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133-192),字伯喈,今河南开封人。有女名琰,字文姬。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少年时即以笃孝闻名。博学多识,好辞章、数术、天文及音律。蔡邕有文名,散文典雅,以擅碑志着称,然多谀墓之作。
其一生坎坷,几起几落。曾被董卓强召,连升三级。董卓被诛后,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家训原典
夫心犹首面a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b,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全后汉文》
注释
a首面:“首”指头或头发,“面”指面容,合指容貌、外表。
b栉(zh#):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古代有谚语:“僧寮之旁不鬻栉。”意思就是不到和尚的住处卖梳子。
译文
心灵就和容貌、外表一样,因此非常需要给予修饰。脸一天不修饰,就让尘灰给弄脏了;心灵一天不向善,邪恶就会侵入心里。人都知道修饰自己的面容,而不知道修饰自己的内心,不明智啊!不修饰面容,愚者认为是丑,不修饰心灵,贤人认为是恶。被愚者认为丑还没什么,被贤人认为恶怎么受得了呢?因此,照镜子擦脸时,就想想心灵是否清洁;涂脂时,想想心理是否平和;抹粉,联想心境是否光鲜;洗头润泽头发,联想心思是否顺畅;用梳子梳头,想想心绪是否得到清理;盘正发髻时,想想心怀是否纯正;整理鬓角时,就想想内心是否已经休整。
评析
这篇《女诫》把深刻的道理,用日常生活细事作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出来,很有艺术性和独特的风格,历来为人们所激赏和传诵。
蔡邕通过对女子饰其首面中的一系列细节的联想和思考,教育女儿不要只讲求外在的容貌美,而更要注重内在的精神美、人格美。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极其重视“存养”二字,“存”就是存心,“养”就是养气,要求人们加强内在的修养,存君子之心,养浩然之气。蔡邕告诉女儿要注意“心”的修饰,做到心灵的纯洁、和善、正直、庄重,是非常深刻、警策的。其女蔡文姬(琰)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不但博学有才辩,通音律,能诗文,而且具有“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崇高品质,这是很了不起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美化,对子女的衣着妆饰一般都比较讲究,怎样在关心孩子外表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仍然是当今家教中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