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站在巨人肩上-从居里夫人谈放射化学
28658500000006

第6章 卢瑟福

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获得新西兰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895年,获剑桥大学第一批研究生奖学金,同年入卡文迪许实验室,成为汤姆生的研究生,1919年,应邀到剑桥接替退休的汤姆生,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192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卢瑟福对于放射性的研究,开拓了原子核物理学和原子物理学的新领域。1909年,卢瑟福从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卢瑟福是原子时代伟大的科学家。

19世纪三大发现的出现使整个科学界震惊了: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同一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些伟大发现激励了卢瑟福,使他决心对原子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卢瑟福对科学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继1898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后不久,卢瑟福发现了铀放射性辐射的不同成份α辐射和β辐射。1900年提出了重元素自发衰变理论。1904年总结出放射性产物链式衰变理论,奠定了重元素放射系元素移位的基本原理。他的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改变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了原子内部的深层次,卢瑟福为开辟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及原子核物理做了开创性工作。由于他“在元素蜕变及其放射化学方面的研究”而荣获19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第二方面是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1908年卢瑟福用实验证明了C粒子就是氦离子。此后,他通过C粒子被物质散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从而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向正确的轨道。因此,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以上两条详见“放射性的发现及放射现象的研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条目。1919年人工核反应的实现是卢瑟福的第三项重大发现。这一发现过程可以作为卢瑟福科学方法与作风的典型例证之一。1915年,他的学生马斯登(Marsden,1889~1970年)发现用C粒子轰击空气时出现一些粒子,它们具有不寻常的长射程。卢瑟福决心利用业余时间长期而耐心地搞清楚这些粒子到底是N、He、还是H原子、Li原子?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并精心研究了整整三年,终于于1919证明:这是α粒子轰击N之后使之衰变放出了氢原子核。这一装置的成本极为低廉,但用显微镜观察屏上闪烁的工作极为艰苦!这一实验的成功引起了一场热烈争论,最后以云室照片证明了卢瑟福的正确而告终。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实现了改变化学元素的人工核反应。古代炼金术士转化元素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卢瑟福于1899年用强磁场作用于镭发出的射线,他发现,射线可以被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他把偏转幅度小的带正电的部分叫α射线,把偏转幅度大的带负电的部分叫β射线,第三部分在磁场中不偏转,且穿透力很强,他称之为r射线。1903年,卢瑟福证实射线是与元素氦质量相同的正离子流(氦核),射线则是带负电的电子流。卢瑟福把射线也称为粒子,他进一步用实验证明,射线打击到涂有硫化锌的荧光屏上,就会发出闪光。因此,他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可以观测粒子的闪烁镜。卢瑟福进一步对放射线的穿透力进行研究,他发现,大部分粒子都可以穿透薄的金属箔,这些粒子在金属箔中“如入无人之境”,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这一现象说明,固体中原子间并不是密不可分的,排列并不紧密,内部有许多空隙,所以粒子可以穿过金属箔而不改变方向。实验发现,也有少数粒子穿过金属箔时,好像被什么东西挤了一下,因而行动轨迹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还有个别的粒子,好像正面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全反弹回卢瑟福在实验室来。根据以上粒子穿过金属箔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被称为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设想,原子内部一定有一个带正电的坚硬的核,粒子碰到核上就会被反弹回来,碰偏了就会改变方向,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而原子的核占据的空间很小,所以大部分粒子还是能穿过去。他根据这一假定计算出原子核半径约为3×10-12厘米,而原子的半径为1.6×l0-8厘米。

1911年,卢瑟福将太阳系和原子结构进行类比,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像一个小太阳系,每个原子都有一个极小的核,核的直径在10-12厘米左右,这个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正电荷,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绕核旋转,所以一般情况下,原子显中性。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以后,进一步用各种金属做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不同的金属对粒子的散射能力不同,散射能力越强,证明核带的正电荷越多,因而斥力也就越大。1913年,卢瑟福的学生和助手莫斯莱,在卢瑟福指导下,证明各种不同元素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正好等于它们的原子序数。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许多物理化学现象,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的学生、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森·玻尔,综合了普郎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光子论,在卢瑟福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玻尔模型,这个模型比卢瑟福模型有很大改进,但它是经典力学与量子论相结合的产物,故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所以后来被量子力学模型所取代。

卢瑟福在核化学方面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用粒子散射研究原子核时,发现对于氢元素来说,往往出现反常现象。他当时认为,可能是因为氢核的核电荷少斥力小,高速粒子有可能克服斥力,打到氢核里面去,因而出现反常。后来他就按着这个想法深入进行研究。卢瑟福首先选用最强的放射源,当时叫镭C‘,实际上是204Po,对氢元素进行轰击。1919年,他在用粒子轰击氮时,发现产生出一种新的、射程很长、质量更小的粒子,经研究证明,这种粒子是氢的原子核。卢瑟福把他发现的这种粒子命名为“质子”。在这一实验中,他不仅发现了质子,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反应:14N+4He17O+1H。

接着他又发现,硼、氟、钠、铝、磷等元素都能发生核反应,在核反应时,一种元素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了中子假说,他认为原子核中,质子可能与电子紧密地结合,形成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即中子。他推测,因为中子周围不形成电场,所以当它通过气体时,应不产生离子。它不受电场作用力的影响,所以,穿透力会很强,只有当它与原子核发生正面碰撞时,才会转折。而被碰撞的核,因为得到一定的动能,可能以一定的速度射出。

1932年,查德威克证实了卢瑟福关于中子的预言,他用粒子轰击铍元素而得到中子:9Be+4He12C+1n。

卢瑟福为人正直,热衷科学,不畏权贵,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为人类培养了许多一流的专家,如玻尔、莫斯莱等。他逝世以后,每年人们都在10月19日为他进行悼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