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玭,生卒年不详。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末学者,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侄孙。累官起居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后拜御史大夫。他为人清直,有其祖父遗风。唐昭宗欲倚为丞相,因宦官谗言其“烦碎非廊庙器”乃止。后坐事贬为泸州刺史。柳氏为官宦世家,有治家甚严的美誉。
家训原典
夫门地a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他人。虽生可以苟取名位,死何以见祖先于地下?不可恃者,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承世胄b者,修己不得不恳,为学不得不坚。夫人生世,以无能望他人用,以无善望他人爱,用爱无状则曰:“我不遇时,时不急贤。”亦犹农夫卤莽而种,而怨天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
予幼闻先训,讲论家法。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气义为凶人。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敬。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密,虑言之或失。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去吝与骄,庶几减过。莅官则洁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后可以言养人b。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廪禄虽微,不可易黎氓之膏血;枷楚虽用,不可恣褊狭之胸襟。忧与福不偕,洁与富不并。比见门家子孙,其先正直当官,耿介特立,不畏强御;及其衰也,唯好犯上,更无他能。如其先逊顺处己,和柔保身,以远悔尤,及其衰也,但有暗劣,莫知所宗。此际几微,非贤不达。
注释
a门地:即“门第”。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员,高门中选,寒门受排斥,彼此交际、坐位都有区别。唐以后旧的门第区别不再存在,改以当代官爵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历史上有很多绵延数百年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长盛不衰的高门大族,本文作者出身的河东柳氏即是一家。
b养人:即养民。唐时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故改。
译文
出身门第高,可心怀畏惧而无法倚仗。可畏惧的是,立身做人,一件事做错了有损家风,那罪过就大过一般人。即使活着可以用它苟且取得名声地位,死了以后有何资格去见地下的祖先?无法倚仗,是因为门第高就容易自我骄纵,家族盛就会招人嫉妒。自己有实在的本领和美好的品行,别人未必相信;出了细微的瑕疵和一点点差错,众人就会争着指指点点。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孙,修身必须恳切认真,做学问必须脚踏实地。人生在世,自己没本事还希望他人重用,没长处却期望别人爱戴,得不到重用和爱戴就说:“我生不逢时啊,这个时代不重视人才。”也就像农民不用心耕种,却埋怨上天不够润泽,就算不想挨饿,那他免得了吗?
我从小听先人训导,讲论家法。立身以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为基础,以恭敬沉默为根本,以怀有敬畏羞怯之心为要务,以勤劳俭朴为法度,以为朋交友为枝节琐事,以哥们义气为祸端。靠忍耐、和顺使家庭富足,以平淡而尊重来维护友情。事都办好了,仍检点自身哪儿还没做周全;向来三缄其口,还总考虑言谈有没有不当之处。博闻强识唯恐不及,要让名声在无意间得来。去除悭吝和骄横,以求减少过失。做官廉洁奉公,而后可以谈论守法,守法而后可以谈论养民。正直但不接近祸患,清廉但不沽名钓誉。就算官府俸禄微薄,不能靠榨取民脂民膏来补充;虽然可以动用刑具,不能心胸狭窄,随意用刑。忧虑与福祉,廉洁与财富,都不能同时兼得。譬如看那些世家子弟,祖先正直为官,有独立的人格操守,不畏豪强势力;等到门第衰落,只剩下好犯上,再没有别的本事。
如果他的祖先谦逊和顺地自处,柔弱保身,从而远离悔过和罪愆,等到衰落以后,即便有缺陷和劣迹,都不知道得自哪里。此中的差别很微小,只有贤人才能洞悉。
家训原典
夫坏名灾己,辱先丧家,其失尤大者五,宜深志之:其一,自求安逸,靡甘淡泊,苟利于己,不恤人言。其二,不知儒术,不悦古道,懵前经而不耻,论当世而解颐a,身既寡知,恶人有学。其三,胜己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唯乐戏谭,莫思古道。闻人之善嫉之,闻人之恶扬之,浸渍颇僻,销刻德义,簪裾b徒在,厮养何殊?其四,崇好慢游,耽嗜曲蘖c,以衔杯为高致,以勤事为俗流,习之易荒,觉已难悔。其五,急于名宦,昵近权要,一资半级,虽或得之,众怒群猜,鲜有存者。兹五不韪,甚于痤疽d。痤疽则砭石可瘳e,五失则巫医莫及。前贤炯诫,方册具存;近代覆车,闻见相接。
夫中人以下,修辞力学者,则躁进患失,思展其用;审命知退者,则业荒文芜,一不足采。唯上智则研其虑,博其闻,坚其习,精其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f。苟异于斯,岂为君子?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注释
a懵(m0ng):无知。解颐:谓开颜欢笑。
b簪裾(z`nj):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
c曲蘖(qni-):同麴糵,泛指酒。
d痤疽(cu5j):犹痈疽,毒疮。
e瘳(ch4u):病愈。
f“用之”句:语出《论语·述而》。意指被任用即行其道,不任用即退而隐居。
译文
那种毁坏名誉,给自己找来灾祸,辱没祖先丧尽家财的,最严重的错误有五点,应当牢记:一、自求安逸生活,不甘心淡泊,如果对自己有利,不顾别人评说;二、不懂儒术,不以古时的道理为乐,对前代经典懵懵懂懂而不知羞耻,一谈到身边大事小情、飞短流长就喜笑颜开,自己孤陋寡闻,又讨厌别人有学问;三、厌恶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花言巧语讨好自己的人,只喜欢瞎侃,不去想古时的正道。听到人家的长处就嫉妒,听到人家的缺点就宣扬,久处其中而受到偏邪的影响,道德义气被损耗消磨掉,空有显贵的身份,与奴仆有何不同?四、崇尚浪荡遨游,嗜好饮酒,把喝酒当作高雅风致,把勤勉做事当作俗流,修习正业轻易荒废,觉察到了也已难以真心忏悔痛改前非;五、急于得到名声和官位,亲近逢迎权贵之人,即便捞到一点点官资品级,都会招来众人的怨愤、猜疑,这样的少有能长久的。这五种不良的作法,比患上毒疮还严重。毒疮还可以用砭石治愈,这五种失误,巫师神医都治不了。前代贤人明明白白地告诫,书本典籍里都清楚地记载着;近代失败的教训,通过耳闻目睹都可以接触到。
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修习辞藻努力向学,就急于进取患得患失,一心想着为世所用;达观知命懂得隐退的人,就会荒废了学业文章,没有什么可取。只有上等智慧的人,研习、思考,广博见闻,坚持他的修习,把学业做到精深,被任用即行其道,不任用即退而隐居。如果做不到这样,怎么能算君子呢?
评析
柳玭家从曾祖开始,几世为官,门第显赫,家法甚严。祖父柳公绰学业未成时,曾祖父就不许他吃肉。父亲柳仲郢幼时读书疲倦,祖母韩氏便以苦参、黄连、熊胆和丸让他含服,以苦味来驱除睡意,这就是着名的“和丸教子”故事。大凡世家子弟,总喜欢自恃门第之高。所以该文劈头便指出:门第高者,可畏不可恃。门第越高,目标越大,行为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别人的议论。当然从主观上来说,世家子弟也容易因门第之高而产生优越感,一旦不遂心意,便怨天尤人。这都是只知“恃”
而不知“畏”的弊端。人的许多毛病都是从这“恃”字上生出,作者揭示这一点,正是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有鉴于此,柳氏强调“孝悌”、“恭默”、“畏怯”、“勤俭”为做人之本,把交朋结友作为末流之事,重在立身。把气义指为“凶人”,因为私人义气常可坏事。要贯彻这些准则,就要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把个人修养同百姓的利益联系起来谈,眼界就显得比较开阔。
总结历来世家子弟坏名灾己、辱先丧家的教训,他提出五种过失是特别值得警惕的。一是贪图安逸,二是不学无术,三是妒贤嫉能,四是游手好闲,五是追逐名利。这五种过失对人的危害,比身上的痈疽还要严重得多。这些告诫的确语重心长,绝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