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护理学
28511000000022

第22章 骨外科护理(2)

(3)胸段损伤:除有双下肢的痉挛性瘫痪和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外,胸6以上损伤,可出现呼吸困难,脊髓休克期中可出现交感神经阻滞综合征,即血管张力丧失、血压下降、脉搏徐缓、体温随外界的温度而变化。

(4)腰骶段损伤(L1~S2):也称腰膨大损伤。表现为双下肢弛缓性瘫痪,提睾反射和膝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存在。

(5)脊髓圆锥(S3~5)及马尾神经损伤:脊髓圆锥内有泌尿中枢,损伤后大小便失禁,出现马鞍状感觉障碍区,建立反射性膀胱较困难。因马尾在椎管内活动性较大,故损伤多为不完全性,双下肢大腿以下呈弛缓性瘫痪,感觉障碍不对称,括约肌和性机能障碍不明显。

三、护理

1.护理原则

解除压迫防止继发性脊髓损害。

避免瘫痪肢体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防治并发症。

2.护理措施

(1)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

帮病人选择正确的应对机制,组织病人参加娱乐活动,增加其进行功能锻炼的兴趣和信心。

(2)满足病人营养需要

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多饮水。

(3)防止关节畸形

注意肢体运动、感觉的变化,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和过展,定时被动活动和按摩,鼓励病人做自主运动。

(4)预防肺部并发症

呼吸衰竭和呼吸道感染是颈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定时翻身,定期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促进肺膨胀和排痰。必要时吸痰甚至气管切开。

(5)维持正常体温

颈髓损伤时,病人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能力,常出现高热或体温过低。可行物理降温和升温法,有条件应安装空调。

(6)预防泌尿道并发症

①脊髓休克期:伤后早期膀胱感觉、运动功能消失,积尿无法排出 ,故一般伤后留置导尿管并持续开放,使膀胱休息,减少膀胱壁损伤,按保留尿管常规护理。5~7天后间歇放尿,或 间歇无菌导尿 ,并同时进行简单的膀胱训练,如令患者增加腹压和/或适当的压迫膀胱等。

②脊髓休克期过后进入恢复期(4~8周)

脊髓不完全损伤者,膀胱功能逐渐恢复。

脊髓完全损伤者,膀胱功能不能恢复,排尿只能由脊髓排尿中枢和膀胱壁上的自主神经来完成,形成不同类型的膀胱。

反射性膀胱:损伤在膀胱中枢(脊髓圆锥部分,S2~S4)以上,膀胱的排尿反射弧未受损伤。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膀胱壁上感受器,经反射弧达脊髓排尿中枢,引起膀胱肌收缩,括约肌开放,完成一次排尿动作。

自律性膀胱:损伤在脊髓圆锥或马尾,破坏排尿中枢和反射弧,排尿只能靠膀胱壁内不足以引起有力的排尿肌收缩的自主神经完成。因此排尿动作必须依靠腹腔内压力和腹壁肌肉的收缩来完成。须按压腹部或叩击下腹部以帮助排尿。

此期对膀胱训练很重要,错过这个时期膀胱就会停留在不完全恢复阶段。部分病人间歇导尿,按间隙导尿的护理常规护理。

③慢性期(8~16周)

定期复查残余尿量、尿常规、中段尿细菌培养和尿动力学检查等。

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就要学会自我导尿。

特别应注意植物神经反射亢进症状,此常为代偿尿意。发生于T5以上损伤的病人, 颈髓损伤多见。表现为突发性恶性血压升高、前额出汗、面色潮红、鼻塞并伴有头部跳痛。如不加控制可导致脑出血和心肌梗塞。

处理:(a)迅速抬高床头并测血压;(b)检查膀胱引流系统,打开水止,检查尿管是否扭曲,尿袋是否过满,迅速排除阻塞;(c)如上述检查未发现问题,则缓慢冲洗膀胱,冲洗量不超过30mL,以测试尿管是否堵塞,如堵塞立即更换;(d)如为间歇导尿,要检查膀胱是否过度膨胀,并询问最后一次导尿时间,及时排空膀胱;(e)有便秘者,先置入少量润滑剂,然后缓缓将大便掏出。

(7)预防压疮

定时直线翻身是预防的关键。可局部按摩,使用棉圈和气垫等,有条件者可使用特殊病床(如电动旋转床、气垫床和水垫床等)。

§§§第三节 常见关节脱位的护理

一、概述

关节脱位: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关节半脱位:骨的关节面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

二、临床表现

症状:患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

畸形:移位的关节端可在异常位置摸到,肢体可变长或缩短。

弹性固定:脱位后由于关节周围韧带及肌肉牵拉,使患肢固定在异常位置,被动活动时感到弹性抗力。

关节盂空虚:脱位后可在体表摸到关节所在的部分空虚感。

二、肩关节脱位

1.概述

肩关节容易发生脱位 ,前下脱位最多见 ,好发于青壮年。

肩关节脱位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当跌倒时手掌撑地,上肢外展、外旋,使关节囊前方破裂,肱骨头滑出肩胛盂而脱位。可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2.临床表现

患肩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病人的三角肌塌陷,关节盂空虚,关节盂外可触及肱骨头,并可出现典型的方肩畸形 ,搭肩试验(Dugas法)阳性 。

3.处理方法

复位:常用手牵足蹬法(Hippocrates法)。

固定:将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位,屈肘90°,前臂用三角巾悬吊固定3周。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应延长1~2周。

功能锻炼:解除固定后鼓励病人主动锻炼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

三、肘关节脱位

1.概述

多数由间接暴力所致。病人跌倒时肘关节位于伸直位,手掌着地,尺桡骨近端脱向肱骨远端后方,形成常见的后脱位。

2.临床表现

肘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肘关节呈半屈曲状,尺骨鹰嘴明显向后突出,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

3.处理方法

复位:多手法复位,失败者切开复位。

固定: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位3周。

功能锻炼:解除固定前活动手指与腕关节。解除固定后尽早练习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

四、髋关节脱位

1.概述

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低 ,按股骨头的位置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多见。下面仅详述后脱位。

当髋关节屈曲或屈曲内收时,暴力从膝部向髋部冲击,使股骨头穿出后关节囊。弯腰工作时,重物击中腰骶部,也可引起后脱位。

2.临床表现

患髋疼痛,活动障碍。患侧下肢呈内收、内旋、屈曲、缩短畸形,臀后隆起,大转子明显上移。

3.处理方法

复位:手法复位有提拉法(Allis法)、旋转法(Bigelow法)和悬垂法(Strimson)。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骨折者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持续皮牵引3~4周。

功能锻炼:卧床期间作股四头肌舒缩运动,以后开始患髋各方向锻炼。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是在 椎间盘退行性变 的基础上 经受外力 而引起的,与遗传、人种等也有一定关系。

髓核突出的病理形态,一般分为 隆起型 、破裂型 和 游离型 三种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两间隙发病率最高,占90%~96%。常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比例为6:1,20岁以下者约占6%,有外伤史者占60%~70%。

临床上一般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旁中央型和中央型两种。前者居多,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疼和根性放射疼(即坐骨神经痛);后者突出可压迫马尾产生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临床表现

1.腰痛:大多数病人先有腰痛,然后逐渐出现坐骨神经痛;少数病人始终只有下肢放射痛。

2.坐骨神经痛:典型疼痛起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外侧放射至小腿后外侧及足趾。患者常可指出确切的放射线路,咳嗽、喷嚏或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

3.马尾神经受压:中央型突出的间盘可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

4.脊柱侧突:绝大多数病人有腰椎侧突,如间盘突出位于神经根的腋下,腰椎凸向健侧;当位于神经根肩部时,则凸向患侧。

5.反射、感觉、肌力:根据突出的间盘不同,多出现相应反射、感觉和肌力改变 。

6.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至60°以内即出现下肢放射痛为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约90%以上呈阳性。

三、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可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一般卧床3~4周后戴围腰下床活动,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酌情进行腰背肌锻炼。此法可消除机械性负荷,使突出间盘和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减轻或消退,从而缓解疼痛。

(2)骨盆牵引:可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隙略为增宽,使早期突出的间盘部分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牵引重量一般在20kg以内,可持续或间断牵引。卧床或行骨盆牵引者,提供生活护理。

(3)理疗 热敷、推拿、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也可缓解疼痛。

(4)疼痛明显者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扶他林25mg,每日3次。

(5)腰背肌锻炼:急性期(2周)后开始,并带腰围下地活动。腰背肌锻炼可依病人年龄、体力不同而异,由简及繁,由轻渐重。

2.手术前后护理

(1)术前:教会并鼓励病人进行腰背肌锻炼,欲行植骨术者锻炼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限制。术前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病人卧硬板床,术后饮食无禁忌。

①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引流、伤口、双下肢感觉和运动情况等。

②轴线翻身:至少每2小时1次。 方法:翻身时保持脊柱平行,严防扭曲。可让病人双手抱胸前,双腿屈曲,然后帮助翻身到辅助翻身者自己这一侧。

③功能锻炼:术后当天开始直腿抬高练习,3天后开始腰背肌锻炼。

④下床活动:单纯性间盘切除术后3天可下床,带腰围活动3个月。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3周后戴支具下床。

⑤出院指导:行走和外出时佩戴腰围;平日加强腰背肌锻炼 ;卧床时取床头高30°,同时轻屈膝位有利于减少脊柱前凸,缓解背肌痉挛; 纠正不良姿势,如拾物时应屈膝下蹲,起床时应 侧身坐起 等,增加自我保护知识。

§§§第五节 颈椎病的护理

一、概述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