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2858400000024

第24章 成为反思型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首先在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教育界兴起,进而波及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于是有关“反思”、“反思型教学”、“反思型教师”、“反思型实践”的教师教育方面的内容就成了各国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讨论和研究的中心议题。“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一个好教师是经常发现问题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教师。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表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教学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学反思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一)自觉性

教学反思贵在自觉。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虚心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了不起,自我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现状。“教无止境”,只有教师不满足于自己的教学现状,充分意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局限性,才会自觉地进行反思。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你会认识到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个人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二)超越性

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可以说,教学反思的实质就在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三)个性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属于“自我反思”“个人奋斗”。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四)合理性.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认为:“教学反思过程就是教师借助行为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动;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

三、教学反思的类型

(一)教学反思按时间可分为:

1.“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课后思”对新教师显得更加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4.“期中思”: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进行完整的阶段性反思;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单位进行“学期思”,甚至一个学年的宏观反思。

(二)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可分为:

1.教学前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教学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2.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就是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捕捉教学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中反思具有监控性,不但能使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地进行,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是指“回头思考”或“课后备课”。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并做出理性分析,根据教学反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在每节课、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大家知道,下围棋的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教学后反思和围棋中的复盘同样重要,它是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行自我检查,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我们平时说的“教学反思”一般指“教学后反思”。

四、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反思日记

一次教学结束后,详细回顾并记下自己的教学全程,就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师生情感的默契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反思。

(二)课堂录像

用摄像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重播,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进行自我反思——“微格教学”。

(三)同行观摩

请同行听课,课后研讨,让他们指出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明白自评与他评之间的差异,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交流探讨

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从中发现问题,或请别人就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发表意见,从交流探讨中反思教学的得失。

(五)信息研究

从学生的作业、测验等教学反馈中反思教学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得很好或者很不好,认真回想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往往会有“顿悟”的感觉。

(六)专家观摩

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如理论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教研室教研员等)光临自己的课堂,课后认真、充分地与他们交流,并积极感悟。

五、教学反思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可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

所谓“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是说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不能脱离教学工作。所谓“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是说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来检验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检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和办法是否有效。所谓“为了教育教学”而研究,是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

(二)对比研究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的课,我们可以去听优秀教师怎么上,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倾听优秀教师的备课思路,并与自己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比较。通过学习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产生新的想法,并且找出教学理念上的差距,分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不断提升自己。

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呢?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如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人,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如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如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要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和实现自我发展,以及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来源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据: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据: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据: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