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柴:将火柴插在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会获得成功。
夹弹子:准备一盘玻璃弹珠,让新郎新娘各争一根筷子,两人一起将弹子夹出。可以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举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对诗比赛:若新郎新娘是爱好文学的人,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比赛。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诗,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圆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不断,嬉笑打闹声响彻良久。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民间群体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氛围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郑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挨个挑选。有的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挑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是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由于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制约,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重视,也感到非常骄傲。她们会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
回门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要偕同新郎一同回娘家,也称“回门”。第三天女方家派车马迎接新婚夫妇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回门的时候,新郎新娘必须走迎亲时的那条路。新郎不能空手,要给岳父岳母带上礼品。礼品的种类可以由新婚夫妇自主选择,但一定要凑齐四种,取双数图吉利。
回门当天中午,岳父母要置办酒席招待新婿。这一日,新婿是贵客,坐上席。女方至亲当陪客。宴前,女方的嫂嫂要给新郎包饺子吃。嫂嫂们常开玩笑,经常在饺子内包上辣椒和草秆,以让新郎狼狈不堪,洋相百出。有些聪明的新郎,吃饺子前先用筷子夹开一个,如果没有辣椒,他会不慌不忙地吃下去。有些新郎忠厚老实,误食了带辣椒的饺子,一时辛辣难忍,涕泪齐流,嫂嫂们则开怀大笑,气氛热烈。
饭后,要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两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含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意。
丧葬习俗
人类丧葬的一系列活动,实际上是由死者快要断气时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在死者的亲属发现病人将死时,通常要做的有这样几件事情:一是以各种方式试探亲人是否已死,以防不测;二是以各种方法挽救死者的生命,希望用活人的诚心使病人起死回生,或者设法使活着的人可以继承他的香火;三是在病人临死或新死时就举办各种活动,以便死者在死后能达到活人所希望的目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亲情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人们的信仰和观念所决定的。
招魂
当人将要断气之时,人们要用新丝绵放在病人的口鼻前,以此来探察他是否还有呼吸。因为新丝绵很轻,容易摇动,很轻的呼吸也能够感应出来。同时,死者亲属或者侍从们挥舞着死者的衣服登上房屋顶,大声呼叫死者的姓名,连喊三回,而后再把死者的衣服扔到屋下,由人接着,盖在死者的身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祈求鬼神,希望让死者的灵魂从阴森的冥界回到尸体上来。这是生者在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死者,叫“招魂”。
接气
当人将要落气时,由他的长子用一个红绸做的小布袋,里面装上金银和五谷,放在死者的嘴边接气,以表示家庭后继有人,气运不绝。如果家中没有长子就由次子接,无儿子的家庭由女儿接。无子女的就由其伴侣接,或者由亲属接,总之是要有人来把气接住。有的则以为能够在他落气前找个地方托住他的身体,今后也就有了依靠。
烧落气纸
在病人快要断气时,亲属就开始撤下床单,将他移动位置,头要向着西方。当病人断气后,亲属便开始烧纸。通常都是放在锅或盆子里烧,一直把它烧满为止。人们对这种习俗的解释是:人死了之后都是要到阴曹地府中去的,而在这条路上有各种鬼魂把关,必须烧纸钱给鬼魂用,他们才放死者过去,这就是烧落气纸的由来。
报丧
凡有儿女的人家,如有亲人亡故,家属要按男左女右的习俗,在自家朝街的门旁边贴上一长方形的白纸,上面书写死者的官爵、姓名、年月和孝子的姓名,这叫做“丧报”,也称“报丧帖”。这样做的目的是丧家认为自己重孝在身,除特别亲近的亲戚外,不便去别人家去报丧,因此在自家的门楣上贴上这样的丧报。在讣文的末尾还要写上“恕报不周”或者“恕不遍讣”等表示歉意的字句,以达到报丧的目的。在苏北农村,在家门上报丧的标志是挂上一个纸做的球,叫做“孝球”,以代替讣文。
中国报丧的禁忌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地区是重视报丧时间和孝子的身份。在四川西部的农村,当地人死后,习惯上死者的亲属要奔赴亲友家中去报丧。因为身穿重孝,当地习俗忌讳让这种人进到自己的家门,因此报丧者只能等候在亲友的家门外,一直到亲友出门,孝子这时才能以敏捷的动作闪出来跪到亲友面前,磕一个头,泣告丧情。而在浙江杭州报丧的禁忌则不在是否进门,而在于进门报丧时的打扮。这里人们报丧信的规矩是把亲族和至友的名字写在手摺上,而后派人到各家去走报,称为“报死信”。报信者到别人家里去时,手里必须拿着一把雨伞,亲戚朋友接到死信后,要烧两个鸡蛋给报信人吃,然后还要摔碎一个碗,当地的俗话叫做:晦死鬼滚蛋。
哭丧
当人刚死时,丧家的主人就开始哭,死者的兄弟也哭,家里的女人也跟着一起哭。并且哭的时候要顿足捶胸,有的还要跳着脚哭,哭得越厉害表明越悲伤。我们看到大多地方的哭丧,在死者刚断气的那一刻儿,便哭声大作,而报丧时的哭,往往不如断气时哭得那么厉害。接到死信的人的哭声则是连续不断的,如果要从较远的地方赶来奔丧的话,几乎是从出发地一路哭到家门口,至少也是在回家的半路上就开始哭,回到家之后则进一步放声大哭,直到悲哀完全地表露出来为止。哭丧的习俗大体是这样的:当女儿回到娘家吊丧时,人还未进门,便哭声大起,娘家的人听到后,马上出来接待,到停丧的地方也开始一起大哭起来。有的地方,当出嫁的女儿或姐妹奔丧时,在上路时就开始哭,直到丧家门口时为止,几乎是一路上哭着来。有的地方到大殓时丧家还要大哭一次,这一次是在众亲友围着棺材走了一圈后,亲友们跪在门外放声大哭。
穿老衣(寿衣)
寿衣是指人死后换上的衣服,这种衣服是一直穿到最后人殓的,因此叫做寿衣。当人即将断气或者刚断气时,死者的家属就得马上给他换上干净的内衣,这叫做“小殓”。然后在准备人棺时,还要再穿一次衣服,这一次要换上的是干净整洁的外衣,就像要出门做客一样,穿上庄重的礼服,不过这一次是要到另一个世界做一次长久之客,所以他的亲人们对这最后一次的衣服的选择就格外重视,而且传统上对这种行为也极为注重。
寿衣袖子要长,要能遮住手指,忌讳袖短露手。否则,后辈儿孙就衣不蔽体,伸手讨饭。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是避免凶事成双的意思;在寿衣布料上,要用平纹布,忌用斜纹布,怕有一个“邪”字,后辈人搞邪门歪道;尤其忌穿皮革,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来世变成牲畜;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同音,不吉利。寿衣不能用纽扣,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劝“以棉(眠)为安”之意。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子女先父母而亡者,要在寿衣上缀上白布条,表示在阴间也要为父母制服。除了公务人员外,现在民间老人寿衣的样式,多数仍沿袭清朝、民国时期长袍短褂的样式,可见封建陋习的顽固性。
接着是为死者进行沐浴礼。沐浴时,脱去死者的衣服,用盆盛水,用勺子舀水往尸体头上身上浇洒,再用细葛制成的絺巾洗擦。死者咽气以前必须把寿衣穿上,一则死后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表示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寿衣大都是提早准备好的。通常在闰年闰月缝制。
噙口钱
人刚咽气,赶紧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入口中。“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进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端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滑入腹内,待装殓时揪掉红线。
关于往死者嘴中放“噙口钱”的事,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把钱称为“宝”,把钱放进死者嘴里叫“口中含宝”,含吉祥之意;二是说人辛苦一生,不管遗留多少,“噙口钱”是最后带走的“落头”;三是说人死了就变成了“鬼”,“鬼”还要投胎再托生,再变成人,‘有了“噙口钱”,来生不受穷。
停床
当亲属为死者清洗完毕后,尸体通常要在家中停放一段时间,如果是小孩,就要当天下葬,青壮年停尸一天到三天,老年人停尸的时间要久一些。另外还有不同时期、不同人等,以及各个民族的差异。
人死后,要把他的身体放好,身下铺上谷草,谷草的根数跟死者的寿数相等,尸体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住,俗叫“苫脸纸”。尸体人殓前,脚脖上套根绳圈,俗叫“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跳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松手,叫做“死不丢手”,十分吓人。因此,要用麻绳绊上,到盛殓盖棺时再解下。
入殓
沐浴以后便要举行人殓的仪式。殓有小殓和大殓之分。小殓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尊贵,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殓则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进棺材。小殓大殓统称为‘‘入殓”。
尸体入棺,要摆正尸位,下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尸体与棺壁之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或草木灰,作为固定,防止摇动。安排好了,方可盖棺,俗称“合龙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开启。俗语说:“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人殓”时,如果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到,“龙口”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空隙,等他们看了遗体之后,才能“合龙口”。
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点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
丧服
大凡办理丧事,死者的亲友都要另外穿上专门的服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就是丧服。中国的丧服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打上了白色的印记,一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出殡时的服装大体上都是以白色为主。只有少数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穿着黑色的丧服。还有少数不太注重礼仪的人或者也穿一些不是白色的衣服,但一般绝不穿戴鲜艳的或者花哨的衣服,而用暗淡的颜色代替。
丧服分三种,一为“重孝”,是子女为父、妻为夫、承重孙(子亡,长孙按子成服)为祖父所服。它规定男子要穿素服,束麻绳,头戴孝箍;女子则要头戴白长巾,服穿麻边白鞋,在停灵期、“三七”和“五七”的服丧期都要穿戴。第二为“轻孝”,是侄女为叔伯父母、堂叔伯父母、姑父母顶白布短手巾,孙为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为舅父母、侄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者顶白布手巾,只在停灵期服孝,过后便可以摘掉。第三种是“全破孝”,这种孝只限于内外亲吊客,形式是每人戴一条白毛巾,在安葬后就摘除。
“孝帽”是戴在头上的饰物,又称“孝巾”、“孝冠”,有的用布缝制而成,有的只要用布临时挽成。
孝巾是视关系的远近来决定长短的,孝子的孝巾长可拖到地,短则也长两尺。
孝鞋是孝服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过去人们的丧服中,孝鞋也是有各种讲究的。在古代人们要穿专门制定的孝鞋。到后来,人们在服孝时,自然也不会忽视孝鞋。很多地区大多以白布蒙在鞋面上,作为孝鞋,但富裕殷实的人家就比较讲究,他们要专门用白布制做孝鞋。用白布蒙鞋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是家中死了一位老人,只要用白布蒙鞋的前半部,当父母双亡时才把鞋子全部蒙住。
设灵堂
“灵堂”是停尸、放柩,供人们祭奠及孝子守丧的地方。在灵堂上要悬挂死者的遗像,过去是挂画像,现代就直接挂死者的照片。遗像的两旁也书写着挽联。两侧的墙壁上都是挂的亲友们送的挽联、挽帐、衣料、被面等,俗称‘‘祭轴”。富足的家庭,灵堂上还要搭布帘,挂彩球点灯笼。
桌上摆放茶饭、点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陈列香筒、香炉等祭器,同时点燃白烛。桌子两侧铺上谷草或麦草,供孝子守丧跪卧(男左女右)。
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纸活”。这种“纸活”是由“纸活匠”用苇子、色纸扎糊制成,丧主掏钱购买。“纸活”的形式有:灵庭、过亭、冥儿、冥女、冥马、仙鹤、祥鹿、鲜花、瑞草等。
守灵
停尸期间,亲属要守护在一旁,这称做“守灵”。守灵的含义有几种:一是作为生者一种寄托哀伤的方式,在人世间最后陪伴一下亲人;二是迷信以为,人死之后会有一些鬼魂围绕着死者,如果不采取一些办法阻止,它们就会祸害死者和生者。因此,在亡灵还没离开他生前的屋子时,必须有人陪伴着他。守灵期间还要举行一些仪式,主要是供饭和点灯。
供饭这一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比较盛行,俗称“倒头饭”,进行这一仪式的意思是让死者在阴间不要成为饿鬼。长辈死后,在桌上摆一些果品酒食,由儿子媳妇屈膝坐在地上相陪,劝亡灵进食。这一习俗也叫“伴亡人食”,包含着子女最后一次尽孝心的意思。
点灯。当死者的亲属做完小殓后,便将尸体放在床席上,然后在床下为死者点上一盏灯,迷信认为这盏灯可以照亮亡灵赴地府的路,特别是在亡灵过奈何桥时,不会跌人血河中,他们把这盏灯叫做“过桥灯”。
出子
人死后第三天早八九点钟,是约定俗成的“出子”时辰。“出子”就是“出门告”、“出报讣(讣闻)”。“出报讣”的实际用意在于向社会公开告之丧事。另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不“出报讣”,亡人还不自知,出了“报讣”,亡人才知道在阳世的寿命终结。“报讣”就是把死者的生卒年月,“五服”内的子、侄、孙写在纸上(不上女性),贴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放在大门外,供人们观看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