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合群动物,不可能独立地生存要想干一番大事业,更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一个人纵然有三头六臂,也不能顶天立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随交愈来愈密切,相互合作愈来愈频繁,提高交际水平,和谐人际关系,就是在构筑成功的基础。只要将大家的力量售中起来,形成一个合力,用在事业上,肯定会成功。交际的实质提高水平
最具力度的交往是在接触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你给我一种思想,我给你一种思想,1加1等于2,使自己成为一个很有思想性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庸俗的交际常常流于形式,你来我往,今天你请我一顿麦当劳,明天我请你一顿肯德基。这样的交往就好比你送我一只苹果,我送你一个苹果,我们彼此间依然是一个苹果,什么也没有增加,可最终那个苹果也会消失在厕所的下水道里。
最具力度的交往是在接触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你给我一种思想,我给你一种思想,1加1等于2,使自己成为一个很有思想性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一个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他本身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蹬过板车,但都未使他“脱贫致富”,更要命的是,在感情上受过致命的欺骗,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消磨掉了他3年宝贵的青春。
一场又一场的磨难过后,他从生他养他的那地方“逃”了出来,飘零到一个又一个城市,做着各种能养活自己的生计,居无定所,飘忽不定,衣食无着的他依然还像个农民,憨憨的脸,黑黑的略显粗糙,一身的衣衫沾满风尘和油垢。
但他又不像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虽说也日出而作,为了生存有时在孤苦的病痛中,也不得不挣扎着爬起,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但他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而且写出了不少清澈纯净的如同山间溪水般的优美散文,许多都上了《散文选刊》,这令很多人疑惑不解。
“你经历了那么多复杂的经历,怎么还会写出那么柔美的文章呢?”有朋友惊奇地问。“读你的散文。总给我一种感觉,那是恋爱季节里幸福得要命的人写出的。真想不明白,你怎么写得出?”
“那你认为我应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苦难》吗?”他笑着问,眸子里是孩子般的天真。
“起码要比现在的沉重、黯然和伤感。”
他又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积肥,小时候每当遇到人家往地里送粪,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能使庄稼长得那么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我终于明白了。”
朋友静静地听着,想知道他会做一个怎样的比喻。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坑里,这就会一直这么臭下去。但是将它运到地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非常有益的肥料。”
他停顿了一下,“对于一个人来说,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把苦难只视作苦难,那它就是真的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相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看到的世界也就到处充满诗情画意。”
朋友承认他是对的,他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移了苦难的潮头。沧桑酝酿的磨难苦水,都化作了他唇间的醇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美文里绽放幽香的花瓣,他文字里的一笔一画都延伸成了深情、隽永和甜润,都幻化成了每日清晨太阳一般的光明和希望!
通过上面这段文字。我想不但他的朋友为有他这样一位充满精深思想的朋友而感到自豪,同样也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
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思想的匮乏、空洞和枯萎,人便是具行尸走肉。
思想的充盈、坚挺和健康,能使一个人高大、高尚。
从朋友处得到施舍和恩惠,只能解决一时的温暖和饥饿,从朋友处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和启迪,将会终身受益。
这才是交际的实质和处朋友的真谛。
尊重他人才是处世的原则
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基本原则,没有尊重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尊重人是从小事上体现的,就像你希望在小事上受到别人的尊重一样。
所以,年轻主管必须遵循一条准则:尊重他人的优点。承认他的优势。
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基本原则,没有尊重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尊重人是从小事上体现的,就像你希望在小事上受到别人的尊重一样。九头鹰酒店里无论来了什么客人,点餐时服务员都会问一句有没有忌口的。在办事时要与人打交道,那么你就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尊重了对方。
在职场上尤其要尊重单位里的“老资格”。
在工作中,与同事搞好关系十分重要,人际关系搞不好,工作就不好开展。有这样一位职员,工作年限不长,但能力很强,深受领导赏识,很快被提升为部门主管。但是下属中有位老职员,仗着自己资格老,以前有功劳,对他不服,让他很难办。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必须首先认清一点: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对别人不服气是正常心理。所以,年轻主管必须遵循一条准则:尊重他人的优点。承认他的优势,慢慢解开他心里的疙瘩。战国时候的廉颇和蔺相如就曾有这样的矛盾。蔺相如本来是赵国一名宦官的门客,地位低下,因为偶然的机会才为赵王所知,赵王派他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任务。从此以后,他接连被提拔,简直比坐直升机还快。最后官拜上卿,名字排在廉颇之前。
这下廉颇很不服气了,说:“我是赵国的将军,有攻城野战、保卫国家的汗马功劳,可是蔺相如仅仅靠耍嘴皮子立了一点功,他的爵位却在我的上面。况且,蔺相如出身低微,他原来不过是太监总管手下的一个舍人。我同一个出身低贱的人担任同样的职务,实在是感到耻辱,而且现在还要我做他的手下,这我简直受不了。”他对外扬言:“我如果碰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些话,总是避免和廉颇见面。每次朝会的时候,蔺相如常常假托有病,不愿和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来了,蔺相如立即把车子掉转方向躲避。
后来蔺相如对自己的门客说:“其实我哪是怕廉将军啊,我是为了国家着想啊。现在强秦之所以不敢发兵来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我和廉将军两人还活着。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忍辱退让,是由于我首先考虑到国家的患难和安危,而把个人之间的恩怨摆在次要地位的缘故。”
这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毕竟是个正直的人,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的境界实在太低了,于是真诚地负荆请罪,两人终于和解。
新主管对待倚老卖老的资深同仁,要以敬重、真诚的态度对待,比如在聚会时,趁机表示敬重之意,真诚地赞美他们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在工作中不懂的事要和他商量,不能因为对方职位不高或生性老实而有失敬意,这种人对公司上上下下很清楚,听他讲讲公司的历史,对新主管也是有益的。如此一来,年轻主管不但加深了对公司的了解,而且在老员工及众人心中,也留下了好的印象。
如果职员在晋升之前,和资深下属搞好关系,可免去晋升后的麻烦。例如,表示出你对他的关心,在他需要帮助时,热心支援,并让他欠你的“人情债”。让他觉得你做主管会更有助于他的自身利益。
最重要的一点是:业务上要强于他,让他心中服气,让他明白你的晋升靠实力,而不是靠关系爬上去的。
在职场上,人与人合作,时常会出现问题,有时是你不喜欢上司,这可能是你长期得不到升迁、加薪,或不被信任,工作不得意所引起的。
谦虚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为人处世切记不能目空一切,目中无人的人本来大多都是才华横溢的,否则他也没有“骄傲”的资本了,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长处。
因此,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应该骄傲自大,而应用一颗谦虚的心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才会赢得他人的敬重。
中国一句古老的话叫做“谦受益,满招损”,也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话,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谦虚是人际交往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总有一些恃才傲物的人,吃尽苦头才会了解自己是多么无知。大文豪苏东坡就曾是这样的人。
苏东坡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前往宰相府去。
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童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
苏东坡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苏东坡不由笑道:
“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下笔数千言,不假思索。三年后,正是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
他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
“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
诗是这样写的: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在苏东坡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一念及此?苏东坡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
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这几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苏东坡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
“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呀。”
苏东坡心中含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现在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此时已近冬至,苏东坡告了假,带着因病返乡的夫人经四川进发了。在夔州与夫人分手后,苏东坡独自顺江而下,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竟睡着了,及至醒来,已是下峡,再回程取中峡水又怕误了上京时辰,听当地老人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便装了一瓷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上京来,先到宰相府拜见宰相。
王安石命门官带苏东坡到东书房。苏东坡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下愧然。又见柱上所贴诗稿,更是羞惭,倒头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原谅苏东坡以前没见过菊花落瓣。待苏东坡献上瓷坛,书童取水煮了阳羡茶。
王安石问水从何来,苏东坡道:
“中峡。”
王安石笑道:
“又来欺瞒我了,此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
苏东坡大惊,急忙辩解道:“误听当地人言,三峡相连,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何以能辨别。”
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道:
“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缓急相伴,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现,故知是下峡。”
苏东坡敬服。
王安石又把书橱尽数打开,对苏东坡言道:
“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上下旬,就算我是无学之辈。”
苏东坡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
苏东坡不禁折服:
“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
苏东坡乃一代文豪,诗词歌赋,都有佳作传世,只因恃才傲物,口出妄言,竟三次被王安石所屈,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讥笑他人了。
富兰克林也曾和苏东坡一样,由于自己的才华出众,常常看不起身边的其他少年。后来,他去拜访一位品行良好的老人时,由于高昂的头撞在了门框上,随之恍然大悟——做人应该谦虚才对。
柳公权,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体”的创立者。他创立的柳体和临写的《玄秘塔》直至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临摹的权威性字帖。
柳公权自幼聪明好学,特别喜欢写字,到了十四五岁便能写出一手好字,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日子久了,他心里美滋滋的,不知不觉就骄傲起来,以为天下“唯我独尊”了。
有一天他和几个伙伴们玩耍,玩什么好呢?这个说捉迷藏,那个说摔跤,柳公权说:
“不行,不行,咱们还是比比谁的字写得好吧!”
于是大家只好同意。便在大树下摆了一张方桌,比了起来。
柳公权很快写了一篇,心想;我肯定是第一了,谁能比得过?心里这样想着,脸上也显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这时,从东面走过来一位卖豆腐的老汉,这老汉早看出了柳公权的傲气,决定给他泼点儿冷水。他说:
“让我看看。”
他挨着个看了一遍说:
“你们的字都不怎么样。”
这对柳公权来说,真如晴天打了个响雷,他长这么大还从未有人说过他的字不好呢,他便追问:
“我的字到底怎么样?”
“也不好。你的字就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软绵绵的,没筋没骨的。”老汉说。
柳公权一听老汉的评价,马上不服气地说:
“我的字不好,那么请你写几个让我瞧瞧!”
老汉笑道:
“我一个卖豆腐的,你跟我比有什么出息。城里有一个用脚写字的人。比你用手写的强几倍呢,如果不服气,你去瞧瞧吧。”
第二天,柳公权带着满肚委屈和狐疑进城了。到了城里一打听就找到了。就在前面不远的一棵大树上,挂着一块白布,上面有三个大字:字画铺。树底下,许多人正围在一起低头瞧着地下。柳公权急忙跑过去一看:确是一位老人已失去双臂,正坐在地上用脚写字呢,只见地上铺着纸,他用左脚压着一边,用右脚的大拇指和二指夹住毛笔,运转脚腕,一排遒劲的大字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众人一阵喝彩:“好,好!”
柳公权都看呆了,真是不看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自己有完整的手臂,还赶不上人家用脚写的,更有甚者,还骄傲自满,自以为天下第一了,惭愧,惭愧。
想到这里,柳公权来到无臂老人面前,双膝跪地,说道:
“先生,请受徒儿一拜,请您教我写字吧。”
无臂老人推辞道:
“我一个残废人,能教你什么,只是混口饭吃罢了。”
柳公权说:
“请您不要推辞了,您不收下我,我就不起来!”
这老者见他情辞恳切,心里一动,说道:
“你要实在想学,那么你就照着这首诗练下去吧。”
说罢,老人又用脚铺开一张纸,挥毫写下一首诗:
写尽八缸水,墨染涝池黑。
博取众家长,始得龙凤飞。
这首诗,是无臂老人一生练字的真实写照。那意思是说练字的辛苦,练字的工夫,用尽了八缸水,染黑了涝池水,博取众家之长,虚心学习,才有今天这苍劲有力的龙飞凤舞。
柳公权是个聪明人,早已领略了这诗中的寓意,他不但懂得了写字必须勤写勤练,虚心学习,更懂得了做人不能恃才傲物,否则将一事无成。
他怀着不可名状的感激之情,接过了老人的诗,急切又羞愧地回到了家。打这以后,他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每日里挥毫泼墨,练笔不止,悉心研究揣摩名人字帖,最后终于练成流传千古的“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