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新型工作方法精选
28498500000008

第8章 德育篇(2)

像这样话是说了,要求也提出了,但是学生能否做到,能否做好,可能很多班主任心里仍然没有底;怎样才算符合老师的要求,怎样才算高标准,恐怕学生心里也没数。班主任想教育学生不能空来空去,要在平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多积累有关的教学资料,比如往届学生优秀书法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是班主任工作的好助手。

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们提笔默写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件准备好的往届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他们传阅。那些作品有的笔力遒劲,给人以力透纸背、力有千钧之感;有的书法娟秀妩媚……虽然是写在无格的白纸上,却横是横竖是竖,上下左右疏密得宜,让人赏心悦目。在同学们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地观赏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趁势指出那些书法作品出于他们的师哥、师姐之手,他们精益求精、力争出精品的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

“古人说:‘文如其人’;我们讲:‘字亦如其人’。我们不要为默写而默写,为写字而写字,而应借助默写培养自己严肃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风。今天也许你们的字暂时还不尽如人意,也许你们之间相距甚远。这些都不可怕,关键是你是否尽了最大努力,是否写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你今天的书法是否比昨天进了一步。”三言两语的鼓动很可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震动,使得他们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严肃认真地书写。

班主任还可以乘势而进,在总结之后再提出以后每周练一篇习字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不甘平庸、敢争一流的精神,而且还将可能深刻影响他们因此而严肃认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写好自己人生的这部大书。

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旧物展示、以旧促新的方法,是因为往届学生是师哥师姐,近在咫尺,可以看得清、听得见、摸得到、赶得上;使学生有亲近感,也自然会增强信心。有了展示的旧物,也就有了具体的形象、具体的高度,这样怎样学习、怎样提高就不会如同雾里看花了。每届总会有尖子生、特长生,把能展示他们才华的各类作品保留下来,让它们做教育新学生的助手,这是简单易行、确有奇效的好方法。

名文寓教法

利用名文来教育学生可以是作为语文教师的班主任的独特一招。班主任可以用几个本子专门用来抄录利于开展思想教育的名文。名文之所以广为流传,就因为它不仅有艺术魅力,更有精神魅力:它启发人们思考人生,它教育人们追求真善美,它激励人们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名文名篇确实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比如:

在学生产生松懈情绪时,班主任可以拿出梁启超的名文《论毅力》,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莽然,广大众多之意)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要,归究之意),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境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梁启超透辟的分析可以使青年学生增强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毅力与勇气。

在学生产生浅尝辄止情绪而裹步不前时,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胡适的妙文《差不多先生传》。此文虚拟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用幽默的笔法揭示了当时的一种社会弊端——凡事只求差不多,不讲认真,它像瘟疫一般毒害着社会,严重地妨碍着社会的发展。联系到学生的学习,差不多思想必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果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最后必会学无所成。

在学生产生懒惰情绪时,班主任还可以拿出契诃夫的妙文——《我的她》。这里的“她”指的是人们可能终生离不开的伴侣——懒惰,幽默大师契诃夫用拟人的方法辛辣地嘲讽了懒惰。学生会意的笑将表明他们对懒惰的憎恶。

名文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可能同学们学了之后,一扫懒惰之风,又扬起勤奋的大旗。班主任只要经过长期的搜集抄录,学生产生什么问题,班主任都将有对症下药的名文名篇。

名文名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学艺术的珍品。它的“名人效应”难以估算,有时组织学生赏析一篇短短的千字文,往往胜过班主任们不厌其烦的万言说教。班主任们应该悟透这个道理,让名文名篇来帮助班主任们塑造青少年的美好心灵。

驱逐轻生法

当今,不少青少年心理脆弱,心理压力过大,抗挫折能力差。班主任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悉心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走出阴影、发奋学习。

偶然间得知她的秘密——曾几度想自杀。这让她的班主任感到不安。她是个朴实勤奋的女孩子,但在14岁那年便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参加中考前,她又暗下决心——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去死;结果天遂人愿,她如愿以偿。然而上了重点高中后,由于学习不得法,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三科挂了红灯。这对她如同在早已留下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她觉得头上似乎没有一片蓝天,阴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于是她再一次想到死神那里去求解脱。随后她跑了几家医院,凑足了一瓶安眠药。一天在家里写好遗书后,抓起那瓶药,万幸的是,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妈妈突然来找她……

班主任暗想:太可怕了,处于人生花季的孩子如此轻率地对待宝贵的青春、宝贵的生命。而她以后又怎么可能没有挫折呢?还会万幸下去吗?班主任有责任关心她,帮助她驱散心头的阴霾,鼓励她扬起自信自强的风帆,培养她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她健全心理、学会生存。怎么办才能奏效呢?班主任知道此类问题不宜直来直去,而应该用巧妙的方法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班主任连施多招,终于攻下她心中轻生的堡垒。

具体可以这样做:第一,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引导。暗中指派几位同学亲近她、帮助她,与她同吃、同住、同玩、同学习。当她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立即主动为她指点迷津。第二,开展活动提供动力。其一是鼓励她走上讲台主持班会,让成功的喜悦激励她笑傲人生、迎接挑战。其二是组织全班开展50里徒步郊游活动。田间风光,家乡巨变,激励她树立为家乡而刻苦顽强学习的志向;长途跋涉中脚磨出了泡,她硬是一瘸一拐坚持到底,这又增强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磨炼了她的意志。第三,热情深入地与她谈心。班主任以师长的身份循循善诱,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谈绚丽多彩的人生,谈无限美好的青春,谈祖国热切的期盼,谈未来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帮助她认识人生:人生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一次次的谈话像春风吹绿了她心灵中的枯草,似细雨滋润了她干涸的心田。第四,抄录隽永的散文赠给她。如一篇名为《等待三天》,其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一段话:“每个人的心都好比一颗水晶球,晶莹闪烁,然而一旦遭受不测,背叛生命的人,会在黑暗中渐渐销殒;而忠实于生命的人,总是将五颜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文章引起她的深思,激励她正确认识总是伴随着几多不幸几多烦恼的人生。第五,语重心长写赠言。在迎新年之际,班主任特意送了她一张贺卡,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赠言:“春天之拂晓,云蒸霞蔚,敏捷的大雁,凌空翱翔;人生之花季,姹紫嫣红,奔腾的骏马,纵横驰骋。愿你永远做生活的强者,凌霜傲雪。”赠词中嵌含有她的名字,为师者一片热切的希望寓于字里行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班主任的精心教育和感召下,在全班同学的帮助和激励下,她变得爱说爱笑了,后来她又破天荒地参加了年级跳绳比赛。随后在期末考试中,她因进步显著而获得学校表扬。后来,她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当我在黑暗中摸索,即将失去勇气的时候,您是一盏明灯,给我指引了方向;当我在寒冷中畏缩,即将被冻僵的时候,您是一股暖人的春风,让我从寒冷中解脱;当我在困难关头徘徊,即要退却的时候,您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歌,使我重新恢复了自信。”读着热情洋溢的诗句,让人倍感欣慰。

当今,不少青少年心理脆弱,心理压力过大,抗挫折能力差,极易患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酿成轻生的悲剧。这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班主任更要关注这个问题,要防微杜渐,准确把握学生动态,洞悉学生心理变化,把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拉出阴影,投身于生活的七彩阳光中,激励他们勇做劈风斩浪的弄潮儿。

拂尘塑心法

青少年思想幼稚,做错事在所难免,做师长的应宽大为怀,以攻心为上,要柔风细雨、深入细致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以此为戒。

有一次,某校图书馆购进一批新书,图书馆管理员尚未造册编号,某班主任便“走后门”给班里每人借了一本,让同学们先睹为快。放学时,班主任让学习委员把书收回来还给图书馆。出乎意料的是竟然丢了一本,怎么找都不见踪影。

第二天一早,班主任到教室有意识地轻描淡写地说:“昨天哪位同学忘了还书,请马上交给学习委员。”结果仍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图书馆管理员说:“不就是一本书嘛,你给开个证明报个正常损耗算了。”班主任想,这是人家宽慰体谅班主任,但这决不能算是“正常损耗”啊!人家原谅班主任,但班主任不能原谅这个心灵蒙上灰尘的学生。班主任反复思考权衡,最后决定采用攻心术,用柔风细雨去涤荡那个同学心灵中的灰尘。

第三天下午放学铃声刚一停,班主任便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这样14个大字:“务以善小而不为,务以恶小而为之。”不少学生当即指出:“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当‘不要’讲的‘勿’。”全班同学来了兴致。这正中班主任的下怀,其实这是班主任设下的“故作错误”之计。班主任边改边说:“同学们提的对。你们看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啊!”随之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小小的‘一’啊,千万不要因为错事小而不介意啊!”接着班主任又引用了几句格言俗语,像“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然后班主任又慢声细语地讲了一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