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yīnɡ②怜lián③屐jī齿chǐ④印yìn苍cānɡ苔tái,
小xiǎo叩kòu⑤柴chái扉fēi⑥久jiǔ不bù开kāi。
春chūn色sè满mǎn园yuán关ɡuān不bú住zhù,
一yì枝zhī红hónɡ杏xìnɡ出chū墙qiánɡ来lái。
诗文翻译
大概是主人太爱惜自己的青苔了,担心游人的木屐会把它们踩坏,所以我轻轻地敲了柴门好久都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天景色早已关闭不住,瞧,那一枝红杏花已早早地探出墙来了。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人。本姓李,祖籍建安(今属福建省),后为叶氏后嗣,遂改姓。是南宋中期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
字词注释
①不值:没有遇到。指没有遇到小园的主人。②应:应该,这里是猜测语气,意思是大概是。③怜:爱惜。④屐齿:木底鞋下的两道高齿。⑤小叩:轻轻地敲。⑥柴扉:用柴草木条编织的门。
游园不值·叶绍翁
前虚后实,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把浓郁醉人的春意写足。“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的并不光是园中美丽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强大生命力,写出了一片盎然春意。诗中“红杏”还暗喻小园主人,他虽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好品德,名声在外。后二句富有哲理性,说明一切新生的事物是压抑不住的,总是会冲破旧的束缚,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诵读指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文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既形象又富有理趣。一、二句紧扣题意,写久敲园门未开,没有能进入园内。诗中不说主人不在,而猜测是主人怕园中的苍苔被游人踏损,破坏了园中的景色。这就突出了园中苍苔的美以及园中环境的幽静,短短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善解人意的品格,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后两句,写在园外所见到的一枝出墙红杏,通过想象,使人感受到园中万紫千红的春色。
墨mò梅méi①
元yuán·王wánɡ冕miǎn
吾wú家jiā洗xǐ砚yàn池chí②头tóu树shù,
朵duǒ朵duǒ花huā开kāi淡dàn墨mò痕hén③。
不bú要yào人rén夸kuā好hǎo颜yán色sè,
只zhǐ留liú清qīnɡ气qì④满mǎn乾qián坤kūn⑤。
诗文翻译
我家的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那朵朵开放的梅花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它不用鲜艳的色彩求得人们对它的夸奖,只求那清香气味久久留在天地之间。
作者简介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末诗人,著名画家。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一面放牛,一面自学,终于成名。晚年归隐九里山,以卖画为生。他擅长
字词注释
①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③淡墨痕:淡淡的墨水点染出梅花花瓣的痕迹。④清气:清香的气味。引申为做人要清白,操行没有污点,一身正气。⑤乾坤:天地,人间。
墨梅·王冕
画墨梅,其画神韵秀逸,且常在画中题诗,相得益彰。其诗多写个人志趣,语言质朴,不拘常格,在元诗中独具特色。有《竹斋集》。
艳丽而博得称赞,而要画出的只是梅花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胸怀,表现了他那孤傲的性格。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物喻人,诗、画、人融为一体,出神入化,让人耳目一新。
开头两句由洗砚池写到梅花的淡墨色彩,联系自然,很有趣味。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气”,一语双关,暗喻纯洁的人品和高尚的情操。“不要人夸”,也怕人夸,因为一旦人夸,就意味着与他人同流。而他追求的是一生保持自己的节操。画中墨梅的风格、气质,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这首诗说明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
诵读指导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shí灰huī吟yín
明mínɡ·于yú谦qiān
千qiān锤chuí万wàn凿záo①出chū深shēn山shān②,
烈liè火huǒ焚fén烧shāo若ruò等děnɡ闲xián③。
粉fěn骨ɡǔ碎suì身shēn浑hún④不bú怕pà,
要yào留liú清qīnɡ白bái⑤在zài人rén间jiān。
诗文翻译
石灰石经受了千万次的锤击开凿才从深山里采掘出来,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
即使粉身碎骨,它们也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廉洁奉公,正直不阿,他的诗作内容一方面是关心人民疾苦,反对侵略战争;另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坚贞的情操。其语言简洁明白。有《于忠肃集》。
字词注释
①千锤万凿:锤,用锤子打击。凿,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非常艰难。②出深山:意思是说石灰石是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③等闲:平常。④浑:全,整个儿。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人的高洁品格。
石灰吟·于谦
无私奉献精神,来抒发自己以身报国、不谋私利的情怀,最后一句借石灰的清白,表明自己为国为民建功立业,要坚守洁白无瑕的志向。这首外表句句写石灰、内在字字写自己的咏物诗,成了托物言志的典范之作。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它借咏叹石灰石粉身碎骨留取清白的品格,来抒发自己的高洁志向。起句写石灰石历经千锤万凿,才得以问世,比喻自己的文才武功是长期修养而成的。次句借石灰石在烈火中经受冶炼的情景和“若等闲”的从容不迫,暗喻自己面对险恶的宦海仕途,能镇定沉着经受考验,坚持高洁的品行。第三句用石灰在使用过程中的必然结局和
诵读指导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zhú石shí①
清qīnɡ·郑zhènɡ燮xiè
咬yǎo定dìnɡ②青qīnɡ山shān不bú放fànɡ松sōnɡ,
立lì根ɡēn③原yuán在zài破pò岩yán④中zhōnɡ。
千qiān磨mó万wàn击jī还hái坚jiān劲jìnɡ⑤,
任rèn尔ěr⑥东dōnɡ西xī南nán北běi风fēnɡ⑦。
诗文翻译
竹子紧紧咬住青山坚硬的岩石不放松,竹根原本就扎在岩石的裂缝中。
经历了千万次磨炼,竹子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吹刮也依然坚劲不屈。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市)人。清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善画兰竹,也
字词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这是他题自作的竹石画的诗。共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②咬定:这里是说竹子牢固地生长在青山的岩石之中,就像咬住一样。③立根:生根、扎根。④破岩:山岩的裂缝。⑤坚劲:坚韧挺拔。⑥任尔:随你,你即指代“东西南北风”。任,任凭。⑦东西南北风:比喻各方面来的困难、阻挠和打击。
竹石·郑燮
工书法,善作诗。他的诗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生动,作品多反映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有《板桥全集》。
说明它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仍坚忍不拔,不管刮什么样的歪风、邪风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风格。这实际上是通过对竹子的赞美来表现人的崇高的精神美,体现自己刚直不阿的个性。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顽强而又执著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
诗的前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赞美劲竹的内在精神。“咬”字非常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第二句表明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无过高要求,展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赞美竹子在恶劣环境下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
诵读指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所suǒ见jiàn①
清qīnɡ·袁yuán枚méi
牧mù童tónɡ②骑qí黄huánɡ牛niú,
歌ɡē声shēnɡ振zhèn③林lín樾yuè④。
意yì欲yù⑤捕bǔ鸣mínɡ蝉chán,
忽hū然rán闭bì口kǒu⑥立lì⑦。
诗文翻译
放牛的孩子悠然地骑在牛背上,他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忽然看见树上一只鸣叫的蝉儿,想捉住它,便停止唱歌,悄悄地站在树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清中叶著名诗人,写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自成一格。有《小苍山房集》等。
字词注释
①所见:所看到的。②牧童:放牛的孩子。③振:回荡,回响。④林樾:树荫,这里指茂密的树林。⑤意欲:心里想要。⑥闭口:停止唱歌。⑦立:站。
所见·袁牧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这首诗成功地捕捉到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从牧童放歌到瞬间无声,从骑牛前行到立刻停步,这种由动及静的神韵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诗人也借此生动地表现出了孩童稚嫩好奇的心理。
诵读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cūn居jū
清qīnɡ·高ɡāo鼎dǐnɡ
草cǎo长zhǎnɡ①莺yīnɡ②飞fēi二èr月yuè天tiān③,
拂fú堤dī杨yánɡ柳liǔ④醉zuì⑤春chūn烟yān⑥。
儿ér童tónɡ散sàn学xué⑦归ɡuī来lái早zǎo,
忙mánɡ趁chèn东dōnɡ风fēnɡ放fànɡ纸zhǐ鸢yuān⑧。
诗文翻译
阳春二月,草木茂盛,群莺飞舞,嫩绿的杨柳轻拂堤岸,仿佛沉醉在浓浓的春烟里。
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回到家里,趁着和煦的春风放起了风筝。
作者简介
高鼎,字像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清代诗人,其诗善于描写自然风光。
字词注释
①草长:野草繁茂。②莺:黄莺鸟。③二月天:农历二月时。④拂堤杨柳:杨柳垂下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堤岸。⑤醉:沉醉。⑥春烟:春天空气中淡淡的雾霭。⑦散学:放学。⑧纸鸢:风筝。
村居·高鼎
诵读指导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文赏析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秀丽迷人的“村居春景图”。诗的前两句写早春二月,小草萌发,群莺乱飞,杨柳轻拂堤岸。远远望去,迷蒙的春烟令人心醉。后两句写儿童一放学便去放风筝,写出了孩子们活泼好玩的天性。全诗有景、有人、有事,语言清新,格调明朗,充满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春天以及恬静的村居生活的热爱之情。本诗通过儿童折射出春之美好,隐喻着人们摒弃残酷的严冬、向往明媚春天的愿望。
己jǐ亥hài杂zá诗shī①
清qīnɡ·龚ɡōnɡ自zì珍zhēn
九jiǔ州zhōu②生shēnɡ气qì③恃shì④风fēnɡ雷léi,
万wàn马mǎ齐qí喑yīn⑤究jiū可kě哀āi。
我wǒ劝quàn天tiān公ɡōnɡ⑥重chónɡ抖dǒu擞sǒu⑦,
不bù拘jū一yì格ɡé⑧降jiànɡ⑨人rén才cái。
诗文翻译
国家的兴旺必须依靠疾风迅雷,万马无声的局面毕竟令人悲哀。
我希望老天重新振奋起精神,打破成规大胆地降下治国英才。
作者简介
龚自珍(1972-1841),字璱人,号定庵,又名易简,字伯定。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清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有屈原、李白诗的风韵,对清末诗坛影响颇大。作品有《定庵文集》。
己亥杂诗·龚自珍
字词注释
①己亥杂诗: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因不满清朝的官场黑暗,辞官回了家乡杭州,后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做诗315首,统名《己亥杂诗》,其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这是其中一首。②九州:指中国。③生气:焕发生机,生机勃勃。④恃:凭借、依靠。⑤喑:哑。⑥天公:老天爷。⑦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⑧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⑨降:赐予,给予。这里有选用、产生的意思。
这也暗示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诗人处在鸦片战争的前夜,看到社会中种种弊端而希望对社会进行改革,这是先驱者的思想。但现实又告诉他,实施改革非常困难,所以他只能在诗文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忧虑。
诗文赏析
这是龚自珍的一首很有名的诗篇,本来是拜祭玉皇大帝和风神、雷神的诗作。但诗人借题发挥,有力地鞭挞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反映了诗人改革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诗的开头两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途径。后两句祈求天公打破清规戒律,降下各种有用的人才,因为人才是改变现实的重要条件。
诵读指导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