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末清初以来,“经堂教育”成为内地回族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教育制度或民族教育主要形式。所谓经堂,本是清真寺建筑布局的一个场所,一般多在主体建筑大殿的前边建有南北厢房,北面的就是经堂或称为“北讲堂”。我国学者将这种在经堂之内进行的宗教教育叫做“经堂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在内容上对阿拉伯的宗教教育内容有所取舍,并且增加了切合于中国实际的内容,在形式上又采取中国私塾教育的设置,并结合回族的经济和宗教制度,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经堂教育一经出现,就得到回族各阶层的支持,因为在明清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威胁下,保卫民族的利益和生存曾经以保卫宗教信仰的号和形式出现。因此当时各地回族人士对兴办经堂教育给予过多方面的支持。至民国年间,随着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式回民学校兴起,但经堂教育继续存在。
本部分入选的24块碑记,就记述了清代至民国年间回民群众热情捐资兴办经堂教育及新式回民学校的生动事迹,反映了历史上回族重视民族教育、尊重师长的优良传统,反映出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演变及组织结构状况,也反映了一部分回族教职人员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河北大厂清真寺供给义学碑清咸丰二年(1852年)
大厂镇清真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初,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和咸丰二年(1851年)曾予修缮,此为咸丰二年修寺时留下的碑记,碑阴字迹已模糊不清。碑文述及租息“供给义学”。
朝南一面
敬刊石碣志租项供给义学
邑御图王公国治玄孙景生,奉大父讳文公之父、讳可秀公父、讳锡公遗命,务留心于清真寺内事。生于耕让暇日年历意延至咸丰元年正月八日,同本庄师长乡老规面交明,除近于来寺内制造香牛皮,复议植松树,重修水屋,添置房间,寺外重修月台,增修影碑外,余钱典置房基四处,田亩四块。每年共得租价东钱壹佰伍拾余吊。此牛经手生息之项并非出自己囊,恐年远失迷,或被佃户隐吞,故于旧碑之次又石以志。
讲堂正中挂大水牌一处
添写花户姓名钱数
柜内存房地租账一本
要与水牌相符无差
时咸丰二年三月十七日
朝北一面
清真寺重修抱厦卷棚石碣
大清咸丰二年……共捐……
河北清苑县“清真寺义塾碑记”清光绪五年(1879年)
此碑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现存放保定市清真西寺大殿前厦前南端。碑高180厘米,宽67厘米,碑额有“万古流芳”四字。
恭颂: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特用府升授遵化直隶州清苑县正堂肃老父台印、世本建设义塾德政
清真寺义塾碑记
盖闻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自来诗书之化,迁移气质,约束筋骸,习俗藉以变,风化赖以成,以育贤才,以储俊秀,学校之所系大矣哉。省垣人湮辐凑,生齿繁滋,无力延师者,均赖四隅建设义塾启牖童蒙,惟满营及回民,二百余年以来未闻有特立义塾以申化导者。兹荷廉甫萧老父台轸念民艰,永布无疆之德,振兴士习,特施逾格之恩。因睹回民中寒素居多,诗书化渺,幼稚半皆荒废,民气鲜所栽培。思振聩而觉聋,欲礼陶而乐淑,爰乃大布恩施,建设义塾。俾寒家子弟展卷而渐启愚蒙,嬉戏儿童入学而克娴礼法,诱掖奖劝,才之弱者胥被陶镕;朝渐夕摩,质之优者籍资成就。培养于幼学为有基造诣至将来为靡尽,此时黄卷披吟,庶足备洗礼敦诗之选,他日青云得路,慎无忘春风化雨之恩。入学者尚潜心诵读,励志藏修,由初学以造纯学,即小成以期大成,永无负此栽成之至意也夫。
河北定州清真寺“供养碑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
20世纪20年代后期,定州城内回民虽然办起了新式回民小学,但多数人家经济困难,只得借用清真寺的南北讲堂权充教室,广大穆斯林爱莫能助。1928年马洛正归真,女儿马佩珩从小受经堂教育,从未接受过汉文化教育,因而饱尝无文化之苦,她为了使穆斯林同胞能有上学机会,毅然将其父的遗产捐献给清真寺办回民小学,坊内教众尊重她振兴回族文化教育的意见,为防止后人将这些土地收益改用他项,特在清真寺内立《供养碑记》“以志其事”。
今有本君马佩珩乡老,原因伊先祖马洛正有地贰拾亩,坐落城北北十庄村北,租于田洛照名下。迨后,伊子田洛庆抗不缴租,并不认有此地。辄兴讼判,谕令田洛庆将地交回。执行排地。因年久原契无存,除四邻侵占外,净剩地拾亩。伊先祖马洛正无后,即将是地呈于清真寺名下,供给学堂,不作别用,以致真主回赐,祈逯先祖担负等语。末等因防后将该地改用他项,而更马佩珩之立意起见,以志其事。恐后无凭,立碑为据。
定县城内众乡末敬立
中华民国十七年岁次戊辰榴月穀旦
河北定州清真寺建校劝学碑民国十九年(1930年)
定州清真寺在当时定县城内西大街西端,学子上学不便,坊内有识之士亟想建立一所新的平民学校,但既无办学资金,又缺乏办学的地点。坊内教众在中华平教会的启发下,选中废弃已久的巡更房作校址,发动坊内教众捐钱出力,将巡更房扩建为教室,很快办起了一所回民小学。但有人担心学生中途流失,致使学校有名无实,于是立碑说明办学之艰难景遇,祈望借以劝导学生及家长使入学学生坚持学习。碑额刻有“永垂不朽”四个大字,现存定州清真寺。
学校者智慧之渊源也,教育者文明之起点也。然宙内愚者居多,虽有天生隽才,以为环境所迫,有求学之心愿,而无求学之机缘者,以指,我定城西街乡耆洞谙斯弊久,拟设平民学校,救济失学同胞。特因无办学资金,又苦乏适中地点,炊嗟无米,为唤奈何者久矣。今值平民教会于定为实验之区,爰乘此时觅建学地址。幸有花市巡更房舍久已荒鞠,以之设学,则化无用为有用矣。乃室仅两房,难容多数,非再加推广,不能俾寒士欢颜。惟在需资无从筹措。于以发起诸人会商公决,广为劝募始可成城。果然,闻此风者,无不乐成此善举,而为百年树人之计,所以义士为欣助,仁人不惜倾囊,为日无几,而已集腋成裘。随即鸠工焉,庀材焉,仍其旧贯,接筑五椽,以广其院落,围以墙垣。由是已往则贫家子女不患无受学之所矣。顾犹有虑者,凡事不可有名无实,其学也,必有实学之人,方可获圆满效果,窃恐行之既久,就学者日以少,致负立学者初衷。古人良法美意,而奉行故事,徒为具文者多矣。故兴起者非难,而经久为难;有始非难,而有终为难,则不可不察也。爰记此事,以望后之人时加劝导,以广裁成,则此所深祝也夫。
邑人邬铭石撰文白受来书丹
中华民国十九年岁次庚午和(荷)上浣立石
河北定州清真寺开办回民初级小学校碑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定州回族教众马佩珩的捐产义举,使定州回民小学有了校舍。但校内无法开展文体活动。马佩珩是位女流,尚能舍家助学,她的见识和义举引起了定县城内广大穆斯林的效法。清真寺乡老们会商议决从“卧格夫”(清真寺土地)中拿出10亩土地以供办学之用,“白敬宇眼药”的第15代传人白瑞启和“马云龙眼药”的创业人马湘圃等出资兴办一所象样的回民小学,广大回民争相为创建回民小学助工献力。1933年破土动工,1934年在清真寺东北建起新校舍,阖街老幼皆大欢喜,经教众议决,“爰铭诸石,以彰有德”,于1935年立起了“清真寺开办回民初级小学校碑”,现存定州清真寺。
窃维孤苦多在青年,启发民智端资学校。学校立则教育兴,则民智开。故一般学龄苦无专校,求诸远师,与汉人子弟共研一堂,言谈举止咸感不便。阖街乡老集议会商,构筑校舍,奈无公款。瑞启白君有鉴于斯,乃会同乡老度借寺北隙地,施筑教室北房五间,前后窗户,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宽敞适宜。青年得学,湛恩非小。然犹感不便,又继筑职教宿舍北房三间,计费洋数千余元之谱。湘圃马君素富而好义,欢与白君并掳其美,当持自措几凳等用品数百金银,施诸学中。校舍辉煌,用品完备。奈无经常费用,维持艰难。白、马二君仍念阖街青年学子远师之难,共商经费筹划,暂时合力负担。而阖街乡老恨无尽劳,乃缭以高垣。竟愿全功,学校落成。济济学子,纷纷登门。堪其休哉!二哲人有景骏之功,众乡老效稚子之践,爰铭诸石,以彰有德云尔。
马温如学撰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穀旦
安徽淮南市太平清真东寺“清真寺学田记”残碑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该寺位于淮南市古沟乡太平村,该乡另有一座清真西寺。碑文称:“东寺建自顺治八年,历有制度,无容复述。西寺建自康熙五十二年。”有学者认为该碑或当原属西寺。东寺占地面积6亩,总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本残碑记述了清乾隆后期,当地回民捐资办经堂教育的情况。
建寺延师,兴学置田,所以遵教典,化愚氓,资给用,图善缘也。然非表勒……集旧有东西二寺,东寺建自顺治八年,历有制度,无容复述。西寺建自康熙五十二年……等十三家捐资,营草殿三间,学堂四间,延石弼常师秉灯二十载。雍正六年……卿张乡老等,以募鸠工,易瓦殿五间,未几稍禄,重修始初。乾隆二十五年守安兰轩敬……以为供师工之惠也,相开导,群乐输赀,置田七十四亩,德尊张乡老掌之。越今三十有一年……继学浩张乡老等,复金置田亩施寺中,凡所以掌理之制如旧,盖公义者……射利者毋得争执焉,夫寺之也,念发于众善而工成于圣寺,无始传之不义盛采而不岁月……爰是,众议为碑成说,嘱文于余,余因为之叙及始末……余忝教于斯,得载名诸君之次,幸更何如,捐姓名并田亩条列。
大清乾隆五十六年……
河南郑州“清真寺公置供养三掌教地亩碑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此乾隆二十六年捐资办学碑,现立于郑州清真北大寺望月楼前。碑阳有7行字,个别字已难以辨认;捐资人名字多模糊难辨,故未抄录。
从来立教者必有以之,而教乃兴,者必有以养之……而用乃瞻。吾郑之有清真寺教众聚拜之所也,教众公请三袖之人也,第由明以迄大清数百年来者有三师而养师者无恒业。迨雍正九年,虎老师于石把老师道其事乡老援马国孝石渠搃其成,约教众或输资财,或捐地亩,共计其数若干,分给三掌教老师耕种为供养赀,自置地侍兹地也。乃养师行教之资,非一人一家之私业也,地随位转,粮随,师用不乏,传道有人,教门永兴在此一举。主为圣之诚心,动兴教兴道之善念,善念既遂,受赐靡崖,两世福庆。爰拯第莫大之举不有以纪叙之……先是乾隆十九年立石纪言固已人著其名资举其数,地标其制度狭小,行文整齐,来阅者……祥、金珍、李大经等重镌新碑以图壮观,不亦有光吾教者也,爰述其始末而为之序云清真后玄……
(以下为捐资人名录,大部分模糊难辨)
皇清乾隆二十六年岁次辛巳荷月吉日立石
河南郑州“清真寺积金会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此碑立于郑州清真北大寺礼拜殿前,碑文记述了该寺积金会在同治年间佃地以换取经堂教育资金的情况。
从来经学之事以育人才,人才之聚须备供养,供养乃经学之要事也,吾郑清真经学阿衡乃列位师长均有久远学用,惟于远方来学之士供养独缺。夫道以人传,非人才无以明道;财能道,非信者何以成才,有马君恩名、赛君鸣歧等道念圣炔,知莫如兴学义举,非轻计重擎难举事,同心协力,共约积金,累年积蓄若干。现当地二十亩,共当价壹佰壹拾贰仟整。托主相助,永远生息,养学育才,庶于吾教奉主遵圣之道不无补也。是为序。
清真教生从品牧方洲沐手撰文并丹书
教长马俊才等
大清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杏月中浣穀旦
湖南汉寿县毛家滩教门冈创建义塾碑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此碑为劝人捐资助办义塾(非经堂教育),反映了散居地区回民接受儒学传统文化,以及参与科甲考试的真实情况。
美玉必须磨琢,良材端耐栽培。欲成夫佳子弟,讵吝此孔方兄?爰集年高,捐成义塾,择明师以是训,俾累世而忽忘,庶贫富无分,丁皆可识,即束脩以上,未敢相轻。从此朝渐夕摩,耳濡目染,小则说礼敦师,为黉门之令子;大则腾蛟起凤,作丹陛之良臣,英才跻跻,科甲绵绵。作善之家,咸蒙天眷;养塾之举,恒豫人心。光绪二十二年。
湖南常德清真寺俱善堂碑民国六年(1917年)
该寺是常德城八座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据传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址在回民聚居区沙河街,清初顺治二年改建于现址东门外二铺街,亦为回、维穆斯林聚居区。本碑立于清真寺大殿东侧,记述了民国初年本寺俱善堂穆斯林将“扩充回文学堂为己任”,典卖房屋以助办学的事迹。
盖闻为善莫大乎与人,输将尤贵乎济急。众一词,公盖必举。轻财重义,百废俱兴。我清真肇寺基,由马总镇乐捐巨资,修建广厦,开学讲道,宗教赖以开扬,斯种族亦藉以文化也。嗣后述事继者尤伙。清末迭遭大水,土木工兴,负债累累。旬余年来,除履行债务外余甚渺。尚使年复一年,必致经学废弛,宗教闭塞,合方穆斯林靡不心焉伤之,思振顿而无策!幸本寺俱善贵堂诸君,不忍袖视,慨然以维持寺款为前提,扩充回文学堂为己任。再三讨论,众以该堂建筑沙河街房屋一栋,契卖屋价钱一十串文,全数捐出,以轻重累,其命意实堪嘉尚。庶圣教圣学赖以昌明,而中天后天永沾回赐矣!所有进行条例,合方许可,开列于后:
一、每年供给本方或异乡有志向学者,伙食四份,以资津贴。
一、每年斋月捧诵天经一部,以为贵堂诸君永远纪念。计开贵堂乐捐诸君衔,鱼水股票暂存寺内。
黄声云李先容黄声金黄仁寿喻国桢李先明
黄声伦陈友仁黄声华马元魁吴宏元穆昌松
黄金山李远安刘先仲刘先述喻国栋黄声龙
黄声匡李先奎刘经义黄声堂李远千李远朋
中华民国六年六月吉日
湖南隆回县群贤学校建修碑民国十七年(1928年)
这是一块记述解决经堂教学与现代学校之间冲突的碑文,对处理宗教问题有参考价值。
原夫经堂学校,本无歧异,其目的均培养吾教子弟。但经堂守清规,绝弦乐之声;学校重科学,尚音乐体操,以故每多龃龉。原有学校地址,与经堂毗连,同人等以学校逼近经堂,有碍清规,不吝重资,解囊助捐,造成斯校。兹将芳名列左,使后人有所观感焉。
(捐助者名单略)
中华民国十七年岁次戊辰孟春
广东广州“濠畔街尾铺屋送归老城新城四寺经堂碑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此碑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系穆斯林杨元秀为实现兄长遗愿,捐铺屋提租金供广州四所清真寺“经堂开学,师长薪水”之用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