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棣最有谋
28528400000051

第51章 重视科举,延揽人才——领导者身边要聚集一批智库

既然要大兴文治,那么,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朱棣深知自己周围武将充裕,然而文官却是寥寥无几,文治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整顿科举,招揽人才。毕竟只有身边有一大批文臣,才能将文治搞好。 为此,朱棣在文化事业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古代封建社会选举人才最重要的渠道就是科举,明朝也不例外。所以,朱棣对于科举十分重视,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朱棣下令在除北平以外的全国范围内举行乡试。自此形成了三年一乡试、会试的科举制度,并且从未中断过。 朱棣不仅十分积极的筹备科举,对于科举选士的结果也十分重视。永乐二年,礼部尚书李至刚向朱棣请示选士的数目时,朱棣还特地斟酌了一番,他先是问道:“洪武年间选士多少?” 李至刚则恭恭敬敬的答道:“每次不尽相同,最多的一次多达四百七十余人,最少的时候只有三十人。朱棣深知:洪武十八年之所以录用了四百七十二人,主要是因为当时科举制度已经被荒废的长达十五年之久,所以恢复之后的第一次取士自然会人数众多。如今,自己诛杀了不少建文旧臣,天下士人对于自己这个新皇帝不仅没有什么好感,而且还甚有敌意。 考虑到文官治国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博得天下读书人的好感和认可支持。朱棣决定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科举取士。如此一来,不仅能消弭士大夫对自己的敌对情绪,还能借此宣扬自己偃武修文的政治主张。 于是朱棣便对前来请示的李至刚说道:“朕初即位,取士姑准其多者。”在朱棣的旨意下,此次录取的进士多达四百七十二人,正好与洪武十八年录取的人数相同。后来,朱棣亲自对这些进士们进行廷试,并将一甲的前三名封为翰林编撰、编修,二甲五十一人封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制度是朱棣在科举方面的一大创举。庶吉士在朱元璋在位时就已经设立了,当时还不专属于翰林院。后来朱棣将其归入翰林院的专官员,形成了更为成熟的庶吉士制度。 “行令有志学古者各录其平日所作古文十五篇以上,限一月以里,投送礼部。”然后,礼部会将这些文章转送至翰林院,由翰林院的官员们负责筛选,并从中选出文采优秀的人,并确定复试的人员候选名单。复试的试题主要是由内阁和吏部拟定,而试卷的阅览评判工作则是由礼部负责安排。 一般情况下,庶吉士录取的人数为20到30人。人员选定之后,朝廷会专门派出资历高学问渊博的翰林,来充当这些庶吉士的老师,指导他们继续学习。庶吉士一般要在翰林院学习长达三年之久,毕业后,优秀者会留在翰林院担任编修等职,其余的一般会授予科道官给事中或者御史等。

朱棣所设置的庶吉士制度深受士人们重视,因为庶吉士出身的官员的升官速度往往要快于普通官员。对此,明史曾有这样的评价和记载: “成祖初年,内阁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翰林纂修,亦诸色参用。自天顺二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盖科举视前代为盛,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 庶吉士制度的形成,对科举制和文官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该制度也成为合租地招揽人才的重要渠道。 作为一国之君的朱棣十分有自知之明,他深知治国是需要大智慧的,单凭自己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便千方百计的延揽人才,为自己治国建立了一个水平颇高的智囊团。 除了选才,朱棣还注重培养人才,毕竟只会用才,而不培养人才,总会有一天会陷入人才枯竭的尴尬境地。朱棣在位期间大办教育,重修国子监,并在硬件建设上超过了官府衙门。为此,朱棣还特地吩咐工部大臣:“大学于国体甚重者,盖成贤才之地,视他官府,须坚致弘丽有加,尔尚书侍郎,亦频往督视。“ 硬件设施重要,软件设施更是不容忽视。为了使得大学教育的教材更加标准化,朱棣亲自下令命大学士解缙组织编撰《大学正心章讲义》等书,并将此作为大学教育的标准化教材。 千百年来,儒家一直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正统。所以在封建社会,但凡有识之士,尤其是读书人,大多尊崇孔家的儒学。朱棣虽然不算是一个地道的读书人,但是这点常识也是不缺的。如今自己想招揽才人,以期实现自己的文治,光有开科取士是不够的。如何得到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敬仰的效忠则显得更为的重要。 于是,聪明的朱棣便想到了拿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做文章。这可不是朱棣心血来潮,而是他谋划已久的文治之道。早在靖难之役,南下的过程中,朱棣曾带领自己的将士来到山东的孔孟之乡。朱棣为此还特地在军中下令:不得入境骚扰,此时朱棣便流露出了尊儒重教的思想。 为了征取广大的知识分子协助自己治理国家,朱棣于永乐四年导演了一场祭孔活动。一月初一早朝时,朱棣便向群臣宣布道:“孔子万世帝王之师,其道之在天下,载于六经,天下不可一日无生民,生民不可一如无孔子之道。朕将临国学,躬礼孔子,以称尊崇之典,所司其差吉日行之。“ 三月初一,朱棣穿着礼服,来到孔庙祭孔,并且行四拜礼。这在当时看来是超越常规的礼节,即使在祭孔之时,朱棣仍然不忘教诲身边的官员。祭孔完毕后,朱棣便前往太学视察教育情况。而且还特赐国子监祭酒胡俨等人坐讲,对于听讲的翰林儒臣以及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朱棣还专门赐座。 当天国子监中的儒臣将整个国子监围的水泄不通,毕竟这种礼遇在朱棣上台后是空前的。朱棣祭孔的举动着实感化了不少儒臣,后来翰林侍读学士胡广提及对儒臣的礼遇时,无不感激涕零。 朱棣为招揽人才所做的这一系列的举动确实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最终内阁的设立使得文官制度趋于完善,也真正实现了国家的文治。

对于一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来说,能够真正做到文治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自我挑战能力的。朱棣有政治远见,所有明白治国还要靠文治,所以从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始积极搜罗出色的文士,并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 任何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身边都聚集着一般能言善辩,谋略层出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对于一国君主来说尤其如此,历史上的名臣大多出于盛世之中,也就不难解释了。朱棣对人才的重视可以说几乎成为他政治上的核心,因为身为君主,他不必事必躬亲,但却必须会选才、用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君主组建智库的水平便反映出其治国的水平。历史上的开明君主都善于将自己变成一个人才的吸铁石,天下人才向之,必定会凝聚成超强的智慧集合,群策群力方能保证国运昌盛。然而,君主要想让自己对人才更有吸引力,光靠口头上的“求贤“是不行的,关键还要有高明的策略,朱棣就是善于把政策变成心音人才磁力的君主。 他借助科举、祭孔等一系列政策,将天下士人紧紧的团结在了自己的周围,他兴建太学,下令编纂教材,不断为自己的人才库添砖加瓦,从而形成了一个智库。也正是在这个智囊团的帮助下,朱棣才最终得以实现自己文治的目标,开创出永乐盛世的局面。

““谋国”术”借助智库力量成大业 朱棣一上台便下定决心要实行文治,大明朝疆域辽阔、子民众多,要想将其治理好,无疑需要大智慧。朱棣也是一个谦逊之人,他并没有自作聪明的以为自己的智慧足够治国,而是很理智的觉察到自己必须建立一个智慧仓库,然后借助这个智库来成就大业。于是,他大兴教育,增加开科取士的人数,甚至祭孔,最终他按照自己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智库,并在智库的帮助下实现了文治的目标。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人们常言说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说的就是智库的强大力量。所以,想在工作当中有大作为,不妨放下自作聪明的愚蠢,主动放下身段去结交有识之士,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智库,有了智库的支持,办起事青来自然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