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精典
2855700000001

第1章 诗经精典诗文欣赏(1)

关雎--《周南》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周南》。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诗歌描写一个贵族男子对河北采荇菜女子的思慕之情。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④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雎鸠的鸣叫声。雎鸠:一种水鸟名。②窈窕:体态容貌美好貌。淑:品德善良美好。③君子:对男的美称。④芼:有选择地采摘。

赏读

全诗共分四章,每章四句。首章前二句以关雎鸟在河边小岛上成双成对,雄雌和鸣起兴,以鸟的求偶行为暗示男子对爱情的渴望。后二句则是男子见到女子之后而产生的思慕之情的直接袒露--漂亮善良的姑娘正是自己理想的爱人。其后三章则是男子沉醉于对女子爱慕之情中的遐想。诗章反复以"参差荇菜"起兴,反复出现"窈窕淑女",意在表明少女采摘荇菜的美好身姿给男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男子"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日也想,夜也想,因为相思而彻夜难眠。不仅如此,因为相思之深,男子还做起了白日梦,幻想起与女子结合后的和睦生活。"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既反映出男子对女子相爱之深,也表明了男子的贵族身份。

这首诗写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大胆、直率而又健康纯洁,具有"乐而不淫"的特点。在章法上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使感情抒发逐步深化,二章与四章采用跳章叠词的方式,使章法变化独特。

桃夭--《周南》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周南》是为女子出嫁而唱的送行诗,诗歌主旨是祝贺女子婚姻美满幸福。

原文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②,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③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夭夭:木少盛貌。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蕡:果实将熟的样子。

赏读

全诗三章,各章结构相同,同一语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其它语句也只是做个别更改,采用了所谓重章叠唱的方式。

全诗三章都以"桃之夭夭"起兴,既用矫健多姿的桃树比喻女子体态健美,青春年少,又点明女子出嫁时春和日丽的自然景象,而且烘托出婚礼上人人喜笑颜开的热闹场面。首章承以"灼灼其华",以桃花比喻女子姿容娇美。二章承以"灼灼其实",以桃实为喻祝愿女子早生贵子。三章承以"其叶蓁蓁",以桃叶的茂密和充满生机来祝愿新娘结婚后整个家庭兴旺发达、蓬蓬勃勃。二、三章之意是由婚礼而产生的联想,具有诙谐意味,为婚礼增添了轻松戏嬉的色彩。各章尾二句,内容相同,却反复咏唱,表现了人们极为真挚深厚的祝贺之情。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复唱的形式,主旨突出,音韵和谐,给人以回环摇曳之美。以桃树为比兴材料,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利用叠音词进行状写,又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汉广--《周南》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周南》,是一首爱情诗,写男子对美貌女子的向往和追求。诗歌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

原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①;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②;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楚:荆也。②蒌:蒌蒿。

赏读

诗歌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用乔木树高,难以在它的树荫下休息来比喻女子高尚出众,不可追求,流露出男子对女子的仰慕之情。"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全诗的主旨。明知汉上游女,不可追求却又念念不忘,表现了男子的痴情。"汉之广矣"以下四句,在三章中反复出现,一唱三叹,通过比喻,借助无限阔大的河、汉之境,叙写男子无可奈何又无限向往之情,给抽象的思慕之情披上汹涌澎湃、具体可感的意象。二章、三章借刈薪言志:割薪时,割最高的灌木,娶女时要最好的女子,可见男子志向高远,用情专一。二章"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三章"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是男子产生的幻想。女子虽然不可追求,但男子的脑海中却已浮现出喂饱高马,迎娶女子的景象,更加显出男子的一往情深。

这首诗采用复唱的形式,借助于准确恰当的比兴,表达出男子知其不可求,却无限向往的痴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

行露--《召南》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召南》,是一首斥责男子强逼婚娶的诗。在《诗经》里反映婚姻爱情问题的诗作中,独树一格,新颖别致。

原文

厌浥①行露,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谁谓女②无家?

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

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

何以穿我墉③?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

亦不女从!

注释

①浥:湿淋淋的。②女:通"汝",你。③墉:墙。

赏读

前人对这首诗的解释,略有分歧。比较起来,余冠英先生的说法最为可取:"一个强横的男子硬要娶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并且以打官司作为压迫女方的手段。女子的家长并不屈服,这诗就是他给对方的答复。诗的大意说:你象麻雀和耗子似的害了我,教我吃官司,但是谁不知道我的女儿已经许了人家?你要娶,你可没有充足的法律根据。我拚着坐牢也不依从你"。

这首诗展示了逼婚和拒婚的尖锐矛盾冲突。拒婚者作为诗歌的主人公发出一连串的质问,以不可凌侮的气势,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对对方的无耻要求和无耻行为,进行愤怒的申诉。诗歌使用的比喻恰当、贴切,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无所畏惧,也表现出对逼婚者的嘲讽厌恶。在结构上,这首诗先写自己有理不怕告状,然后翻转开去再写既使输了官司也绝不相从。全诗起伏跌宕而又一气贯之。

野有死麇--《召南》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召南》,是一首叙事意味很强的爱情诗。

原文

野有死麇①,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②,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③兮,

无使尢彡④也吠!

注释

①麇:獐子。②樕:灌木。③帨:佩饰。④尢彡:长毛狗。

赏读

诗的前两章通过两个具体场景和情节的描写,表现青年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执着追求。青年猎手按着当时的风俗,先后把猎到的獐子、野鹿用白丝茅包起来,送给心爱的姑娘,借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追求之意。这两章从男方着眼,借人物的行动,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前两章中女方只是虚写,并没有点明女方的态度,因而构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悬念。最后一章写女子接受了男子的爱情,引他到家中相会。这一章从女方着眼,侧重于写女方的语言。通过少女亲切的呼唤,把热恋中男女青年相会时既兴奋又紧张的情感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最后一章虽然没有具体的行为描写,却把两个相爱之人写得挚诚热烈。

这首诗篇幅短小,却情节完整。细节刻画和对话描写的成功运用,使诗歌含有无穷的韵味。

柏舟--《邶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邶风》。是一首女子抒发所托非人的悲伤感情的诗。从中折射出古代妇女的悲苦命运。

原文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①我无酒,以敖以遊。

我心匪鉴②,不可以茹③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

薄言往愬⑤,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⑥于群小。

觏⑦闵⑧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⑨。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①微:非,不是。②鉴:镜子。③茹:度,或含。④据:依靠。⑤愬:告诉。⑥愠:怨恨。⑦觏:遭逢。⑧闵:病痛,引申为谗言。⑨摽:捶,打。

赏读

这首诗主旨是抒发不幸的婚姻给女子带来的痛苦。诗歌反复申说,多次用比。首章以柏舟在河水中飘浮不定起兴,比喻女子无所寄托的失落感。无论饮酒,还是出游,都解脱不掉女子胸中的愁闷。二章女子以镜子相比,表明自己不甘屈辱的心志。在失宠后希望得到兄弟们的支持,但兄弟们却大发雷霆,丝毫不理解她的痛苦。女子处于孤苦无援的境地。三章中女子连用"我心匪石、我心匪席"两个比喻,再次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意,展示出一个高傲不屈,坚决捍卫自己在家中地位的妇女形象。四章女子直接控诉众多的小人对自己的伤害,使自己痛苦难眠,捶床怒喊。表现出女子暴烈和冲动的性格。最后一章,女子以脏湿之衣在身来比喻自己无法摆脱的悲苦环境和不幸命运。她失望的责问苍天,诅咒日月。诗歌结尾"不能奋飞"一句是女子在痛苦环境下的内心独白,也反映出了古代社会妇女的普遍命运。

这首诗比喻新鲜贴切,感情强烈沉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坚信品质优良却又充满悲愤,感到失望无告的妇女形象。

燕燕--《邶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邶风》。据《诗序》的说法,是卫庄公之妻姜氏送庄公之妾戴妫远别时所作。清人王渔洋在《分甘余话》中称这首诗"为万古送别之祖"。

原文

燕燕于飞,差池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②之颃③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④任只⑤,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⑥寡人。

注释

①差池:参差。②颉:上飞。③颃:下飞。④仲氏:少女。仲是姓。⑤只:助词。⑥勖:勉励。

赏读

这首诗共四章。前三章内容相同,都是写庄姜目送戴妫远别的悲伤之情。从内容上看,前三章中各章均以两句为一层,各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写戴妫将要起程,第二层写送戴妫登上路程,第三层写与戴妫分别以后。从描写角度上,首章"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以燕子伸张羽毛,来比喻戴妫出行前整理服装。戴妫是因子谋逆被杀而遭遣归的,在子死夫亡的情境下出行,却沉着地整理服装,有力地刻画了戴妫的沉着从容。二章"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借燕子忽上忽下的飞行,来比喻戴妫辞别前的留恋返顾、念念不舍之情。三章"燕燕于飞,不上其音",借燕子忽高忽低的叫声来表现戴妫临别时的悲凄哽咽之情。前三章首二句全是起兴之笔,分别从动作、神情、声音诸方面描写出戴妫归别前的痛苦心情。前三章后四句都是写庄姜的送别行为,首章以"远送于野"表明难舍难离之情。二章以"伫立以泣"写庄姜悲伤之深,三章则直抒胸臆,以"其音"、"我心"相印照,表明庄姜对戴妫的情深意厚。最后一章是对戴妫品德的评价。赞美她心怀诚实而深远,态度温和又恭顺,为人善良又谨慎。诗歌以回忆戴妫叮嘱之语做结,更显得意味深长。

这首诗比兴奇特,既写出了燕子的神致音容,也表现出了戴妫的性格品德,而且善于借助景物特征刻画人物送别时的心境,为后人送别开创了典范。

终风--《邶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邶风》,是一首表现恋爱中女子复杂矛盾心态的诗歌。诗中女主人公虽由爱生怨,却始终痴情不改。

原文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①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②,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③其雷,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

①中心:心中。②曀:阴云密布有风。③虺虺:同轰,形容雷声。

赏读

首章写女子爱上了男子,却又不满意男子的轻浮放纵。她尊重对方,也希望对方尊重自己,但男子侮慢的行为却使她感到失望。女子陷入了矛盾痛苦之中。二章写女子的挚诚和男子的失信。男子虽然爽利的订下约会之期,却不按时赴约,只有女子找他之后,才肯赴约。男子在相见时的言辞与相别后的行为不一致,使女子弄不清男子是有情还是无情,因而感到痛苦。女子虽然对男子不十分满意,但她已深深陷入爱情之中。后二章表现女子对情人的日夜相思和盼望情人真心爱自己的心愿。她痴情不移,并希望情人能感受到自己对他的挚爱,希望以自己的挚情感化情人,使他也深爱自己。可以说在后两章里,女子已原谅了男子身上的缺点,陷入一片痴情之中。

这首诗各章相继以风暴、阴霾、雷声起兴,以天气变化的加剧,反衬出女子恋情的加深,情景交融,形象鲜明,感情描写细腻而有起伏。

式微--《邶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邶风》,写一个服劳役的人对君主发出的怨愤之词。诗歌揭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

原文

式①微②,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①式:发语词。②微:黄昏。

赏读

诗共两章,采用复唱的形式,内容基本相同。都是写天已经渐渐黑了,而服役之人却不得休息,仍然为了君主而奔波辛苦在外。首句写天时,表现出劳役的繁重,二句发出质问,表现出心中的哀怒痛苦。三四句则是对君主的直接控诉,表现出对统治阶级的愤怒抗议和极端憎恨。

这首诗是一首既兴之作,句式简短而又富于变化,具有口语色彩,自然流畅。

淇奥--《卫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卫风》,是一首赞美卫国一位庄重、威武而又文采风流的美君子的诗作。

原文

瞻彼淇奥①,绿竹猗猗。

有匪②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③。瑟兮亻间④兮,

赫兮咺⑤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⑥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⑦,

会弁⑧如星。瑟兮亻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⑨。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宽兮绰兮,

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

①淇奥:淇水的曲岸。②匪:斐之借,风度翩翩。③琢、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④亻间:音县,心胸宽广。⑤咺:音宣,有威仪。⑥谖:忘。⑦莹:晶莹。⑧弁:一种帽子。⑨箦:堆积。

赏读

全诗三章结构相同,表现手法相同。各章均以君子所居之处长满绿竹起兴,借助景物的清幽秀美,表现君子的文雅圣洁;借用景物的不断变化,写出君子日臻完美的过程。在刚一提到这位君子之后,首章便连用四个比喻直接表现君子的内在之美,用古代加工金石玉器的精细工艺来比喻君子在道德修养和学问探究方面所下的刻苦功夫。在写尽君子内在之美后又连续用四个排比句,赞叹君子的仪容风度。首章结尾二句,直接抒写自己难以忘怀的态度,从侧面完成了对君子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塑造。二章起兴和结尾与首章相同,中间部分则通过细致的静态描写,着重赞美君子外部形象的美好。以服饰的高贵华美,显示他仪容端庄,气宇轩昂。最后一章,承首章之意旨,借金、锡、圭、璧为喻,表现君子已修炼得炉火纯青,毫无瑕疵。并且选用倚车与人交谈这一细节,表现君子性格气质上的宽厚温柔,亲切和蔼,幽默风趣。

全诗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夸张等手法,通过铺排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君子进行刻画,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君子形象。

硕人--《卫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卫风》,据《左传》记载,是庄姜许嫁卫国,与卫庄公为妻,卫国人在迎亲时唱的一首赞歌。

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①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②。手如柔荑③,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④,

齿如瓠犀⑤。螓首蛾眉,

巧笑⑥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⑦镳镳⑧,

翟茀⑨以朝。大夫夙退,

无使君劳。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施罛⑩氵岁氵岁,

鱼亶鲔发发,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