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领导必备
28582000000040

第40章 中层领导如何成功晋升(1)

§§§第一节成功晋升的关键所在

彼得先生在其巨著《彼得原理》里为我们清楚地描绘了职业晋升的瓶颈问题,他指出,每个人在层级组织里都会得到晋升,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你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你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并且你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

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

这个观点对正充满干劲,积极打拼职场的经理人来说,略显悲观。但是,我们的确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确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曾经优秀的经理人也会上演黯然出局的悲剧,曾经无所不能的经理人也生出江郎才尽的无奈,曾经可以指点江山的企业老总,也会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都是职业不胜任导致的悲剧结果。

精力充沛,事业心强的经理人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希望能够突破彼得先生的晋升瓶颈,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越做越好,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我,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彼得先生自己研究出了晋升瓶颈的问题,他当然不愿意自己也掉进去,也希望自己能够不被它所限制。于是,它提出了自己职业道路的对策,即彼得座右铭:身为人类家庭中的一名优秀的成员,我发誓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并通过言语或行动实践我的主张。我发誓我个人的一举一动或所有决定,都将朝着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迈进,而不是向上攀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地位。我发誓常和自己保持亲密的接触。

从彼得座右铭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五点启示:

1.做人类的优秀分子

做人类的优秀分子,是一个目标,一个远大的目标。

经理人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获得更多的人生价值,必须为自己订立相对远大的目标,明确个人的远景。

目标越远大越好,越远大就越能牵引我们继续前进,使我们产生更大的动力,汇聚更大的能量,激发更大的潜能。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为自己订立的目标是跑步2公里,那这个人可能跑到1.6公里就松懈了,如果这个人为自己订立的目标是跑20公里,他可能跑到16公里都不敢松懈。同样一个人,因为目标的不同,努力的程度就不同,这就是远大目标的作用。所以,经理人应为自己订立尽可能远大的目标,然后采取必要的行动为之不断奋斗,直到实现。

做人类优秀分子,可能显得较为笼统,经理人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将职业晋升的道路放在市场的范围内,放眼市场,着眼现在,有效整合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和方便,在周密计划的基础上逐步实施。

2.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经理人的修养,也是员工的需求之一。

经理人必修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员工、同事和领导,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关系。

人际关系是经理的必修课和财富,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不广泛,都是寸步难行的。为了获得必要的人际关系,经理人应敞开心扉,积极与人交流沟通,多为别人服务,帮助别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处理这些事情的基础就是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自然的体现,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练习,学会尊重自己,只有会尊重自己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却口口声声要尊重别人,其结果实在是难以想像的。

3.做个有思想的人,用行动实践自己的主张

做个有思想的人,是要求经理人要用自己的大脑创造财富,做个善于思考,善于决策的聪明人。

卡耐基说思维创造财富。善于思考才善于运用知识,善于思考才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前瞻性地想别人所不能想的事情,做别人所不能做的决定。

经理人需要转变那种快点儿从座位上站起来,快去干活的观念,而是应想办法使自己坐下来,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调整一下紧张快速的节奏,好好思考思考,反省反省,以求得更大更快的进步。

思考是行动的前提,思考是为行动做准备的,在严密逻辑思考的基础上,经理人需要做的就是去行动,行动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味的犯愁,一味的退缩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加的不胜任。

具备胜任素质的经理人都是行动的专家,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去实践自己的主张,去大胆地表达自我和实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职业晋升瓶颈的突破。

汤姆·彼得斯说快速制定计划并行动是人的一种修养。想想这句话吧,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吧,照彼得斯说的去做吧,做了你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4.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超越自我而做,而不是单纯为了职业的晋升

经理人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超越自己,愉悦自己,在此基础上是配合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任务。

只有把自我的超越与组织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利于经理人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完善职业生涯的规划。经理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目标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职位上,那样做的结果是使自己的目光变得短浅,变得鼠目寸光。目光短浅容易造成动力不足,动力不足容易使人懒惰,懒惰的人喜欢走捷径,希望通过玩弄手段和权术去获得职业的晋升和权利。而通过玩弄手段获得晋升则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也不一定是自己能够驾驭御得了的,当真的驾驭不了,经理人就容易滋生出所有不胜任的症状,生出懒散、懈怠、不负责任、放任自流、顽固不化、自私自利、特权观念等诸多毛病。

所以,为了突破晋升的瓶颈,经理人应以个人的绩效提高为目标,以自己的肤浅和惰性为敌人,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达到完全的自我实现。

5.通过学习实现突破

学习是经理人的必修课,是缩小自己与优秀分子差距的最快最好的办法,也是实现职业瓶颈突破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的例子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经理人所要做的就是快速地改变自己,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知识型的管理者。

经理人的时间有限,学习需要挤出时间,见缝插针,点滴积累。读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业书籍和管理书籍,在工作之余阅读,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补充知识养料,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过程就是和专家对话的过程,书里凝结了专家、学者、优秀分子的知识精华。通过读书,经理人可以方便地获取专家、学者的经验所得,进而指导自己更好、更正确地做好本职工作。

参加研讨会。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人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可以直接地形成观点的碰撞,交换经验,交换心得,进而获得启发和动力。交换经验和交换苹果不一样,两个人的交换苹果之后,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换经验则是每人拥有两个人的经验。

所以经理人应该更多地走出去,参加相关主题的讨论、研讨班,与业界经理人分享经验,交换心得,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经理人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成功突破晋升的瓶颈。

§§§第二节良好的考核成绩尤为重要

要想获得晋升,对企业的相关政策有个明确的了解是必须的,各个不同企业对本企业员工的考核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总体来讲,有些是通用的。之所以在本章首先讨论考核,是因为企业中层领导必须通过考核——很难想像,一个通不过考核的员工会得到理想的晋升。

企业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它有着承上启下,左右通达的特殊功能。一个企业经营得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业绩表现。那么,如何评价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业绩呢?这对企业来讲,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所谓业绩,就是业务能力和业务绩效。业务能力和业务绩效对于企业中层管理者来讲,是一个全方位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

一、搞好基层成本管理,这是最核心的业绩表现

企业经营管理,最核心的就是财务成本管理。基层管理最中心的就是成本管理,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因此,这就要求企业每一位中层管理者,必须弄懂弄通财务成本管理,在基层管理工作中,以成本管理为中心,降成本,降消耗,挖潜力,切实把不应该发生的成本控制在事前。在评价中层领导的业绩工作中,也是如此,不听嘴讲,要看基层成本报表,如实反映基层成本工作。成本是硬件,是看得着,摸得着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在企业,80%的成本是发生在基层单位,所以,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考核,把成本指标落实在中层管理者头上,从而实行量化考核,物化考核,一切凭数据说话,这就为考核中层管理者业绩的真实性、可靠性打下了坚实基础,使评价业绩工作走向规范化、程序化。

二、懂得科学技术管理,这是最重要的业绩表现

科学技术管理,要求中层管理者要懂得科学技术,只有懂得科学技术,才便于基层管理。懂得科技,并非要精通科技,只是要求能对本单位的有关技术要求及问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而不要成为盲人摸大象。在评价工作中,也是如此,评价一个中层管理者的科技业绩,关键在于评价他是否能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或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或难题;能否运用科技管理手段,提高本单位技改技革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能否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突破。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电子计算机的普遍运用,对中层管理者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必须懂电脑、能运用在业务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科技水平。

三、努力做好人性化管理,这是最基本的业绩表现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管理中的“高、精、尖”技术。真正卓越出色的领导人,往往都是使用人性化管理的大师。

企业中层管理者面对的是基层,工作的对象是普通员工。那么,在评价工作中,就必须以员工为基础对象考核。企业中层领导干部是虚心听取员工意见,还是独裁者;他们是关心员工疼痒,还是铁面孔,采取不通人性的刻板方式;他们是把员工当机器看,还是把员工当人看,这就对中层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基层管理最成功的管理是人性管理。在遇到与员工有关的难题时,要及时反问自己:“处理这件事最合乎人性的方法是什么?”因为,往往符合人性的管理方法,一定会有回报。同时,要关心帮助员工,你愈关心帮助员工,员工就愈会为你努力工作,你的成果就愈大。总而言之,对员工要公平合理,管理要符合人性。

四、善于用人,是企业发达的根本,也是最基础的业绩表现

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不培养人的企业是注定要失败的企业。俗话讲:“成事在人,得士者昌。”对中层管理者来讲,就是评价他们能否充分发挥基层人才的劳动积极性,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让人才尽情发挥作用。其二,能否破除头脑中的桎梏,启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给他们放权,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尊重贤良,褒奖正直,不妒忌有才能的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层管理者如果没有人才辅佐,没有人才相帮,那么,你的事业就根本没有希望,也只能是平平庸庸。

§§§第三节自身能力是先决条件

一、中西比较,中国职业经理人差距在哪里

“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的人才”,这是美国企管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在北京演讲时的开场白。这场名为“全球化与变革中的企业文化”的演讲持续了3个多小时,派瑞博士与在座的100多位企业界人士分享他对中国经理人管理能力现状的精辟分析——与世界各地相比较,中国经理人有哪些表现得较好?又有哪些表现得不尽理想?是什么样的风格与价值观影响了他们在管理能力上的表现?同时,派瑞博士也检视了世界所有企业正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提升组织内的管理及领导力,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经理人与领导者——公司的左脑与右脑

派瑞博士指出,在组织扁平化的趋势下,组织内部所需要的,领导日渐多于管理。领导者和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不同,但他们对组织的运作都很重要。一般来说,经理人往往是思考型、行动导向的人,左脑比较发达;领导人则是知觉论者,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很敏感,右脑比较发达。经理人希望稳定,而领导人要的是改变、兴奋,这两种角色可能彼此水火不容。可真实的情况是,你必须两者都有,才能有效地经管一家公司。典型的组合是,董事长和总裁、CEO和COO,分别由领导人和经理人担任。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同时有两个很强的领导人,但没有经理人,结果差点翻船,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早期就是这样;也有的公司同时有两个很强的经理人,却没有领导人,福特公司很长时间就是这样的状况。

派瑞博士指出,任何公司和部门一旦规模变大,就要开始自问,公司里是否同时有经理人和领导者,因为他们二者都很重要。

(二)领导风格——中西经理人的差异

通过对全球7万多名经理人的研究,派瑞博士得出结论,东西方经理人主要的不同在风格,而不是在能力上。

派瑞博士进一步分析,如果把管理风格分成麦克奎格(DOUGLUSMCGREGOR)所说的X理论和Y理论,也就是“父母型”和“成人型”两种不同的管理风格,西方工业化国家较多采用成人型的管理,授权、建立团队、共识这些字眼,说明了员工和主管的关系。在亚洲,长久以来盛行的是父母型的管理,主观扮演父母的角色,期望员工担任忠诚、负责、顺从的孩子角色。这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家庭比个人更重要,公司也比个别员工重要。

在能力方面,按“MAP管理才能评鉴”所设定的12项基础能力考察,中国经理人在“目标与标准设定”方面的能力表现最为突出,与17个国家、7万余名经理人做过评鉴的经理人比较,指数为75%,显示该项能力的水准在全球处于前1/4的位置。其他较高的能力为“计划与安排工作”,指数为67%;“决策与风险衡量”,指数为59%。

但在部分能力上,中国经理人的平均表现就显得比较弱势。最弱的能力为“倾听与组织信息”,指数为20%。其他如“清晰思考与分析”,指数为32%;“评估部署与绩效”,指数为41%,与全球经理人比较在后1/3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