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文常识悦读
28623800000107

第107章 意识流是水吗

意识流是19世纪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在詹姆斯看来,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与思想"流"。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意识流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也就是没有"空白",一直在"流动";还强调它的超时间性以及超空间性,也就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这种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还被他们借用和借鉴到文学领域,进行创作,从而产生了"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在描述心理过程时是极其有用的。小说中的意识流,指的是小说叙事过程对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简单地说,也就是把人物的意识活动作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与联想的全部场景同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与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用"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意识流"的代表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福克纳和普鲁斯特等。

意识流文体的基本特征:首先,在表现对象上,意识流文学脱离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从外部描写完全转向内心活动的呈现,也就是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呈现;意识流文学按照意识活动的逻辑和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让小说的内容和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到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意识流小说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有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以及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

意识流代表作家以及作品有埃杜阿·杜雅尔丹的《被砍倒的月桂树》;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维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为芬尼根守灵》和《尤利西斯》;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以及《喧哗与骚动》。

象征主义文学有哪些诗人

象征主义者们强调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与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以及柏格森的思想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注重描写个人幻影与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与生硬的说教,主张用有质感的形象与暗示、烘托、对比以及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晶特别重视音乐性与韵律感。

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内的成就是最高的。美国诗人爱伦·坡的理论与创作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原理》主张反自然、反说教的诗学观点,还强调形式美、暗示性以及音乐性,是象征主义的理论开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就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

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国诗坛的保尔·魏尔伦在《诗的艺术》中提倡:诗歌应该首先要有音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模糊与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诨类的东西。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三年以后》、《白色的月》和《狱中》等等。

阿尔图尔·兰波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中较激进的一位,他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其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他的代表作是《醉舟》、《母音》和《地狱一季》。1912年,兰波成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

斯蒂凡·马拉美,被誉为"象征主义之象征",是象征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是第一个将象征主义理论系统化的诗人。马拉美的《天鹅》、《海洛狄亚德》和《牧神的午后》是他的代表作品。保尔·瓦雷里的作品有《年轻的司命女神》、《脚步》、《石榴》、《风灵》以及《海滨墓园》。奥地利的莱纳·玛利亚·里尔克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他的作品有《豹》、《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也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里尔克在现代诗坛上大师的地位。他的风格晦涩难懂,其中有很多存在主义的观点、象征主义诗歌系统化以及抽象化的特点。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威廉·巴特勒·叶芝以及T·S·艾略特。叶芝的作品有《奥辛之浪迹》、《驶向拜占庭》、《丽达与天鹅》以及《在学童中间》等等,还有理论著作《灵视》。艾略特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