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主持人
28672800000018

第18章 不经意间把轻松幽默扩散

那威(叶赫那拉·声威)满族,硕士。

生于1968年,毕业后曾就职于美国IBM公司。对五子棋在中国的职业化普及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中国五子盲棋的发明人之一。现任国际棋联副秘书长、北京连珠五子棋文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

1992年曾战胜了来访的日本棋手,引起震动。1995年7月单身赴爱沙尼亚塔林,参加第四届世界连珠锦标赛,并获得世界选手排名第28位,这是中国首次参赛,1999年8月北京第六届世界连珠锦标赛后升为七段。鉴于那威老师对中国五子棋十年发展做出的贡献,2002年10月第一届北京连珠公开赛上,被特授予名誉九段称号。

“学过芭蕾、朗诵、小提琴,小学时指挥过三百教师大合唱,中学是男排副队长,高一就敢发动高二、高三甚至外校的学生举行大型英语会话活动。好胜心还特强,曾经组织班上的女子排球队和校队叫板,最后居然真的就赢了。担任过京城著名的学通社第一副社长兼外联部部长……”,看了这些介绍,我们的眼前会立马浮现出的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影像,嗨,原来是我们的错觉了,这里说的是《老同学大联欢》的主持人——那威。

也不知道这样“特殊”长相的人怎么会成为主持人的,并且在这个领域还做得那么出色?认识那威后,就觉得那威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胖子,他有着极强的主持能力和表演天赋,很强的现场调度、节奏控制和即兴发挥的能力。

记得前几年他主持的《黑白世界》连珠讲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子棋”,镜头里一个壮硕的有着一张夸张的脸的男人一直不停的说啊,说啊,说啊,这个让他痴迷了十多年的“五子”游戏愣是被他坚持不懈地说成被广泛推广的正式的竞技节目,这也是那威最得意的事情啦!

那威第一次走进录影棚,是做“申军谊”的节目。我们的节目主持人名嘴“那威”已经很能说了吧,别看那威在其他节目里能对着镜子说上个把钟头的,可是在申军谊和他的同学们面前都显得有那么一点钝了。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那是那威更高明的主持风格,他就是要让这伙老同学能更轻松的说得那么乐,看来,申军谊伙同他的老同学一起中了那威的计中计了,当然申军谊和他的老同学们也真是乐得不行!

那威说自己现在的很多节目都是有关“吃喝玩乐”,他就是要给观众带来无拘无束的快乐。每次做节目,现场热场都是那威最积极,先调动观众的热情和消除参加录制节目的紧张,然后,那威还会跟现场观众做一些很八卦的小游戏,比如,请现场观众猜那威的体重,或者是上台来问那威一个问题,再或者,打个小赌什么的……

《老同学大联欢》的主持人那威平日里的生活很是丰富并且忙碌,但是一有闲暇,就喜欢玩电子游戏。有次在剧组讨论节目,说到一个嘉宾也很喜欢玩电子游戏,那威顿时格外兴奋,就差请求编导让他在现场跟嘉宾斗一轮“FIFɑ”了!

要说那威为什么会“火”起来,这跟他在对语言的巧妙组织和表演的自然运用,加上丰富的阅历和娴熟的主持技巧是分不开的。

那威现在绝对是主持人队伍中的一个“大腕”:主持《说吧》,播出不到一周时间就被《凤凰卫视》签约,目前已发行到全国60余家电视台。他采用不稳定的镜头语言,讲述最新发生的奇闻轶事,趣言妙论,嬉笑怒骂,首创“无厘头”式的百集情景脱口秀,不经意间把轻松幽默扩散开去。

谈到最初坠入五子棋“情网”,那威讲完全是一个偶然。自己从小就喜欢玩五子棋游戏,1990年看到报刊登出一条消息,说日本五子棋访华团要来北京访问,京城的五子棋高手可自愿报名,同来访的日本五子棋高手一比高低。那威便报了名。可那次报名的众人中,只有那威赢了一盘棋。获胜并没有使那威感到高兴,相反倒让他感到有点悲哀。五子棋起源于中国古代,但民族的瑰宝我们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现在却由日本人向你讲里面的战术和精妙,就好像一伙外国人推门进来,向你讲授中国历史一样让人难受,巨大的反差震惊了那威,促使其立下一个志愿,在中国重新推广五子棋。

那威开始实践他的目标,方法非常原始。首先是在他所在的单位IBM中国公司组织起一支五子棋队,然后同北京丽都饭店的五子棋爱好者进行比赛,把对方杀得落花流水,对方心服口服,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来。于是他们又把其他对手也“招安”过来,后来成立了在北京很有点儿名气的京都五子棋队。这期间,那威还到中国棋院寻求过帮助,棋院院长陈祖德表示支持,但在经费上却是爱莫能助。不过,陈祖德给了他一个忠告,那就是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展都离不开两大支柱,一个是事业开拓者的毅力和信心,另一个是新闻媒体的支持。

1995年,第四届世界杯五子棋赛在爱沙尼亚举行,在中国棋院的帮助下,那威自费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中,他以4胜4负的战绩排第28位。比赛结束后,他被评为初段,成为中国第一个有段位的五子棋手。经过9年努力,那威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在我国为五子棋运动建立了一个小小的滩头阵地:1996年5月,由3名棋手组成的中国队参加了在俄罗斯彼得堡举行的世界杯五子棋团体赛。1998年,那威和他的伙伴们又主办了第二届世界杯五子棋青少年锦标赛。2000年举办第三届世界杯团体赛。在国内,分别举办了吉林省、黑龙江省、秦皇岛市等省市比赛等等。

那威没有忘记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对他的告诫,他没事时就琢磨如何得到媒体的支持,通过更多的媒体,扩大宣传效果,这也使那威逐渐走上主持人的道路。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黑白世界》五子棋讲座,并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被推广成正式的竞技节目。后来那威的媒体宣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报社、电视台的宣传,用那威自己的话就是“多种媒体立体宣传”。讲到这里,那威特别提到姜文的电影《有话好好说》中下五子棋的镜头,这时他得意地眨了眨眼睛,“那是我让他们这样演的”。

后来,民间开始称那威是“中国连珠之父”,官方也给他戴“高帽”,先后有人聘他为北京连珠五子棋文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加拿大全国连珠联盟主席。

那威一直在讲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围棋学不会,桥牌玩不通,拱猪害对门,玩三张还老找不到北”,“也只有在五子棋上面发挥发挥了”,在记者问到如何调剂五子棋和主持人两种事业的矛盾时,那威说自己更愿意做一个五子棋节目主持人,“我真的太喜欢五子棋了!”说完还故意拉长了声音,“难以割舍的一生追求呀”。——看来这个胖胖的家伙是想鱼和熊掌兼得了。

见到那威是在他录制最新主持的节目《说吧》的现场,一个隐蔽在树林里面装饰简朴的酒吧。绕过曲曲折折的小道并从后门进去,那威壮硕的背影出现在面前。在已经被同事们折磨数小时之后,他显得似乎有点疲惫,但当镜头一对准他那张夸张的脸,他立马激情澎湃表情丰富地忙活开来,为分摊的房租里那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两百元钱百思不得其解。

那威属于那种无论从外形还是内涵都让人容易产生快乐的人。这个叶赫那拉氏的后裔有着极强的主持能力和表演天赋,很强的现场调度、节奏控制和即兴发挥的能力,几年来在体育、综艺、访谈、儿童以及脱口秀等多个领域的主持人位置上穿梭来往,游刃有余。他最得意的事情是把一个特别简单的游戏“五子棋”喋喋不休地说了六年,居然给说成了一项正式的竞技节目。

一、寻找独特的表达方式

话题就从《说吧》开始。这个播出不到一周时间就被《凤凰卫视》签约的脱口秀节目是专门为那威量身订做的,目前已发行到60余家城市电视台。它采用不稳定的镜头语言,讲述最新发生的奇闻轶事、趣言妙论,谈天说地,嬉笑怒骂,首创“无厘头”式的百集情景脱口秀,不经意间把轻松幽默扩散开去。“老百姓去电视台帮助录制节目,最快乐的时候反而是未正式开始之前的热场。我希望《说吧》能达到的效果就是晚上你上完厕所、刷完牙,看个乐和,含笑睡去。”那威给自己的节目这样定位。

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长期以来的选择、对比,观众已经培养出了挑剔审视的眼光。《说吧》设置的出发点,就是看中了那威天生的形象和能讲的优势:标志性的身材和面孔颇具亲和力,容易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对语言的巧妙组织和表演的自然运用,能更大程度地达到搞笑的目的;加上那威丰富的阅历和娴熟的技巧,独树一帜的《说吧》很快火了起来。“从相声、小品到情景喜剧,语言艺术要给观众带来笑声需要不断调整,这也算是我们一项比较有益的探索吧。”曾经参与策划过《实话实说》、《对话》等节目的班子成员为《说吧》带来了许多精彩的创意,让那威这个自称“话痨”的家伙把它们表达出来。

对于每一期节目,哪怕只有短短的5分钟,那威都会亲自参与创作,因为即使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脱口秀节目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主持人本身。“你能想象一个人面对镜头,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停顿地说上5个小时是什么感觉吗?就像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对着天空求爱。他们就是这么摧残我的!”但让“他们”满意的是,录制节目的片比保持在1∶1这样一个很高的比例上,基本上就不用怎么删改编辑。节目组的人因此夸奖那威为节约经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一百个瓶底拼命晃荡”

那威说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杂家,最大的特点是“有一说十”。“人都说半瓶水晃荡,我连半瓶都没有,就瓶底那么点,但我有一百个瓶子,还拼命晃荡。”他在西非创过业,曾就职于美国IBM公司5年,学过考古和对外贸易,担任过国际人力资源的高级讲师,走过许多国家,对排兵布阵等军事知识很有兴趣。你可能打死都不会相信,这个现在三围都是120厘米的胖子当年居然练过芭蕾!

许多人认识那威,是因为他从1996年到2001年一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黑白世界》连珠讲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子棋”。这个让他痴迷了十多年的游戏被他做成了事业,并通过他坚持不懈地努力被广泛推广成正式的竞技节目。他的朋友们都说,那威把这些年挣的钱都给五子棋了,其余的就是请大家吃饭。民间称他是“中国连珠之父”,官方给他的职位有北京连珠五子棋文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加拿大全国连珠联盟主席,他还获得国际连珠九段的认证。北京的观众熟悉那威,则是因为他还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过电视征婚节目《今晚我们相识》、大型双语访谈节目《国际双行线》、美食类节目《食全食美》(原名《八方食圣》)以及少儿类节目《夺宝对对队》、《游戏世界》等。在不同的领域切换,那威总能找到自己与节目之间的衔接点。“你看我主持的节目通俗了说就是‘吃喝玩乐’,宗旨就是给观众带来欢乐,这与我本人的性格很契合,因此并不觉得会有什么不适应。”

生活中的那威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喜欢电子游戏,乐此不疲。他的同事评价他有时候像个孩子,童心未泯,甚至需要别人的关爱。但跟他在一起总是很轻松,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能把快乐像流感一样传播开来。他经常担任朋友婚礼的司仪,大伙儿聚会的时候也必定邀他。就连平时乘电梯,他肯定是那个张罗排队的人。那威开玩笑说,自己的葬礼一定要办成喜剧,他把背景音乐都选好了,就是《爱江山更爱美人》和《沧海一声笑》。

三、从小到大激情总在

也许是因为属猴的缘故,从小到大,那威就没有闲着的时候。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这也给他遗传了艺术基因。学过芭蕾、朗诵、小提琴,小学时指挥过三百教师大合唱,中学是男排副队长,高一就敢发动高二、高三甚至外校的学生举行大型英语会话活动。好胜心还特强,曾经组织班上的女子排球队和校队叫板,最后居然真的就赢了。在担任京城著名的学通社第一副社长兼外联部部长的第一天,他就让手下的记者们各自去推销贺年卡以锻炼单独生存的能力,要知道,那可是1986年。

学通社这段生涯给了那威极大的历练,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这为他以后在各个领域自由拓展打下了基础。至今许多学通社的老社员提起那威,总还能想起那张恩威并施的脸。那威当时就毫不掩饰自己有学生领袖的意识,他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能发挥别人的优点。同龄人谁也不服谁,都傲得很,你就必须善于让部下理解并接受你的思想而不是命令。

比起当年的意气风发,现在的那威显得内敛多了,但言语之间依然不时流露出强烈的自信,无论是对节目,还是对未来。他说自己最欣赏的节目主持人是美国的JOHNNɑNLO,而自己只是想给老百姓们带来欢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还是让我们以那威的自传来作为结尾吧,从中也许可以管窥这个著名的胖子性情之一斑:

曾经瘦过,曾经苦过,有时笑中含泪,常能苦中作乐。虽不能口吐莲花,字字珠玑,却也是字正腔圆、满腹经纶。天生“满族”,一副“魔鬼”身材,七十二变面孔,更有嗜吃嗜睡,爱说爱闹。原“正道”出身,现流落“江湖”,以“卖笑”为生,不愿流于世俗,无意夺势争权,只愿谈笑间让您轻松愉悦。性不如烈酒定让你醉,化作茶水,帮你去腻清肺。高谈阔论,鹦鹉学舌,没人理他,激情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