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灵感的产生是潜思维和显思维的一下子接通,于是潜思维将它的成果迅速地传递给显思维,这使得思考者本身也感到突然。
1944年12月,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德军在卢森堡开始两军对垒,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战一触即发。
指挥这场战役的是美国名将巴顿将军。一天凌晨4点,他突然把秘书叫进办公室。
秘书进门后,发现巴顿上半身穿着军服,下半身穿着睡衣,如此“衣冠不整”的巴顿将军,必有极其重要的命令要口授。秘书的猜测一点不错,巴顿如此“狼狈”,是因为他忽然想到,德军会在圣诞节时将在某地发起猛烈的进攻,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巴顿向秘书下达了立即向德军发起进攻的命令。
果然不出巴顿所料。几乎就在美军发起进攻的同时,德军也不约而同地发起了进攻。由于美军占了先机,终于把德军阻止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过了两天,秘书不解地问巴顿:“您是怎么预感到德军要来攻打我们的?”
巴顿得意洋洋地一笑:“老实对你说吧,我也不知道德军哪天要来进攻。”原来那天早晨三点钟,巴顿无缘无故地醒来。脑中突然想起了这事。“像这样的主意究竟是灵感还是失眠的结果,我不敢说我知道,而以往的每一个战术思想几乎都是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不是有意识苦思冥想的结果”。
2.它的出现常伴随着激情。
头脑中灵感的出现,是意识活动的爆发或质变和飞跃,是给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思想火花,是智慧之光的瞬间闪烁,使神经活动一下进入兴奋状态。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情绪高涨、身心舒畅,甚至达到一种如醉如痴的疯狂状态。也正因如此,灵感造就了无数的作家、诗人。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这样描述,他获得诗歌创作灵感时的情景:“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冲动,在这种梦游症的状态中,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到注意时,上面已写满了文字,没有空白可以再写什么了。”
3.不听指挥。
灵感不能想什么时候要,它就招之能来。它的出现,在时间、场合上,都不依照人们的规定和想像,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灵感是不为意志左右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人们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
它像个调皮蛋,常爱和人开玩笑,你千呼万唤,它偏不光临,一点面子都不给;你没想它,它偏又不请自到,完全不管你愿意与否。正如大家所熟悉的那句谚语所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由于德、意、日在世界范围内的侵略日益猖獗,1942年,美、苏、英、中等国开始着手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为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决定起草一份宣言。这份宣言叫什么名字呢?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起研究了多次,也想过不少名字,都因不恰如其分而放弃。
有一天大清早,罗斯福边起床边不顾身份地大叫起来:“上帝呀,我终于想出来了!”他急忙去找丘吉尔。丘吉尔此时正在洗澡。罗斯福迫不及待地跨到浴室门前,对丘吉尔高声说:“亲爱的温斯顿,我想出来了,你看叫联合国怎么样?”丘吉尔从漂满皂沫的浴缸里钻出来,孩子般拍了拍白白胖胖的肚皮,一脸惬意地叫道:“啊!太好了!”
于是,他们将这份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宣言》。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也沿用了这一名称。
这就是联合国的由来。
揭去灵感的神秘面纱,还它以本来面目,用一颗平静之心去对待它,使它为我们所用,才是最主要的。
灵感作为潜思维和显思维共同酿造的一杯美酒,是极其香醇浓烈的,我们应该适时地举起它,为我们的创新加油鼓劲!
知识在于转化
知识与力量、财富、与成功之间,应该加上转化这个过程。知识不经过合理的转化、发酵,是不会成为力量、财富和成功之果的。
世上的知识分子学会了转化,不但是“孔乙己”消失的时候,也是社会大有希望的时刻。
知识的时代里,没有知识是绝对不行的,基于对它的认识,人们纷纷打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口号。这些口号是对的,在它给我们带来的激动过后,又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有了知识就真的有了力量和滚滚的财富吗?
现实中有很多的人并没有什么高学历,有的甚至并没有上过多少学,反而成了千万富翁,如京郊一个姓张的农村妇女,现已六十左右了,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却把个集团公司搞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有些专家、学者、教授反而不如卖茶蛋的收入高,这种怪圈的出现,除去一些历史上、体制上的因素外,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有些有知识的人把知识给搞死板了。
读死书,一切照本宣科,依照书本去照章行事,“循规蹈矩”的像个小脚女人,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哪里敢越雷池一步?结果,空有满腹经纶,却成了可怜的书呆子。
由这些书呆子身上,我们看出了孔乙己的悲哀影子。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虽然站着喝酒却穿长衫,虽然寒碜地盯着盘中几颗可怜的茴香豆却满口“之乎者也”,“不多不多,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但他却是个有学问的人,就连茴香豆的茴字就会四种写法呢。而最后却接连惨败,蓬垢街头,于无可奈何中惨然逝去,成了一个“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的可怜虫。
这当然是旧时穷困潦倒文人的一大悲伤,现实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的境况与斯时已大相径庭,若再如他那样可要好好的找一找自身原因了。
我以为,知识与力量、财富、与成功之间,应该加上转化这个过程。知识不经过合理的转化、发酵,是不会成为力量、财富和成功之果的。
对于这个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还是让我们转化为一个形象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吧。
河北省承德市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名字叫雾灵山风景区。由于海拔比较高,到了夏天,山顶依然覆盖着白皑皑的积雪,空气清新、凛冽,山下已经果实飘香如秋了,山腰却鲜花盛开似春,山顶寒冷如冬,游一山而品数季,引得游人如织,兴味盎然。
雾灵山偏西南一隅,因山路崎岖艰险,虽然景色更美,却是游人罕至,大有人前冷落鞍马稀之感。村里的孙书记虽也多方联系组织旅游,但应者寥寥。
其实,当地即使不搞旅游业,也照样有发财之路。
其一,山上有奇特的泉水,谁家大人小孩闹肚子,喝几口立马就好。村里人常饮此泉,没有一个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更没有得癌症的。全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和小伙子一样,健步如飞,健康长寿,难道这不是本村的一大优势吗?然而他们不懂得转化这一优势,任凭那泉水潺潺流淌。
其二,满山遍野的山野菜资源,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适合野生菜类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山野菜的种类达七八十种之多,有数十种都是令城里人“垂涎欲滴”的珍品,如大面积的山葱、山菠菜,等等,其储量可达几十吨之多。这些如金子一般的资源,不但不被利用,反而被村民们当成喂猪喂羊的饲料白白地给糟蹋了。当地的老百姓是宝山空守,坐品清贫。
这是一个真实事例,笔者曾到过那个村子。我之所以把它写出来,其实是为了说明我们许多知识分子,有时其所作所为,也如我们可爱的偏远地区的农民一样,不知道怎样把本身的渊博知识转化成一种财富。
知识转化成财富,如果狭义地理解为给知识分子本身创造价值,那是一种误解,邓小平同志说,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科学技术,也就是发明创造,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意义的财富,并由此而推动全人类文明的进程。
财富的拥有,早已不是可耻的事了,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成功的标志。
知识分子拥有的满腹才学,不能用来孤芳自赏,而是应该为社会所承认,所接纳,并为社会以及自身创造出辉煌的成果来,否则,便成了死的知识,对谁都没用。
知识的财富和价值只有通过转化。才能体现出来,世上的知识分子学会了转化,不但是“孔乙己”消失的时候,也是社会大有希望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