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饲料加工调制技术
28643700000009

第9章 饲料加工调制方法(4)

其调制方法是:先将秸秆切成3~5厘米长后,用配制好的3%熟石灰液或1%的生石灰液,在缸或水泥池中浸泡一昼夜,秸秆与石灰液的比例是1∶3,捞出虑去石灰水即可饲用。石灰水还可继续利用,但需在每100千克石灰水中加入0.5千克生石灰,以保持一定浓度。当石灰水呈褐色,有臭味时,则需另配新石灰水。据试验用上述石灰液喷洒在麦秸上,麦秸与石灰液的比例为1∶2,堆放12~18小时喂牛,其消化率可提高18%左右,营养价值可提高0.5~1倍。

(三)氨化

氨化主要是指用液氨、尿素、碳氨作氨源,以玉米、稻草、麦草之类的农作物秸秆等低值粗饲料为对象,使秸秆木质素彻底变性,提高其营养成分,使之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所消化,从而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经氨水(在没有氨水时,可用尿素溶液代替)处理的秸秆,粗蛋白质含量可增加1~2倍,相当于中等青干草。氨化后的秸秆有机物的消化率可提高8%~12%以上,可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20%左右。其总营养成分可以提高1倍以上,也就是说,1千克的氨化秸秆相当于0.4~0.5千克燕麦的营养价值。含水率高的秸秆氨化后可以防止霉变。氨化饲料具有无毒、无病原菌、营养成分高等特点。

氨化秸秆的主要方法有堆垛法、窖(池)法、塑料袋法、氨化炉法等。

1.堆垛法具体方法如下

(1)地址选择。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较宽敞的地方。

(2)秸秆切碎。将秸秆铡碎成长度2~3厘米。玉米秸秆因其体积较大,应铡成1厘米左右的碎秸,并边堆边调整其含水量。如用液氨作氨源,含水量可调整到20%左右,若用尿素作氨源,含水量应调整到40%~50%。

(3)堆垛注入液氨。先在平坦地面上铺好塑料,四周要留出薄膜,一般为0.5~1米,以便与罩膜连结。将铡碎的秸秆踏实、摊平。每30~50厘米厚的宽度,放一木杆,以便注入液氨(注后拔出)。液氨注入量按干物质3%计算,由上到下。

(4)塑料薄膜的选用及膜罩制作。塑料薄膜的要求是无毒,抗老化和气密性好。如氨化麦秆、稻草等较柔软的秸秆,可选择厚度在0.12毫米以下的薄膜,玉米秸应选择厚度在0.15毫米左右的薄膜。

底膜大小:长度=垛长+0.5米(余边)

宽度=垛宽+0.5米

罩膜大小:长度=垛长+高×2米+0.5米

宽度=垛宽+高×2米+0.5米

注意:注氨时要迅速,罩膜与底膜要严实,防止氨气逸出。密闭好后用绳、带在罩膜处横竖捆扎若干条,以防风吹破损。

(5)注入氨水。氨水的注入量与浓度有关,不同浓度的氨水其用量也不同。在生产中,氨化100千克秸秆(风干),常用尿素(含氮46.67%)4~5千克、碳铵(含氮15%)8~12千克、氨水(含氮20%)11~12千克、液氨(含氮82.3%)3千克。

(6)外界温度与氨化时间。秸秆与氨水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高,反应速度加快;温度低,速度则慢。

(7)品质检查。正常的氨化饲料质地柔软、品质好。如发现表层呈褐色并有臭味时,应把表层弃掉,然后可由上到下逐层取用,每次取完要及时密封。结冰的饲料应慎喂,以免引发消化道疾病或母畜流产。在开始饲喂时,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2.窖(池)法 具体方法是:将切碎的秸秆边往窖(池)内装,边加氨水,氨水用量视其浓度而定(参照堆垛法氨源用量),注氨时也可用注氨管由上至下注入。若用尿素溶液要喷洒均匀。注氨或喷洒尿素溶液后一定要密封,严防漏气。

3.塑料袋氨化法 将秸秆打成圆捆(直径1.2米)装入塑料袋,注氨(用量、方法同堆垛法)。也可将秸秆切碎氨化。但一定要扎紧塑料袋口,防止漏气和进水。

4.氨化炉法 将秸秆(切碎、不切碎或打捆、不打捆均可)用相当于秸秆干物质重量的8%~12%的碳铵(或5%的尿素)处理(碳铵水溶液均匀洒到秸秆上,秸秆含水45%左右为宜)后,装入氨化秸秆的专用设备中,用外部热源加热,使用控温仪使温度达到95℃时,持续22~24小时后,停止加热放置4小时,打开氨化炉门后,再放氨4小时后就可以饲喂家畜。

五、微贮

通过外加微生物使贮藏的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进行发酵的过程称为微贮。即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放入一定的容器(水泥池、水泥窖、缸、塑料袋等)中或地面发酵,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该法具有污染少、效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已成为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调制技术如下:

1.微贮设施建造 微贮可用水泥池、水泥窖、土窖,也可用塑料袋。水泥池、窖是用水泥、沙子、砖为材料,在地下砌成长方形池子或圆形窖。最好砌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池子或窖,以便交替使用。水泥池子或窖的优点是不易进水,密封性好,经久耐用,成功率高。土窖的优点是成本低,方法简单,贮量大,但要选择地势高、土质硬、向阳干燥、排水容易、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采用。水泥池和土窖的大小根据需要量设计建设,深以2米为宜。

2.菌种复活 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处理秸秆1000千克或青饲料2000千克。在处理前先将菌种倒入25千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在水中加糖2克,溶解后,再加入活干菌,这样可以提高复活率,保证饲料质量。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成为复活的菌种,配制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

3.菌液的配制 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1%的食盐水中拌匀。食盐水及菌液量根据秸秆的种类而定,1000千克稻、麦秸秆加3克活干菌、12千克食盐、1500千克水;1000千克黄玉米秸秆加3克活干菌、8千克食盐、1000千克水;1000千克青玉米秸秆加1.5克活干菌,水适量,不加食盐。秸秆切短。用于微贮的秸秆一定要切短,养牛用5~8厘米,养羊用3~5厘米。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

4.喷洒菌液 将切短的秸秆铺在窖底,厚约20~25厘米。均匀喷洒菌液,压实后,再铺20~25厘米厚的秸秆。再喷洒菌液、压实,直到高出窖口40厘米再封口。如果当天装窖没装满。可盖上塑料薄膜,第二天装窖时揭开塑料薄膜继续装填。

5.营养物质加入 在微贮时,添加5%的玉米粉、麸皮等,添加时,铺一层秸秆撒一层添加粉,再喷洒一次菌液。可提高微贮饲料的质量。

6.水分控制与检查 微贮饲料的含水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的含水量是否适合,各处是否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层与层之间的水分的衔接,不要出现夹干层。微贮饲料含水量要求在60%~65%最为理想。含水量的检查方法是:抓取秸秆试样,用双手扭拧,若有水往下滴,其含水量约有80%以上;若无水滴,松开手后看到手上水分很明显,约为60%左右;若手上有水分约为50%~55%;感到手上潮湿,约为40%~45%;不潮湿则在40%以下。

7.封窖 当秸秆分层压实高出窖口40厘米时,充分压实后,在最上面一层均匀洒上食盐粉,再压实后盖上塑料薄膜。食盐的用量为每平方米0.25千克。其目的是确保微贮饲料上部不发生霉坏变质。盖上塑料薄膜后,在上面撒20~30厘米厚的秸秆,覆土15~20厘米,密封。秸秆微贮后,窖池内贮料会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土使之高出地面,并在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

8.开窖 开窖时应从窖的一端开始,先去掉上边覆盖的部分土层、草层,然后揭开薄膜,从上至下垂直逐段取用。每次取完后,要用塑料薄膜将窖口封严,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二次发酵和变质。

9.饲喂 微贮饲料在饲喂前,最好再用高湿度茎秆揉碎机进行揉搓,使其成细碎丝状物,以便进一步提高牲畜的消化率。

六、酶贮

酶贮是利用各种酶作为添加剂,将切短的秸秆放在密封的容器(贮窖、贮池、贮塑料袋等)中,经过一定的发酵,使秸秆变成质地柔软、具有酸香气味、适口性好的优质饲料。

(一)酶贮粉调制技术

1.建窖 采用半地下式贮窖,用砖石砌成,水泥挂面,圆筒形,直径2米,深3米(地下2.5米,地上0.5米)。

2.原料选择 选择没有雨淋变色和霉变的小麦、玉米、高梁等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

3.原料切碎 将原料切成长度为2厘米左右,堆放在水泥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