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自然笔记
28528600000002

第2章 论自然本源(2)

“当一个人干渴时候,他用火把饮料送下。于是,就像我们提到牛只中的带头者,马匹中的带头者,群众中的带头者一样,我们说火是水的带头者。所以,孩子呀,你要明白这个枝干(身体)是从一个原因起头的,它不可能没有一个根源。

除了在水里头以外,它的根源还能在那里?而同样地,孩子,水也不过一个枝干,火才是它的根源。而同样地,孩子,火也不过一个枝干,“有”才是它的根源。不错,孩子,所有的一切造化,乃是根源于“有”,和以“有”为依归。

那么这三个精神(火、水和土),在变为人的时候,是怎样个别形成一体的三位呢?当一个人死时候,他的语言被心融并,生息被热(火)融并,而热被至高的“有”融并。

好啦,那就是精微的本质——所有存在的东西本身都在它里头。那就是道理。那就是本身。那就是你,首吠多迦陀。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书》第6部第8章4—7期第217—218页

(郁陀罗迦对首吠多迦陀说:)

“把这些盐放到水里,明天早上再来看我。”

儿子照父亲的吩咐做了。

父亲对他说:“孩子,把昨天晚上你放到水里的盐拿给我。”

儿子没办法找到,因它已完全溶解。

父亲说:“孩子,从表面舀一点水起来。怎样?”

“是咸的。”

“从中间舀一点水起来。怎样?”

“是咸的。”

“从底下舀一点水起来。怎样?”

“是咸的。”

“把水倒掉,再回来这里。”

儿子照父亲的吩咐做了,说:“盐是一直留在水里的。”

于是父亲说:“同样的,孩子,在这个身体里面你不曾察觉‘有’;可是它一直在那里。”

“现在,那精微的本质——所有存在的东西本身都在它里头。那就是道理。那就是本身。那就是你,首吠多迦陀。”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书》第6部第13章11—3节第227—228页

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有言从和合生,有言从时生,有言从世性生,有言从变生,有言从自然生,有言从微尘生。有如是等谬,故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又为已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

摘自(印度)龙树《中论》

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

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

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从业生,郁金梅檀等甚可爱乐,而内身形等与彼相违?以诸有情业类如是,若造杂业,感内身形,于九疮门,常流不净。为对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触,甚可爱乐。诸天众等,造纯净业,故彼所招,二事俱妙。此所由业,其体是何?谓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经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思已业者,谓思所作。如是二业,分别为三,谓即有情身、语、意业。如何建立此三业耶?为约所依?为据自性?为就等起?纵尔,何违?若约所依,应唯一业,以一切业并依身故。若据自性,应唯语是业,以三种中,唯语即业故。若就等起,亦应唯一业,以一切业皆意等起故。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是意业。思所作业,分为身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

摘自(印度)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

问曰:“四大是假名,此义未立。有人言四大是实有”。答曰:“四大假名故有。所以者何?佛为外道故说四大。有诸外道说色等即是大,如僧仕等。或说离色等是大,如卫世师等。故此经定说因色等故,成地等大。故知诸大是假名有。又,经说地种坚及依坚,是故,非但以坚为地。又,世人皆信诸大是假名有,所以者何?世人说见地、嗅地、触地、味地。又,经中说:“如地可见有触。”又,入地等一切入中,是人见色,不见坚等。又,人示地色、地香、地味、地触,实法有中,不可异示。又,大名义以遍到故,此相假名中说,不但在坚相中。又,说地住水上,是假名地住,非但坚住。又,说大地烧尽,都无烟炭。烧假名地,非但烧坚。又,以色等故,信有地等,非但坚等。又,井喻中说‘水亦见亦触’。若湿是水,则不得有二。所以者何?佛说五情不能互取尘故。又,佛说八功德水,轻冷软美,清净不臭,饮时调适,饮已无患。是中若轻冷软,皆是触入,美是味入,清是色入,不臭是香入,调适无患,是其势力。此八和合,总名为水。故知,诸大是假名有。又,因所成法,皆是假名,无实有也。如偈中说:“轮等和合故名为车,五阴和合故名为人”。又,阿难言:“诸法众缘成,我无决定处”。又,若人说坚等是大,是人则以坚等为色等所依。是则有依、有主,非是佛法,故知四大皆是假名。又,诸法中,有柔软细滑等,皆触入摄,坚等四法,有何义故,独得为大?又,一等四执,皆有过咎。故知,四大但是假名。又,实法有相,假名有相,及假名所能,后当广说。是故,四大非实有也。

摘自(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

依何等义立熏习名?所熏能熏各具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何等名为所熏四义?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此遮转识及声风等,性不坚住,故非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由此,如来第八净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唯异熟识具此四义,可是所熏,非心所等。何等名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熏。二有胜用。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被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若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能熏。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用及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如是能熏与所熏俱生俱灭,熏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藤,故名熏习。

摘自(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

有义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处界功能差别。世尊依此说诸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余所引证广说如初。此即名为本性住种。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世尊由此说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诸论亦说染净种子由染净法熏习故生。此即名为习所成种。……由此应知,诸法种子各有本有始起二类。然种子义略有六种。一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此遮常法,常无转变,不可说有能生用故。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此遮前后及定相离,现种异类互不相违,一身俱时有能生用。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虽因与果有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故但应说与果俱有。三恒随转,谓要恒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此遮转识,识易间断,与种子法不相应故。此显种子自类相生。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此遮余部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有因缘义。五待众缘,谓此要待众缘和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自然因不待众缘恒顿生果。或遮余部缘恒非无,显所待缘非恒有性。故种于果非恒顿生。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余部执色心等互为因缘。唯本识中,功能差别具斯六义成种,非余。外谷麦等识所变故,假立种名,非实种了。

摘自(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

太初之始,唯有自我存在,其他睁眼者并不存在。彼自思考:“我来创造万象世界吧!”

因此,世界被创造出来。天水、光明、死亡、地水等等。天水的世界在天的另一面,此天为基础。光明的世界在中间。死亡即属地界。地水在大地的下面。

摘自(印度)《他氏奥义》第1章第1、2首

风实为吞并者。火的熄灭归于风,太阳沉落归于风,月亮隐没归于风,水气干时也归于风。风实为一切万物的吞并者。此为神道说。

生气实为吞并者。人在睡眠时,语言、眼、耳、意皆归于生气。生气实为一切万物的吞并者。此为自我说。

宇宙万有归于风,生命诸感官归于气,二者皆为吞并者。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第4章第3首

问:“这个世界从何而来?”

答:“来自虚空。世间的一切生物都发生于虚空而又复归于虚空。虚空先于一切生物而生,虚空是一切生物的根基。”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第1章第9首

梵即太阳。此说教如下:

太始之初,唯“无”而已。此后有“有”,“有”生起。“有”化为卵,卵静伏一年而破裂,壳分为二,一为金,一为银。

银壳化为大地,金壳为天。卵外膜为山岳,内膜为云雾。脉管为江河,液汁为海。

此生者之源为太阳。当其出生时,喧哗呼声随之而大起,于是一切众生与一切欲念随生。

摘自(印度)《歌者奥义》第3章第19首

太初宇宙,混沌幽冥

茫茫洪水,渺无物迹。

由空变有,有复隐藏,

热之威力,乃产彼一。

初萌欲念,进入彼内,

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智人冥思,内心探索,

于非有中,悟知有结。

是诸光芒,横扫暗障;

彼居上耶?抑居下耶?

育种子者,具大力者,

自力在下,冲力向上。

谁真知之?谁宣说之?

彼生何方?造化何来?

世界先有,诸天后起;

谁又知之,缘何出现?

世间造化,何因而有?

是彼所作,抑非彼作?

住最高天,洞察是事,

唯彼知之,或不知之。

摘自(印度)《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首3—7颂

存在并且无因的(东西)是常住的。

这(极微或原子)的果是(其存在)的标志。

由于因存在,所以果才存在。

非常住是(对常住的)特殊否定状态。

(那种认为极微或原子非常住的看法)是无知的。

摘自(印度)迦那陀《胜论经》

〔跋达罗衍那:〕如果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物质要素)汇集起来(形成物体而)认为(梵)不是(世界根本目),那就不(正确了),因为如同奶(可以变成奶酪)一样(,梵自身亦可展开)。

而且,(梵创造时无需外部的帮助,)就如同神等在世上(进行创造)一样。

(反对派认为:如果梵转变为世界,那将会)产生(这样的情形,即:或者梵)整体(地转变),或者(梵部分地转变,而这又)与(圣典关于梵)无部分的论述相矛盾。(因此,梵不是世界的因)。然而(,梵是世界的因),因为(我们的理论是)圣典所言,(以圣典为)根本。

(梵是世界的因,)因为各种(创造)同样(可以)在个我中(出现),而且(也可在神等中出现)。

〔商羯罗注:〕在奥义书中,我们读到,各种创造(可)在同一个我的梦境中出现。而(个我)又不改变任何性质。……在世上同样可以看到,在神的那种场合中,……大象等的各种创造可不毁灭(神等的)特性而出现。与此类似,在同一梵中,可以有不破坏梵之本性的各种创造。

〔跋达罗衍那:〕(梵是世界的因,)还因为(其他派别)自己的观点(也有)缺陷。

〔商羯罗注:〕其他(派别)亦有同样的缺陷……。如(数论派的)“自性”是无部分,无限制,无特性的等,(但却)或为被创造物的因,而这被创造物则是合成的,有限的等等。

摘自(印度)商羯罗《梵经注》

〔跋达罗衍那:〕(数论派关于“自性”是世界根本因的)推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非精神物)形成(有秩序的世界是)不可能的。

(自性不是因,)还因为活动(不可能在自性中产生)。

如果(有人认为自性是自然活动的,)如同奶和水(对犊子和人的有益作用是自然发生的)一样,(我们的看法是:)即便在这种场合,(奶和水的作用也要依靠精神产生)。

(自性不是因,)因为不同于(自性的神我)不发生作用,(自性在创造时)无依赖(之物)。

而且,(自性)不能如同草等(变为奶)一样(自然而然地演变),因为(草变为奶这样的变化)在其他场合(如公牛吃草时)不出现。

即便(自性可自然演变这一主张)被承认,(自性依然不能是因,)因为(自性)没有(演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