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站在巨人肩上-从舍勒谈有机化学
28667400000012

第12章 空间分子结构的提出(1)

莱茵河从东而西横贯着荷兰,在它注入北海的河口附近,有一座繁华的城镇。在城镇前面横卧在莱茵河三角洲上有一个小岛,著名的米德尔哈尔尼斯村庄就座落在岛上。荷兰的著名的风景画家霍贝玛有一幅杰作,就是画的这座风景优美的村庄。

神童范霍夫一家恰好就居住在这村庄的附近。

农庄主人有一个孙子名叫范霍夫,全称叫雅可比·享利克·范霍夫,他的父母都是医生。范霍夫是七个孩子中的第三个,长期放在农村的祖父母家里抚养,祖母很喜欢孩子,还办过幼儿园,更特别喜欢范霍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孙子。

小范霍夫时常出现在这里的草原上玩弄花草和昆虫。他虽然很小,但是对大自然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看得入迷。他天资聪明,在幼儿园和小学校里的表现时常使人感到惊奇。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都好,特别是数学成绩更为突出。对于唱歌或弹琴也都爱好,并受到过赞扬。自从学校开设了物理和化学实验以后,他就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即使是在休息的日子,也争取到实验室精心地做些自己所喜欢的实验。有时被老师发现而受到批评。他在家里也积极做各种实验。这个学校的校长原是学习化学专业的,时常向学生讲述一些有机化学的发展史,虽然班里其他同学感到很难懂,但是范霍夫却认为十分有趣,总是热心听讲。这时他也许就打算要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继承和发展化学历史的人了。范霍夫父亲本打算让范霍夫学习法律,将来进入政治界,但是范霍夫坚持学习理科。父亲说:“学习理科将来到社会上有什么用?!”而加以拒绝。后来采取了折中办法,决定让他去学习工科,毕业后当技师。

在17岁时他进入德尔夫特的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在校学习期间曾利用暑假到制糖厂去实习,以后感到应用化学专业有些单调无趣,并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以致终于按着自己的志愿改学了理论化学。从此,他在学习上更加倍努力,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提前结束了工业学校的三年课程,接着又进入莱顿大学深造。为了给学习化学做好准备,先学习了物理学和高等数学。他认为要想学好化学,如果没有必要的物理和高等数学做基础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这确实是一个经过充分考虑过的卓识远见,也是使他将来能够在伟大的化学家中间放出奇光异彩的重要因素。

范霍夫在莱顿学习一年之后就到德国的波恩大学继续深造。当时的波恩大学是由凯库勒做化学教授。凯库勒刚刚发表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和苯的结构学说,正是在有机化学领域名扬四海的时候。慕名而来的范霍夫感到十分兴奋。他来此不久就立刻写封家信说:“敬爱的父亲,从上周三开始学校开放了实验室,说是实验室还莫如说是座庙宇更为恰当。周围排列着许多伟大化学家的半身座像。仰望这些塑像使人产生了敬佩之情。凯库勒老师则是健在的伟大化学家。他的崇高声誉已经风靡着半个世界。跟随这位老师学习的学生,有来自10个国家的上百名学者,他们日以继夜地聚集一起讨论着学术问题……”

他在凯库勒的指导下,抱着十分浓厚的兴趣钻研着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最新课题。

在这里,对他起着吸引作用的不只是凯库勒,波恩本身也在吸引着他。他兴高采烈地说:“莱顿到处都是散文——城镇是,郊外也是,人也是。同时,波恩也到处都是诗篇。”

此时的范霍夫已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了。幼年时代的特性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发展。波恩的风月之美培育了他的诗意。过去他就爱读海涅等人的作品,也像门捷列夫一样,特别喜欢拜伦的作品。从他的日记、书信和随笔中都常发现他引用拜伦的诗句,或者模仿拜伦的作品写一些英文诗。

范霍夫还是一位深思熟虑的青年。在这方面他常读孔德(comte)、惠威尔(W.Whewell)和泰纳(A.Taine)等人的书籍。他总是以追求真理和崇尚真善美为己愿,想成为一个真、善、美的完人,不愿成为一个学究式的青年人。这就是他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他在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拜伦和其他一些诗人和哲学家们的启发和影响的话,我也就只能成为一块干巴巴的知识的堆积物了。”

然而,他的周围朋友却只是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此外就不愿再学别的了。他经常是独自地爱读一些其他书籍,大胆地深思一些问题,令人吃惊的是能够提出一些人们尚未察觉到的事实和疑问。

凯库勒也是如此,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惯于钻研问题的人。他在伦敦时的一个夏天的深夜,就在打瞌睡的时候,梦见了原子的相互结合,使他对有机化学结构的道理顿有所悟。此外,还在一个严冬的夜里,当他在炉旁瞌睡时,梦见了蛇咬着尾巴来回游动的情景,由此而启发他想出了苯环的结构。这样的回忆是否对范霍夫也介绍过呢?这当然不得而知,但凯库勒经常说:“需要做梦,梦中也能得到重大的发现。尤其是在梦醒之后应当用清醒的头脑进行分析和判断。不经过这样的步骤是不能对外发表的。”

范霍夫的身体并不很健壮。身体虽然弱些,但是具有神采奕奕的端正秀丽容貌,略微突出的前额,活泼明朗的眼睛和温柔音乐般的声音。完全是一派文质彬彬的风姿。

1874年初他辞别了凯库勒,并经凯库勒的建议来到了巴黎的化学家武兹研究室。武兹是当时法国的结构化学权威。当范霍夫来到这里时,正好室内有一位在阿尔萨斯出生、比他高五年的研究生勒贝尔。勒贝尔是与范霍夫具有同样风度和远大理想的青年。他在幼年时喜欢花草、蝴蝶和音乐,特别崇拜作曲家瓦格纳(W.R.Wagner,1813—1883年)。文艺方面很爱读巴尔扎克的作品,也像范霍夫学习拜伦那样常用德语写诗。他俩并未有过什么特殊交往,只是由于偶然的机缘而建立了友谊。

范霍夫只在巴黎停留了半年。遵照父母的意愿又回到荷兰,向乌特勒支大学提出了学术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空间的分子结构”这篇论文是范霍夫来到乌特勒支不久,于1874年9月提出的。详细题目是:“把现在惯用的化学结构式发展到空间的化学结构式,副标题——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旋光作用和化学结构的关系。”如前所述,这虽然是一篇划时代重要论文,但是却像石沉大海一样被淹没了。他觉得这可能是由于论文是用荷兰语写的关系,所以他在翌年就用法语并改题为“空间化学”发表,然而仍然毫无反响。罗丹晚期代表杰作《巴尔扎克》雕像此外,虽然他好不容易地取得了学位,但是却找不到职业,不能照顾和抚慰父母。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在报纸上刊出应聘广告。直到1876年春,才在乌特勒支城镇的兽医学校谋到了个助教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