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世界带到你眼前
28493200000008

第8章 忌不留余地 一条命换一只眼

我少年时很爱看武侠小说,印象最深的情节往往是高手对决。只见两位顶尖高手,沉气凝神,静穆如山,紧紧盯着对方,身不动,剑不动,仿佛进入冥想,由烈日当空僵持到人影西斜,突然电光石火,两个身影瞬间交错,又倏地分开,其中一人深深一叹:只怪在下学艺不精,今日认栽。翩翩转身,拔地而起,仿佛归燕消失在深垂的暮色中。赢家也长长一揖,道一声“承让”,转身而去。

晚风起,众人犹如梦中惊醒,方才连双剑交会,都未闻铿锵之声、火石之光,细看地上黄沙,无血无痕,甚至没什么足印,只在风中微微飘起几丝鬓发!

多过瘾哪!高手过招,不在缠斗,不是恶斗,不是你死我活的殊死之斗,而是点到为止,心有默契的君子之争。

◎为吊死的人留个颜面

愈是境界高的人,愈懂得君子之争。愈是进步的社会,愈会欣赏君子之争。

让我们比较一下,学生的辩论比赛和竞选时的辩论。学生比赛,一个比一个言辞犀利,只要对方露出一点破绽就攻击到底,非把人逼到墙角不可。这种咄咄逼人、口若悬河、辩才无碍的,往往能得高分。

他把对手打趴了,攻击得体无完肤,当然是赢家。但是再看看选举的辩论,当一方抓住弱点,眼看让对方难以招架的时候,那攻击者却可能淡淡一笑,不再追杀。他这样的表现,往往能得到选民的肯定。

相反,如果那“强者”好像学生辩论,刀刀见骨,即使明显获胜,却不见得讨好。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是人,有义理也有人情。除非真是深仇大恨,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当一方明明已经把对方撂倒,却不留情面,继续砍杀的时候,难免勾起大家的不忍之心。

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杀了多少人,多少人恨之入骨?但是当他和他的情妇被倒吊着示众的时候,有人特别过去把他情妇的裙子拉起来,绑好,遮好。

为什么?因为赢的已经赢了,输的已经死了,不为已甚啊!

◎何必树个终身的死敌

人生好像开车,除了自己方便,也得为人着想。比如说停车,如果你停得太靠外面,或停在街上转角的地方,除了会造成别人不便,另一个结果是,你的车很可能被撞伤。

所以,留一步给别人走,也是留一步给自己。如果你是初入社会,正年轻气盛,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今天你把对方打垮了,他已经垮了,你就不必再站在他头上耀武扬威。你神,能神到几时?他垮了,就一辈子不见了吗?

伤人的身体简单,伤人的自尊就严重了。所以即使赢,也要有“承让”之心。

或许你要说,你强,不怕他这个敌人,但是要知道一个敌人你不在乎,一群可就麻烦了,何况他有亲人、有朋友,一个拉一个,你犯得着在未来人生的路上,随时碰上冷箭吗?

所以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聪明人即使赢,尤其是当实力悬殊,自知一刀能让对方毙命的时候,也该手下留情。

当大家都没察觉,你已经住手,你是积了阴德。除非那是真刀真枪的战场,你不杀他,他转过来非杀你不可,否则这阴德是必要的。

◎开个后门让他溜

即使在战场上,可以把他赶尽杀绝,也要想想,你这样做,会有多大损失。狗急也会跳墙!一支从不留战俘活口的军队,必然遇到最顽强的抵抗。你要的是战胜,何必在这儿跟他拼命?他用一条命,换你一只眼,值得吗?如果下一场你又失去一只眼,这仗还怎么打?

赢了一次战斗,失去一场战争,这非但不是用兵之计,而且是用兵的大忌。

上兵要“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不战不是真不战斗,而是兵不血刃,以智、以德、以实力,使敌人不战而降。

上兵也要懂得“围师必阙”。当你发现对方只剩下些散兵游勇,与其让他跟你拼命,拖延你的战局,损伤你的人员,不如给他一条路,让他偷偷撤走。

◎扯破脸难复原

平常处世也一样,无论是在商场上还是在政争中,当别人已经不是你的对手,与其让他跟你拼到死,不如给他个台阶下。

今天你跟人论理,你的理直,人家的理屈,只要像我前面提的高手对决,你们双方都心里有数,就点到为止吧!

今天你的员工、你的孩子,甚至你的另一半作弊,有小辫子被你抓到,当他已经吞吞吐吐,下不来台的时候,你有必要扯破脸吗?就算他被你逮个正着,无处可逃,只怕这扯破的脸也无法复原,反而成为长久的隐患。

给别人留条退路,就是为自己留条进路。明着宽恕要人感谢是阳功;暗让一步,只有自己知道是阴德。

人生百忌——忌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