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站在巨人肩上-从琴纳谈病毒传染病
28666200000010

第10章 人痘接种术

天花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它在我国古已有之。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对天花进行了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他指出天花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天花的记载。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这是世界最早关于天花流行的记载。

公元9世纪,欧洲天花甚为流行,在日耳曼军队入侵法国时,兵士感染天花,统率者竟下令采取杀死一切患者的残忍手段以防止其传染,结果天花照样流行,在印度则采取供奉“天花女神”的迷信办法来治疗疾病,自然也无济于事。

中国人民在面对天花时,不是采取消极抵抗的措施,而是对天花病毒进行研究,以求对其达到彻底的根治和杜绝。早期的医学研究者不仅早就注意天花的治疗,而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备天花的袭击。据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或仁宗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并获得成功,后来王素活了67岁,这个传说也许有讹误,但不能排除宋代有产生人痘接种萌芽的可能性。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人痘接种术被正式发明。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这些记载说明,自16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童鼻内;第二种是将患痘儿童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童身上,使之感染。这两种方法都是使接受疫苗者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从种种记录可以看出,我国最迟在16世纪下半叶已发明人痘接种术,到17世纪已普遍推广。1682年,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可见当时种痘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很快引起外国注意,俞正燮《癸巳存稿》载:“康熙时,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俄国是最早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种人痘的国家,种痘法后经俄国又传至土耳其和北欧。1717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学得种痘法,3年后为自己6岁的女儿在英国种了人痘,随后欧洲各国和印度也试行接种人痘。18世纪初,突尼斯也推行此法。1744年杭州人李仁山去日本九州长崎,把种痘法传授给折隆元等人,乾隆十七年《医宗金鉴》传到日本,种痘法在日本就广为流传了,其后此法又传到朝鲜。18世纪中叶,我国所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1796年,英国人琴纳受我国人痘接种法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这才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

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是对人工特异性免疫法的一项重大贡献,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写道:“我听说100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由此可见,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在当时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