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中国-奇案
28577100000023

第23章 神秘的马夫

纨绔子弟因为素有恶行,被人诬陷为盗窃团伙也不足为怪。多亏有洞察敏锐的巡抚大人重新审理此案,不然的话,真正的犯罪团伙就要逍遥法外了。下面我们就跟着故事情节,看看巡抚大人是如何明察秋毫的。

明朝时,京城发生了一件盗窃案。

捕获真正的盗窃团伙

小偷行窃时留下一本小册子,上面记着二十多个富家子弟的姓名和他们的浪荡行为。这家主人拿着本子告到官府,官府就根据这个本子去抓人。

这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公子哥们在严刑拷打之下,只得招认。他们信口开河,说是赃物埋在城外什么地方。官府派人去挖,果然挖出赃物。这些富家子弟也惊呆了,认为是老天要他们死,个个服罪等候裁决。

有一位都巡抚对此却感到不解,他想,为什么这些富家子弟对案情说不出个所以然呢?他又想起每次审案时,一个留长胡子的养马人总在旁边。难道有什么奥妙不成?

这天,他突然派人把养马的押来讯问。马夫说他只是好奇。巡抚下令准备用刑,马夫一看,忙跪下叩头。经过再审问,他说:“小人是接受了窃贼的贿赂,要我在大人每次问案时记下老爷和犯人的话,然后赶快去报告他们。”

巡抚这才明白,上次取出的赃物原来是窃贼得到马夫的消息后故意埋下的。

当即,巡抚令捕快穿上便衣,同马夫一起埋伏在偏僻的地方,终于把窃贼一网打尽。至此,真相大白,那些富家子弟被无罪释放。

“巡抚”是什么职务?

巡抚为官名。古代偶有派官员至各地巡抚之举,但非专设之官。明置巡抚,当以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敕皇太子巡抚陕西为始。宣德时在关中、江南等处专设巡抚,以后遂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正式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台。

你知道我国反贪污机构设置的历史吗?

我国最早的肃贪防变机制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主管监察的官员称御史大夫。对中央和地方的大小官吏负有监督和纠举职责。汉朝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武周时,衘史台一度改为肃政台。具有监督百官,整肃朝政的职责。明朝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地位有了提高。清朝都察院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首审监察官称左都御史,为一品官。

大开眼界

根据新刑法的规定,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共财物,收受贿赂,不履行法定义务,私分国有资产,破坏职务廉洁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