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她的下属总会在某一个繁忙的下午突然收到一张上面写着诸如“你辛苦啦”、“你干得非常出色”之类的小卡片,或一张精致典雅的卡片。而在她丈夫生日的那一天,她总会努力举办一个家庭小舞会,而且是一个人事先布置好,就这样,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她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却给他人送去了一份又一份快乐。
她对这一做法,饶有兴趣地解释说:“大家的节奏都那么快,大部分人都忘了一些最基本的问候,都认为这些是不足轻重的小细节。其实正是这些细小的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不那么紧张,那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做得更好些呢?”
她又说:“一份小小的问候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挚和诚意,使他人感到温暖。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和交流,而这些细小的方面是最能体现出你的那一份心意的。这是对我个人形象、风度的一个最佳传播,当她们看到那张卡片的时候,就一定会想起我,而且在她们心中隐含着对我的那一份谢意,会使她们更认为我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她们总会想到我好的地方,不会注意我的缺陷。”
显然,奥尔布赖特的这一番言论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不一定非要在大事中才能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之中更能体现你的友善,反映你的“情感智力”。
既懂得工作的重要,也深信生活的乐趣,随时把心中最真诚的愉悦带给大家,这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要诀。
那么,怎样去开发自己的“情感智力”(情商)呢?第一个提出“情感智力”的人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萨洛韦,他认为应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能充分认识自己的情感,具有理解自我及心理直觉感知的基本能力。
2.自身动机,这是一种使其情感专注的能力。
3.控制自己的情感,这是使其感受力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
4.情感归向,或者称对他人情感的感知,这种对他人的关注导致利他主义。
5.掌握好人际关系,具有与他人交往的才能。
真心相待,人缘就是效益
好人缘是一笔财富,一笔难得的财富。成功需要有好的人缘,没有好的人缘,做事办事不顺,让你烦恼;没有好人缘,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或是你的成功太渺茫,成功的机会很少;没有好的人缘,你处理事情很难。有了好人缘,一切都好办,没有做不好做不成的事情。事在人为,成事靠人缘!那么怎样才能有好的人缘,让你成功的机会更大,少走些弯路,尽快走向成功呢?
◎密切合作
好人缘的得来不是靠阳奉阴违的周旋,要靠与人相处的真心相待,信任与合作,是建立好人缘的关键。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堪称与人合作的典范,他重要的成果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是他与密耳斯密切合作的结果。1942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就对电荷守恒与规范不变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电磁本身的结构可由规范不变性这单一的要求所惟一地确定这一事实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研究生期间,接触到一些新的理论与实验之后,他又试图发展他的想法:把规范不变性推广到其它守恒上去。
为了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杨振宁倾注了12年心血。可后来,当他碰到密耳斯之后,他却无私地把自己的思想告诉这位素昧平生的同行,当时的密耳斯只是一名研究生,只因二人兴趣相同,便一同投入到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的研究中去,密耳斯也为杨振宁的真诚与慷慨所感动,他们密切合作,各取所长,很快在关键问题上获得了突破,于是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诞生了,杨振宁在科学界又多了一个真心相助的朋友。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只凭个人的能力是办不了大事的,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强弱往往又决定了你能办成多大事,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所以说,好人缘,是借力办事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你乐于助人吗?如果你乐于助人,你会有很好的收获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的时候,你需要帮助别人;有的时候,你需要别人的帮助。人生无常,天有不测风云,可能祸不单行。这时的你就要乐于助人,你才会无所顾忌。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有一次,他叫他的食客去收租,可是,这位食客不但没有收回租,反而把他的租票给烧了,给孟尝君买回了“义”。后来孟尝君被罢官回家,很多老百姓来迎接他。他流泪地对他的食客说:你为我买来了买不到的东西。
◎懂得感激
感激别人是你的本身所具有,你会用吗?一个人总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不可能不感激别人。有个故事:一个学生,在没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伸手帮助有难处的同学,被帮助的人,很感激他。后来,他们毕业后,都有了工作,可是有个人,就是帮助别人的人遇到了困难,而这时,那位被帮助的人,在他最需要时候,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帮他度过了难关。因为当初得到帮助时,他感激不已,心怀回报的念头。这叫人际关系的“同频共振”现象。不要不理睬帮助你的人,不要遗忘别人对你的帮助。
许多人吝于帮助别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或处理自己难以处理的事情的时候,都希望别人能想象自己的处境,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可是却不那么容易遂愿。所以,平时要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多给别人帮助,这样你就会处世顺心,没有烦恼,遇到困难也不怕了。
双赢式竞争比互损性竞争好
社会充满竞争,你在职场也好,还是在商场也好,最低风险的竞争是双赢式的。人与人相处,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只会陷入窝里斗。双赢式竞争也叫竞争式合作,这是最高明的处世。
双方看似水火不相容,竭尽全力火并,目的却不是打垮对方,而是相互激发,相互利用,以便共同做大市场,进而达到共同占领市场的目的。比如世界两大名牌饮料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双方斗了多年,从国内打到国外,从20世纪打到21世纪,却谁也没有打垮谁,双方的实力反而越来越壮大。只不过,“混龙闹海,鱼虾遭殃”,相当多的小牌饮料在它们的火并中失去市场,甚至销声匿迹了。
台湾统一集团和顶新集团的方便面大战,也是合作式竞争的典范。
20世纪90年代,台湾顶新集团瞅准大陆方便面市场群龙无首的空档,强力杀进大陆市场,推出一种价廉物美、汤料香浓的方便面——“康师傅”。在大规模的广告轰炸下,“康师傅”很快就变成一种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这时,统一集团看到了大陆方便面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大举杀进。它以“康师傅”为主要竞争对手,却刻意强调自身的特色。“康师傅”走“平民化”路线,“统一面”却以“贵族”身份出现,注重包装的档次和品位。
自此,双方轮番进行广告轰炸,看似双方在激烈交火,实质上挨炸的却是大陆原有的厂家。两强相争,一举垄断了大陆方便面市场。而许多原本很不错大陆方便面品牌,却自然消失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对手的存在而存在。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思考如何将坏结果强加给对手,更要考虑如何从对手那里得到好处。这也处世,即人际交往需要思考的。
很多专家认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要想成功并且感到身心的愉快,就要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的环境,提高自己的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形象意识、敬业意识和学习意识,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尤以竞争合作意识、角色转换意识和学习意识最为重要。
有人问我,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你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却有人试图把这份功劳归为己有。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我列出了下面几种方法供他参考:
◎用短信澄清事实
写的信不能有任何坏的影响,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在短信的最后要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加强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夸赞对方,重申自己的作用
对这同事独一无二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这种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需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如果着眼于事物的积极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方设法要干出最好的工作,而且他(她)对要做的事情有独到的看法,也许会有助于你解决这个可能很棘手的问题。
◎退出争夺战
初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对某些人来讲,这或许是最好的。你应该问一问你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独自拥有想出这个点子的名誉?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你正要接受一次重要的提升,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除了“原则问题”之外其他并无妨碍。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明智之举,是上上之策。
最好的人际关系状态,是人与人真诚相处、友好合作。无论什么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达到这种恰到好处的效果或者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