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站在巨人肩上-从汤姆生谈粒子物理学
28669300000016

第16章 汤川秀树发现介子(2)

1981年9月8日,汤川秀树因病去世。为了纪念汤川秀树的科学功绩,鼓舞后人,京都大学修建了汤川纪念馆。

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或粒子物理学或基本粒子物理学,它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它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当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之一。

人们对于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思想,由哲学的推理变成了科学的现实经历了两千多年,形成了现代的基本粒子的思想。

2400年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提了原子的概念。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原子的概念只停留在哲学思想的范畴。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1年卢瑟福证实了带正电的原子核的存在。这样,就从实验上证明了原子的存在,以及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理论。

1932年,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由此得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基本的结构单元——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形成了现代的基本粒子概念。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是电磁场的基本结构单元。1922年,康普顿等人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断。1931年,泡利又从理论上假设存在一种没有静止质量的粒子——中微子(严格地讲是反中微子)。

相对论量子力学预言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都有质量和它们相同的反粒子。1932年,安德森利发现第一个反粒子(电子的),以后陆续发现了其他粒子的反粒子。

随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发现除了已知的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外,还存在两种新的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1934年,汤川秀树为解释核子之间的强作用短程力,提出这种力是由质子和(或)中子之间交换一种具有质量的基本粒子——介子引起的。1936年,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在实验上确认了一种新粒子,其质量是电子质量的207倍,这就是后来被称为μ子的粒子。μ子是不稳定的粒子,它衰变成电子、一个中微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平均寿命为百万分之二秒。

汤川秀树最初提出的介子的电荷是正的或负的。1938年,凯默基于实验上发现的核力的电荷无关性的事实,发展了稍早些时候出现的同位旋的概念,建立了核力的对称性理论。

1947年,孔韦尔西等人用计数器统计方法发现μ子并没有强作用。1947年鲍威尔等人在宇宙线中利用核乳胶的方法发现了真正具有强相互作用的介子,其后,在加速器上也证实了这种介子的存在。

此后人类认识的基本粒子越来越多。就在1947年,罗彻斯特和巴特勒在宇宙线实验中发现v粒子(即K介子)。从这以后来发现了一系列的称为奇异粒子的新粒子。因为它们独特的性质,而引入一种新的量子数——奇异数的概念。在这些奇异粒子中,有质量比质子轻的奇异介子,有质量比质子重的各种超子。在地球上的通常条件下,它们并不存在,只有借助从太空飞来的高能量宇宙线才能产生。

这些发现了的基本粒子加上理论上预言其存在的引力子,按相互作用的性质,可分成引力子、光子、轻子和强子四类。为了克服宇宙线流太弱这个限制,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造能量越来越高、流强越来越大的粒子加速器。实验上也相继出现了新的强有力的探测手段,开始了新粒子的大发现时期。

到了20世纪60年代头几年,实验上观察到的基本粒子的数目已经增加到比当年元素周期表出现时发现的化学元素的数目还要多。1961年,由盖耳-曼“八重法”。

八重法分类不但给出了当时已经发现的强子在其中的位置,还准确地预言了一些新的粒子。八重法很好地说明粒子的自旋、宇称、电荷、奇异数以及质量等静态性质的规律性。

在此阶段中,证实了所有的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有的粒子的反粒子就是它自身)。中国的王淦昌发现了第一个带电的反超子。数众多的寿命极短经强作用衰变的粒子——共振态也是此时发现的。

基本粒子大量发现,使人们怀疑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性。基本粒子的概念,面临一个突变。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对微观世界理性认识的最大进展是量子力学的建立。经过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量子力学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及辐射等等现象,特别是当它同狭义相对论结合而建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以后,它已经成为微观世界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的一个基本理论。

但是,量子力学还有几个方面的不足:它不能反映场的粒子性;不能描述粒子的产生和湮没的过程;它有负能量的解,这导致物理概念上的困难。狄喇克、约旦、维格纳、海森堡和泡利等人提出的量子场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库什和福里1947年发现的电子反常磁矩,他和由兰姆等发现的氢原子能级的分裂,只有通过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正化理论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并非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基本”的想法,最早是在1949年由费米和杨振宁提出的。他们认为,介子不是基本的,基本的是核子,而介子只是由核子和反核子构成的结合态。1955年,坂田昌一扩充了费米和杨振宁的模型提出了强子是由核子、超子和它们的反粒子构成的模型。

1961年,在实验上发现了不少共振态。1964年,已发现的基本粒子(包括共振态)的种类增加到上百种,因而使得盖耳-曼和兹韦克提出,产生对称性的基础就是构成所有强子的构造单元,它们一共有三种,并命名为夸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宇宙线中、加速器上以及在岩石中,都进行了对夸克的实验找寻,但迄今还没有被确证为成功的报道。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更多的能量更高、性能更好的加速器建成。虽然在这些加速器上没有找到夸克。但却得到了间接的,但是更有力地说明夸克存在的证据。

最早的弱相互作用理论,是费米在1934年提出来的。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给弱作用理论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动力。随后不久便确立了描述弱作用的流在洛仑兹变换下应当具有的形式,而且适用于所有的弱作用过程,被称为普适费米型弱相互作用理论。

1961年,格拉肖提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杨振宁和密耳斯在1954年提出的非阿贝耳规范场论。但是在这个理论里,这些粒子是否具有静止质量、理论上如何重正化等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1967—1968年,温伯格、萨拉姆阐明了作为规范场粒子是可以有静止质量的,还算出这些静止质量同弱作用耦合常数以及电磁作用耦合常数的关系。这个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而当时实验上并没有观察到弱中性流的现象。由于没有实验的支持,所以当时这个模型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73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和欧洲核子中心在实验上相继发现了弱中性流,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此模型重视起来。在1983年,鲁比亚实验组等在高能质子—反质子对撞的实验中发现的特性同理论上期待的完全相符规范粒子,这给予电弱统一理论以极大的支持,从而使它有可能成为弱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目前,粒子物理已经深入到比强子更深一层次的物质的性质的研究。更高能量加速器的建造,无疑将为粒子物理实验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手段,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新粒子,以弄清夸克的种类和轻子的种类,它们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可能的内部结构。

弱电相互作用统一理论日前取得的成功,特别是弱规范粒子的发现,加强了人们对定域规范场理论作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的信念,也为今后以高能轻子作为探针探讨强子的内部结构、夸克及胶子的性质以及强作用的性质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在今后一个时期,强相互作用将是粒子物理研究的一个重点。

把电磁作用、弱作用和强作用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近年来引起相当大的注意。但即使在最简单的模型中,也包含近20个无量纲的参数。这表明这种理论还包含着大量的现象性的成分,只是一个十分初步的尝试。它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理论。

另外从发展趋势来看,粒子物理学的进展肯定会在宇宙演化的研究中起推进作用,这个方面的研究也将会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很重要的是,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粒子物理学也不例外。因此,新的粒子加速原理和新的探测手段的出现,将是意义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