师这儿画的是过去经常使用的木桶,用它,我们装上满满的一桶水,应该没有问题吧?”“不行,不行,第二个木桶不行。”“怎么不行呢?”我明知故问。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我说:“同学们看,团结是多么重要呀!我们也应该像第一个木桶那样,所有的木板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要因为一块木板而影响了大局。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能解决……”

这以后,体育课上,中午和下午放学以后,都能看到队员们积极排练的身影。比赛结果,我班踢毽子、投沙包、跳绳三项总分第一名。

班级管理中,不一定要板起面孔,言词凿凿,信誓旦旦,将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学生。也许,一段入情入理的话语,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幅妙趣横生的图画,更能在学生心中掀起情感的涟漪,更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多给学生一次机会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教师会仅仅满足于课堂表面上的气氛热烈。其实,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更能够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能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也就达到了“有效性”。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活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所以,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激励学生追求进步,体验成功。课上多给一次机会,学生就多一点成功,就多一份快乐。

我在新授课文时,采用了“抽号朗读法”。一次,内向的佳佳被抽中朗读,她到教室前朗读时,小声地对我说:“我紧张,读不出来。”我当即决定,一定要鼓励她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也好。我便鼓励她先读一个字,接着一个词,最后她把题目的六个字全读了出来。虽然声音轻,但已是进步,同学们都主动鼓掌祝贺。我再请她大声读一遍,然后继续下去。第二天,我们又请佳佳上台朗读昨天未读的课文。结果出乎意料,她读得异常流利。这看似难以理解,实则在情理之中。因为佳佳不是不会读,而是害怕当着大家的面读。一旦多给她一次机会,真心地鼓励她,真诚地帮助她,她就会克服害怕心理。第二次她便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后来,佳佳在课堂上发言踊跃,上语文课的兴趣也浓了。

小杰第一次轮到上台进行口语交际。课前,他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他讲不了,因为以前没上过台讲,不知道该怎么讲。他的表现影响了我的教学安排,但看到他惭愧而又可怜的样子,我就想鼓励他,想再给他一次机会。课后,我鼓励他再试一次,但一定要讲好,同时对他简单地辅导了一下。第二天上课,他勇敢地站在了全体同学的面前说话。虽然说得不好,较之第一次的退缩还是明显进步了,真是可喜!我们依然用掌声祝贺他。在他讲演中,我发现他成语知识薄弱,便送了一本《成语故事》给他。后来发现,他上课全神贯注,积极发言。在一次30分钟的课堂写作中,他竟一口气写下了近700字的文章。

以上两个例子,若以旧的眼光评价,孩子很可能对语文课失去兴趣。第一次表现不好,第二次却有了极大的进步,关键是学生有了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应该说,当众朗读、当众讲话的能力,学生都是具备的。之所以一时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第一次胆小或紧张的缘故。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能拉他一把,助他一臂之力,他们便跳了上来,困难便成了动力。多给学生一次机会,课堂上便多了一份成功。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我概念。语文课上的多一次机会,其实就是给学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更大的学习乐趣。

从理论上讲,多给一次机会,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期望原理。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他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厚爱,师生感情融洽,他们就会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和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所以,如果教师在课上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真诚地帮助学生,多给一次机会,就一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请放大孩子的优点

那是一年级新学期开始,班上学生刘佳的家长就来找我。在了解家长的的来意后,我知道了刘佳在之前的幼儿园中表现都不尽人意。她在幼儿园里总是调皮捣蛋,让老师感到头疼,所以家长请我对刘佳多留意些。刚开始我也不是很在意,因为调皮的孩子以前是接触过的,所以我有些不以为然。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这个孩子真如他父母所说的那样,很好动。上课精神不集中,昏昏欲睡,像条小懒虫;下课却生龙活虎,精神焕发,像条小神龙。那一段时间,有好几个同学跑来告状说刘佳爱欺负她们,所以对于刘佳我不得不加倍关注。据我观察,平时刘佳和班上一些好动的小朋友玩得很投机,在玩的过程中总会在无意间触碰身边的小朋友,比如说“推一下、拉一下、揪一下”,这些都是刘佳的习惯动作,也使得我常常对刘佳进行教育。接触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没有在他身上找到什么优点。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刘佳聚精会神地蹲在地上,我以为他又有什么“坏点子”,就向她走去。只见刘佳单脚跪在地上,费力地在帮助同学捡着掉了一地的文具。我站在后面看,没有去打断她,她那种认真的表情是我以前所没发现的。那天放学前我特意留够了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第一次表扬了她,把刘佳怎样帮助小朋友的事讲了一遍。同学们都鼓掌表扬了她,我也奖励了刘佳一朵小红花。这是刘佳有史以来第一次拿到奖励,她非常高兴。放学时看见刘佳一蹦一跳地给他妈妈看她的小红花,看见她那种满足的笑容,我也很开心。在后来的日子里,刘佳在各个方面不断地进步,我就抓住机会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她,慢慢地她变成了一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将情感教育比喻为“教育花园中最为幽香的一朵花”。作为教师,我平时评价一个学生总是以“好孩子”为标准。但经历过这件事后我一直在想,究竟怎样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好孩子”呢?评价一个孩子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标准呢?有时老师只是把眼睛盯在孩子的成绩上,而忽略了“素质”问题,这样会让许多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有的老师希望孩子什么方面都优秀,这同样会让孩子迷失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现在回想起来,有时面对孩子的调皮,我会绷着脸,动辄训斥,忘记了他们是一群纯真的孩子,总想把他们训练成守纪律的学生。这样,我发现我离孩子越来越远,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不活跃。其实,对同样的问题,看法不一样,心态就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完全不同。评价孩子优点的标准需要多样化,因为孩子的优点需要你来“放大”。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看看他们的优点呢?更何况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有篇文章中说:两个人推开窗户看世界,一个人看到的是满天繁星,一个人看到的只是满地烂泥,这只是视角不同罢了。

所以,让我们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少一些唯美,多一些现实;少一些挑剔,多一些认可;少一些批判,多一点掌声。

让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