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智者为王
28645900000011

第11章 时势造英雄——关键时先人一手就成功了(1)

人类社会不会总是风平浪静,观念的冲突,文化的碰撞,权力的争夺,资源的侵占,固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谁在重新洗牌中获胜,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智慧。

智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抓住时势,确立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清楚通往目标必须走的路。欲望和梦想在没有化成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之前,是比较模糊的,不确定的,当时势提供了机会的时候,其目标明晰起来,自身的能量也迸发出来。

一、调动民心整合力量的周文王

1.把强手的衰退看作自己的机会

初九,潜龙勿用。

——《周易》

周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经文王姬昌认真经营,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北伯侯崇侯虎不愿看到西伯侯姬昌的事业比自己强,就跑到商纣王那里说:“西伯侯积善累德,现在许多诸侯都听他的,对您非常不利啊。”纣王便在姬昌进宫的时候把他抓了起来,囚禁于羌里。据说《周易》中的八卦就是周文王在这里推演出来的。他看到了商朝正走向衰退,而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此消彼长,商朝的衰退却给周提供了振兴的机会。

商王朝是由商汤建立的,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纣王生活奢侈,住的王宫用玉石做门,黄金做柱,还在宫苑里建造了一座十丈高的鹿台,装璜得富丽堂皇,比夏桀的瑶台还要阔气得多。他特别喜欢喝酒吃肉,在王宫里设了酒池肉林,尽情享受。酒池就是凿一个池子,里而灌满了酒。这个酒池很大,据说可以行船。肉林就是在酒地边上竖立许多木头桩子,木桩上面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纣王和奴隶主贵族们在酒池边上纵情酗酒,到肉林里一仰脖子就可以吃到肉。

纣王还特别宠爱一个名叫姐己的女人。妲己尽出些坏主意,叫纣王干下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例如她叫纣王制造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用来惩治反对他们的人。炮烙是用铜铸成的空心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柱子中间烧红炭火,这样把人活活地烫死。

这一切在《史记》中都有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纣王如此荒淫残暴,不是没有人规劝他。他的异母哥哥微子启就对纣王说:“现在我们拼命喝酒,败坏了祖先留下来的美德。喝酒使得我们的百姓大臣都做出偷窃奸邪的事情来,眼看我们殷朝就要灭亡了。”纣王不听微子启的劝告,微子启邀纣王的叔叔比干一起离开商,到别的地方去。比干说:“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来劝王。”他向纣王苦口婆心,晓之利害。纣王越听越生气,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我倒腰看看你的心究竟有几个窟窿!”他居然杀死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劝过纣王,纣王根本听不进,当比干被杀时,箕子装疯以逃一死,纣王把箕子囚禁了起来。

连纣王的叔叔、兄弟都劝不了纣王,其他的人再也不敢来规劝纣王了。他们有的借口有病,躲了起来;有的虽然天天上朝,见了纣王却一言不发;有些太师、少师一类的大官,甚至于偷偷地拿走商朝太庙里的祭器、乐器,投奔了周武王。

正当商朝急剧衰败的时候,西部的周国却政治清明,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精心治国,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扩张到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文王被抓起来后,周的领导层开会研究对策,积极营救文王,他们贿赂大夫费仲,用美女、良马等献给纣王。纣王开心地说:“有美女就行了,还有这么多好东西。放,放归西伯!”文王回国后,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孟子·梁惠王》记载:“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有罪人不孥。”他个人加强修养,笃行仁让,敬老慈少,积极罗致人才,着意发展经济,实施勤俭立国和裕民政治,社会秩序井然,国力渐渐强盛,巩固了内部的团结,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对诸侯国,他加紧了统战工作,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领土纠纷,瓦解了商朝的附庸,远近民众归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取得了“伐交”斗争的重大胜利。

同时,他向商纣保持友好听话的样子,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装出一副贪图亨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能够在暗中顺利地进行。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第一个步骤是“翦商羽翼”,即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2.在对方无戒备下密谋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周易》

《周易》说“扎紧口袋,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淮南子》中说:“藏无形,行无迹。”周文王为讨伐商纣,作了充分地准备,并把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他认为君子应有预见性,在不利的情况下,一味前往必招致辞危险。

在伐纣前,周文王选用了很多能人做文臣武将。有一次,周文王去打猎,在渭水边看见一位老人坐在岸边钓鱼,并自言自语地说:“鱼儿鱼儿愿意上钩的快快上钩来呀!”

文王觉得奇怪,就和老人谈起话来。原来这位老人姓姜名尚,又叫子牙,是个学问渊博、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十分高兴,请姜尚与他合作为周出力。

姜尚笑着说:“我在这里钓鱼,就是在等象您一样的贤明君主,共图灭商大事的。”

周文王请姜尚和自己共坐一辆车。文王说:“我父亲在世时,就盼望着找一位像您一样的人帮助我,您就是我父亲太公盼望的人。”从此,人们都称姜尚为太公望,后来就把“望”字去掉,叫他姜太公了。

姜子牙与周文王商讨伐商的计谋时说:“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曲求伸,以退图进,以韬晦之术,解除纣的戒备之心,等待有利时机,再作关键性的一搏。

周文王完全接受了姜尚这一韬略,并运用得十分自如。比如,他对纣表现出十分恭顺的样子,事事照办,句句服从,俯首听命,并率西部诸侯卑身朝觐,频频进奉。对纣所施用的“炮烙”之刑,文王及诸侯都恨之入骨,但文王不是当面奏请废除此刑,而是主动献出洛西之地,以此为条件,请纣除炮烙之刑,既达到了废除烙刑之目的,赢得了民心,又使纣进一步失去对文王的警惕。为进一步蒙蔽纣王,文王还大造舆论和假象,表现出胸无大志,并佯装沉沦之态,“为玉门,筑灵台,列侍女,撞钟击鼓”。纣王听说后,感到更加放心,专力用兵去攻打东方少数民族部落,认为“西伯改过易行,吾无忧矣”,并委以处理西部事务的权力,“赐弓斧钺,使得征伐”。

韬光养晦之术,一方面使纣失去戒备,文王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另一方面,文王也赢得了积蓄力量,做好战争准备的时间。《六韬·武韬·文伐》中写到文王问姜子牙“文伐之法奈何?”

姜子牙提出了十二点:

一、就敌军所喜好之事,顺其意志加以逢迎,使彼益生骄狂之心,任作奸邪之事。

二、亲近敌君所宠信之人,使其二心,代我进言,藉以消除对我之敌意,庭无忠臣,社稷必危。

三、阴贿敌君左右之近臣,使彼身处于内而情系于外。

四、辅以淫靡之乐,厚贿珠玉,娱以美女,卑辞委听,以广其好大喜功之心。

五、对敌国忠臣,则制造其完成使命的障碍,使其国君不予信任。

六、以收买离间的办法,使其才臣外奔,国中无坚。

七、阴许以利,惑敌君侧,令之玩忽职守,紊乱朝纲。

八、倾国宝而结敌重臣,使之与我同谋,为我所用。

九、尊之以崇高之名,饰之以圣人之德,表示竭诚归心。

十、兢兢业业,卑下事之,建立一种若同兄弟般的情谊,藉以窥探内情,伺机而发。

十一、障塞敌君耳目视听,断离敌君股肱爪牙,使之无法控驭形势。

十二、养嬖佞之臣以迷其心智,进美女淫声以夺其意志,馈犬马珍玩以疲其形骸,让敌人自我消蚀。

韬光养晦之术,使对方失去戒备,这样,西周取得了悄悄发展势力的时间,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纣之百克而卒无后”,“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周达到了未战而先胜之战略企图。

3.从“文伐”到“武攻”的及时转变

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周武王

周文王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但他的儿子姬发接下了他未竞的事业,接着干,并出色地完成了。父亲是“文伐”商纣,而到了儿子手上,“武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周武五姬发对内重用贤良,继续以姜太公为军师,并用弟弟姬旦为太宰,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孤立商王朝,壮大自己力量。

此时,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武王审时度势,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迎接时机。他即位9年后,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将都城由丰(今西安西南沣水西岸)迁至镐(今西安西南沣水东岸),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

这次观兵实际上是一次为灭商做准备的军事演习和检阅。他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姬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太公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又过了二年,武王探知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太师疵、少师强见纣王已不可救药,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百姓皆侧目而视,缄口不言。

公元前1027年正月,武王同姜子牙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时至而勿疑”的遗嘱,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出发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武王决心已定,不迷信鬼神,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

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反商统一战线的积极效果。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军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前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的清晨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到朝歌,纣王与他的手下人一片惊恐。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 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让姜子牙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军作战。武王乘势以主力攻打纣师,猛烈冲杀敌军。

商军在这场战斗中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路,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文王的事业在儿子手上完成了。

二、不甘于平庸的宋太祖赵匡胤

1.利用圈子内的人炒作自己

汝等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

——赵匡胤

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受家庭的熏陶,从小爱好骑射和练武,摔打出—身的过硬的武艺。五代后汉时,天下纷争,许多人都想在乱世中捞些资本。赵匡胤应募从军不久,后汉军事统帅郭威拉一帮人自己干,称帝建立后周,20来岁的赵匡胤跟去了。郭威认为小赵拥立有功,把他提干,让他当禁军军官。后来郭威的干儿子柴荣更是信任赵匡胤,提拔他为禁军的最高将领之一——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为后周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周世宗病逝后,7岁的太子继承皇位,是为周恭宗。赵匡胤这时发现了自己内心的秘密,那就是他也想体验一下当皇帝的滋味。有时他打消这种念头,可大多时候容不得自己不这样想:自己虽然手握兵权,可才能的发挥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活得很平庸。

他认为与其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公元960年,镇、定二州传报军情,契丹勾结北汉大举南犯,请求朝廷火速发兵救援。其实这是赵匡胤散布的虚假军情。宰相范质、王傅等不辨真伪,立即派赵匡胤统率大军出征。赵匡胤离开京城没多久,有人在城里四处散步消息,说“都点检为天子”。这是赵先生授意党羽,故意制造舆论,进行炒作,为自己上台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