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28516000000038

第38章 末日残阳(1)

六神无主的保卢斯在办公室不停地走来走去。此刻他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猛兽,头脑乱纷纷的,昔日矜持自信、坚定沉着的风度已荡然无存。曼施坦因认为,既然不同意贸然突围,又不同意投降,看来德军6集团军只好在斯大林格勒准备坟场了。希特勒用一把德国军人梦寐以求的元师节杖“行贿”。用它来换取保卢斯的忠诚,因为历史上还没有一位德国陆军投降过。现在他把一支手抢塞在保卢斯手里。

一、“指环”计划光芒四射

12月27日,希特勒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戈林为空军空运遭到惨败百般辩解;曼施坦因则打来电报指责意大利人溃退使他被迫停止“冬季风暴”而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则三番五次劝说希特勒撤军。

蔡茨勒报告了南方的形势,最后说:

元首,任何一个神智清醒的军人都可以看出,曼施坦因的救援行动已彻底失败。现在不仅仅要考虑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围的保卢斯的命运,更要关注整个战局面临的危机。苏军向罗斯托夫进军,使北高加索的德军处境危险。我们现在可以立即进行第二个尝试,下令撤出高加索。如果你现在不下令撤出高加索,我们不久就会面临第二个斯大林格勒。

这话似乎打动了希特勒,蔡茨勒以为他开始有些松动了。他知道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促使希特勒表示同意。

“好吧”,希特勒终于说道,“就这么办,你去发布命令吧!”

蔡茨勒马上离开房间,但并未走多远,就在希特勒的接待室里,他用电话下达了撤退令,另外还附加了一条规定:立即将此命令传达到各部队,马上开始撤退。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有意识的,不久便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

蔡茨勒驱车返回自己的司令部,路上用去的时间还不到半小时,但是一到达司令部就发现一个参谋在等着他,说刚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要他立即给元首回电话。

蔡茨勒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拿起听筒,要求接通希特勒。很快话筒里传来了元首的声音:

“关于从高加索撤军一事,暂不要采取任何行动,明天咱们再商议一下。”

蔡茨勒认为,这当然意味着要开始没完没了的拖延,又要拖到任何措施都来不及采取。事已如此,他说:

“我的元首,来不及了。我已在您的司令部把命令发出去了。现在已经传到了前线部队,撤退已经开始。如果收回命令将会引起严重混乱。我请求您一定要避免这样做。”

希特勒犹豫了一下,然后说:

“那好吧,就这样算了。”

希特勒是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尽管德军防线已千疮百孔,他还想着进攻。他规定A集团军群从高加索撤退时不可后撤太多,还要不时突击苏军;顿河集团军群要为解救第6集团军创造条件,某些关键地段,无论如何要死守;保卢斯集团军仍然留在斯大林格勒,等候来年春天德军卷土重来。

新年前夕,斯大林在莫斯科召开军事会议,审议歼灭合围圈中保卢斯集团军的“指环”作战计划。

“指环”作战在11月底就开始筹备了,后因曼施坦因刮起的“冬季风暴”而被迫推迟。12月底,苏军击退了曼施坦因的进攻,苏西南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在顿河中游又重创了意大利集团军。这样斯大林格勒下的德国第6集团军已无被解救的一丝希望,成了瓮中之鳖。有叶廖缅科、罗科索夫斯基、瓦图京以及炮兵上将沃罗诺夫,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副最高统帅朱可夫。

“指环”作战任务主要由顿河方面军承担,为此,苏最高统帅部将原属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2、64、57集团军也划归顿河方面军。今天的会议首先听取罗科索夫斯基汇报。

罗科索夫斯基中将身材魁梧,淡蓝色的眼睛闪着机智的光芒。这时他站在会场前方,压抑着内心激动,对斯大林格勒的作战态势及被围德军动向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侦察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判断,第一,保卢斯的军队虽然已穷途末路,面临着粮食、弹药和燃料的不足,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会主动放下武器投降。第二,被围德军兵力还有20多万,他们盘踞在170公里的地盘负隅顽抗。这一带多为丘陵地形,有许多断崖陡岸的小山谷,居民点星罗棋布,易守难攻。下面我着重谈一下我军的对策。

罗科索夫斯基才思敏捷,他没有看桌上摊开的地图,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态势和走向,他早已研究透彻,说起来滔滔不绝,语气中流露着一种强烈的自信:

“这个计划是由大本营副代表沃罗诺夫同志帮助我们制订的,同时听取了集团军司令员的想法。我军的防线是:在市内沿河区由第12集团军防守,北面是第66集团军防区,与朱可夫第62集团军相隔5公里,接着是第24集团军防区。西部地段由第65和21集团军共同防守;南部是第57和64集团军。我军从四面八方把保卢斯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再看德军,其阵地呈鸡蛋形,几十万人缩成一团,攻北南救,攻南北援,能从四面机动兵力,其核心在卡尔波夫卡、马里诺夫卡、德米特里耶夫一带。

我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应放在哪里呢?从北面突击,不行。保卢斯早在8月份就从此地突向伏尔加河,那里工事坚固,防守严密。南面也只能作配合性的辅助突击。我们计划从西面沿韦尔佳奇、大罗京什卡、古姆拉克、戈罗季谢一带,从第65和21集团军的相邻翼侧实施猛攻。”

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大家都沉浸在思索中。

斯大林吸着烟斗,注视着大家:“5个月的血战,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终于迎来了总攻。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华西列夫斯基,你对计划有什么意见?”

“我看不错。敌人现在已龟缩一团,如果只从一个方向或从外面零打冲破,既费时伤亡又大。顿河方面提出中间突破,大胆穿插,把围困中的德军切割成一股股,使他们群龙无首,迅速瓦解。”

斯大林回头看朱可夫:“你有什么建议吗?”

朱可夫道:“总的设想不错,只是我担心主要突击力量是否是以撕开敌人防线,还有主攻和助攻如何配合?”

“对,敌人阵地已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虽已面临绝境,但狗急跳墙,垂死之敌不好对付。”

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已见,出谋献策。

最后,斯大林集思广益,对“指环”作战作了重大修改,以命令形式下发给顿河方面军:

你们提交的“指环”计划的主要缺点是:主要突击和辅助突击方向不够集中。两股突击力量不可能会师,以致使人感到战役胜利的把握不大。

按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意见,战役第一阶段,你们的任务是分割和消灭克拉夫措夫、巴布尔金、哥里诺夫卡、卡尔波夫卡地区内被困敌军的西部集团,使我军的主要突击从德米特里耶夫卡、一号农场和巴布尔金地区转向南方的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地区,而第57集团军的辅助突击从克拉夫措夫、斯克利亚罗夫地区接应主要突击,这样两支突击力量应在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地区会师。

与此同时,应该组织第66集团军经奥尔洛夫卡向“红十月”居民区方向实施突击。第62集团军也实施突击,为了接应他们的突击,以使两军会合,这样便可将工厂区的敌人同敌主要集团拦腰切断。

在总结第一阶段战果的基础上,请于1月9日前将战役第二阶段的计划经总参谋部呈报上来。

沃罗诺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接到大本营命令后,立刻修改了计划。1月4日,计划被批准。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苏军由西向东突击,支解被围德军。消灭包围圈西南突击部德军为战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苏军继续分割被围德军,将其各个击破。

“指环”作战定于1月10日开始。为避免不必要流血,炮兵司令沃罗诺夫上将和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在进攻前两天向保卢斯发出最后通牒:

德军第6集团军保卢斯上将并副司令官:

德军第6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各兵团及其配属的加强部队从1942年11月23日起,已陷入完全包围之中。

红军已把你们围得水泄不通。从南和西南面挽救你们的曼施坦因集团已被击溃,其残部正向罗斯托夫撤退。给你们运送少量食品、弹药的德军航空兵也遭到红军猛烈炮火的袭击,已无法完成空运任务。你们被围部队忍受着饥饿、疾病和严寒折磨。作为司令官,你非常清楚,突围已不可能.抵抗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投降,才是出路。

倘若你们拒不投降,我们红军和红军空军将全歼你们,一切后果由你们承担,特此警告。

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炮兵上将沃罗诺夫 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

1月8日清晨,顿河方面军司令部参谋斯梅斯洛夫少校作为军使,在翻译佳特连科大尉协同下,穿越德军阵地,将最后通牒交给了前沿德军军官,让他转交保卢斯本人。保卢斯接到苏军最后通牒,立即召集集团军各军军长商议。

四面楚歌中的德军将采取什么对策呢?

二、拼死抵抗

12月初,苏联最高统帅部就开始进行“指环”战役的准备,要彻底歼灭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后来,当曼施坦因要解救保卢斯时,斯大林接受华西列夫斯基的建议,“指环”计划暂缓实施。苏军虽把主要力量用来对付对外正面,但对内的封锁却越来越严,包围圈收缩得越来越紧。

粉碎曼施坦因顿河集团军群进攻的同时,“指环”战役的准备仍在进行。

德国在斯大林格勒地区修建了大量飞机场,这些飞机场可以容纳大量飞机。在12月之前,苏军对空中封锁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认识。航空兵和高炮火力之间没有建立严密的协同作战联系。战争是一所大学校。到11月底,斯大林关于掌握制空权的指示逐渐被大家理解。可是,敌人还有5个完整的机场。

11月底,德国第6集团军刚被包围,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红军空军司令员诺维科夫中将下达命令,组织空中封锁,不让保卢斯得到空中支援,“要把消灭敌军运输机当作一项主要任务。”其实,不只是运输机,希特勒有时还把轰炸机当运输机使用,去给保卢斯运送物资。

与德国运输机的战斗在几个地带上展开。

在合围对外正面以外地带是第一地带,由空军第17集团军负责。12月底,空军第8集团军也加入进来。空中侦察机只要一发现有大批敌军运输机出现,苏军的强击机和轰炸机就立即猛烈突击。对德国运输航空兵的主要基地塔秦斯卡亚机场,当然是一有机会就组织力量去轰炸。这个机场后来的结局众所周知,它被巴达诺夫的坦克军捣毁。

西南方面军航空兵飞不到的德军航空兵基地,则由远程轰炸师去进行攻击。

合围对外正面和对内正面之间是第二地带。空军第8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的歼击机负责对付敌军的轰炸机,对地面的红军部队进行支援。

合围地区外缘,是第三地带。苏军的高炮部队严密地监视着空中。

最后是第四地带,也就是合围地区。敌人的运输机不仅受到空军第16集团军的空中拦截,还受到苏军地面远程大炮的射击。

德军的运输机要穿过苏联空军设下的这层层空中封锁谈何容易。戈林向希特勒许诺,建立一条“空中桥粱”每天给保卢斯运送300至500吨物资,而实际上第6集团军每天至少需要946吨食品、弹药和燃料。11月时,德国航空兵每昼夜只能运送50吨,12月,德国空中力量得到加强,每昼夜运送量最高时也不过105吨。此后,一直到保卢斯集团被歼灭,每天的运输量没有超过60至80吨。有一些在运送途中就被苏联航空兵报销了。真正能运到的微乎其微,对保卢斯只是杯水车薪。

12月,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数百架运输机被击落。苏军在对外正面的作战,使德军航空兵的运输力量受到削弱。原来敌空军基地到第6集团军飞机场的距离是200公里,后来延长到300公里,最后到了450公里。

苏军的空中封锁非常有效。敌人在地面和空中损失了1000多架飞机。保卢斯从空中得到补给的指望越来越小,最后终于化为泡影。而如果从11月19日算起,到12月底,德军共损失飞机3000架。“空中优势”已不存在。

敌人的“空中桥梁”没有建立起来;来解围的部队又被赶得越来越远。歼灭保卢斯集团的时机越来越成熟。

一切都早在计划之中。

12月19日,斯大林发出训令:“调沃罗诺夫同志到斯大林格勒和顿河方面军所在地域,协助华西列夫斯基消灭斯大林格勒的被围敌军。作为大本营的代表和华西列夫斯基的副职,沃罗诺夫同志要在12月21日前,把突破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敌军防御和在5至6天内将其歼灭的计划报告大本营。”

沃罗诺夫协同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作战的使命,结束了。

沃罗诺夫上将接到命令后,于当天立即赶到顿河方面军司令部。这时华西列夫斯基正全力指挥击溃曼施泰因的战斗。

沃罗诺夫和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及参谋长马利宁少将开始制订战役完成阶段的详细计划。

本来,按照最早制定的“指环”战役计划,歼灭保卢斯集团的战役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和叶廖缅科上将共同指挥。可是在12月底,在国防委员会开会讨论今后的行动时,斯大林提出了新的建议。

“粉碎被围敌人的工作应交给一个人领导。现在有两位方面军司令员在指挥,妨碍工作的进行。”

这一建议得到出席会议的国防委员们的支持。

最后肃清敌人的任务交给哪位司令员呢?“斯大林问。

有人建议交给罗科索夫斯基。

你怎么不吭声?”斯大林问朱可夫,“是没有意见吗?”

朱可夫回答:“我认为两位司令员都称职。如果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拨归罗科索夫斯基指挥,叶廖缅科将会感到委屈的。

斯大林打断朱可夫的话。”现在不是谈论委屈不委屈的时候。“他命令朱可夫打电话给叶廖缅科,宣布国防委员会的决定。

这样,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2、64和57集团军拨入顿河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承担了歼灭被围敌军的全部任务。不久,叶廖缅科领导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名为南方方面军去进攻罗斯托夫的德军。在顿河中游溃散的敌人正往那里集结。作为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叶廖缅科是识大局的。消灭溃散之敌也是很重要的任务。但他毕竟有些难过。

攻下斯大林格勒也确实已是迫在眉捷。在科捷尔尼科沃反击彻底破产后,德国大本营认为它的主要任务已不是解救保卢斯,而是让保卢斯尽量拖延时间,牵制住苏军。希特勒想赢得更多的时间,以便从高加索撤退部队和其他战线上调动兵力,建立能阻止苏军反攻的”南方“集团军的新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