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是快乐之源。失意的时候,有了忘却,我们能泰然处之。在逆境中切不可自暴自弃,应知足,主动寻找乐趣,让整个身心在宁静之中充满欢乐。
忘却是明智之举。有了忘却,就不会在斤斤计较的情绪旋涡里迷茫和徘徊,心境便有了一份愉悦,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善于忘却的人,往往胸中装着大局,追求远大理想和未来,能够除却私心杂念,坦然面对人生。
从医学上探根求源,能够忘却的人能相对地保持心态平衡,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常处于一种有规律的缓释状态。因此,善于忘却之人的心脑血管和其他器官受刺激的次数也显著减少。气血中和则百病难生,这是擅忘却者多长寿的奥秘所在。
积极的心态就是从正面看问题,为自己定下做事目标而不断地进取。许多人难以成事,关键就在于一念之差,无法让自己走出消极心态造成的心理牢笼,很难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做自己的事。
5.有一种毒药叫生气
怒气就像可怕的毒药一样,随时都可以夺去人的性命,从而酿成大祸。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只要有一点点不如意,或为了鸡毛蒜皮般的一件小事、一句无心之话、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大动肝火,怒不可遏。而在失去理智、不计后果地尽情发泄了怒气之后,很多珍贵的东西,就随着“气”烟消云散了。
众所周知,生气危害健康。生活中有些生气的人能把这种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有些人则一任“气”如脱缰野马,溃堤洪水,伤人又伤己。因此,不生气或少生气,才能给自己带来平安。但世上偏有一些“死心眼”的人,凡事生气,结果却被活活气死。
《三国演义》中,本想“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而退”的魏国军师王朗,结果却在诸葛亮的“三寸之舌”之下,给活活气死。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尽人皆知,以致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最后因恼恨暴怒,口吐鲜血而亡。
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人因生气、盛怒而身亡,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就是一例。
胡汉民酷爱下象棋。1936年5月9日,著名人士陈融在广州宴请胡汉民,酒席上有位名叫潘景夷的人也喜爱棋道。酒足饭饱之后,两人便开始对弈。两局下来,各自一胜一负,不分输赢。
胡汉民定要再下第三局以决胜负。两人进入残局时,胡汉民已颇占优势。不料,对方突然支起羊角士,炮打胡汉民的死车,局势骤然发生变化,胡败局已定。顿时,胡汉民大汗淋漓,脸色煞白,急恼交加,晕倒在地。三天后,因患脑溢血死去。
两人对弈,棋艺高则胜,低则败,如果棋力相当,则看临场发挥。不过,胜也好,败也好,终究是一项娱乐活动,过分计较以致伤身,也就失去了玩的本意,从哪方面看也不合算。
无独有偶,某媒体曾报道过一则“为300元生气,生病老汉拔掉针头拒绝进食竟饿死”的标题新闻。2002年10月5日上午,如皋市的六旬马老汉因旧病复发,被送到医院抢救。马老汉在昏迷中大小便失禁,儿子将脏裤子脱下,顺手扔到病房的角落里。老汉病体恢复后,被儿子接回家中调养。
一天,老汉突然向儿子要那条脏裤子,说里面有300多元钱。儿子好不容易在医院垃圾堆里找到那条裤子,但没钱。但老汉认为这钱被儿子和媳妇偷走了,一气之下,拔掉手上的针头,拒绝进食,任凭他人如何劝解也无济于事,每日只靠喝点水维持生命。几天之后,马老汉终于被饥饿活活折磨而死。
生气是人类负面情绪中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由于个体的差异,发生一些摩擦或误会是不可避免的,愤怒情绪的偶尔出现也属正常。但是,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恼怒,或是郁闷、猜疑,就会使人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损害。古人云:“气大伤身”。《内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怒则气上,则伤脏,脏伤,则病起。”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在发怒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动性物质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与此同时,发怒会使人体内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另外,不加节制的愤怒还可以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
愤怒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在生活中,几乎很少有因为愤怒或是抱怨就能平息冲突和解决矛盾的;相反,很多事情之所以越办越糟糕,就是因为当时生气的原因。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劝告喜欢与人争吵、情绪易激动的人:“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因为愤怒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往往影响自己的心情,侵蚀自己的健康。
因此,控制愤怒,不生气,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日后才能统领百万雄兵;林则徐在公堂上高悬“制怒”二字,才能成为一代名臣。
然而,要控制自己的怒火,使自己不生气,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个人以冷静战胜情感波动的过程。要想做到不生气,不仅需要有“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容大度,还需要有高超的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情绪。要想达到“心静如水”、“心平气和”的境界,首先就要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理智来“消灭”愤怒。
美国钞票公司的总经理伍德赫尔就想出了一种很好的办法,用来灭却自己心头常常升起的怒火。
伍德赫尔年轻的时候,在某公司做一个小小的职员。他很不开心,因为领导根本就不大重视他,而且他觉得自己提升迟缓。伍德赫尔有这种感觉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知道如果自己表现得太明显,反而会引起上司不高兴。那么,伍德赫尔是使用什么办法来灭却心头之火的呢?下面是他的自述:
“有一段时期,我那种气愤、伤心的感觉非常的厉害,并且渐渐扩大,以致我觉得不得不离此而去。但是在我写辞职信之前,我去拿了一支笔和一瓶红墨水——因为黑墨水不足以发泄我强烈的愤怒,一坐下来把我对于公司中每个上级职员和经理的评判都写出来。我写得很不错,用了不少的形容词。然后我把这单子收起来,把我的气愤说给一个老友听。”
这个老友叫伍德赫尔,他另外拿了一瓶黑墨水来,把这些人的才能写出来,并把他自己所能做的事也写出来,同时计划在十年之中将如何提升自己的地位。然后他把这红黑墨水的两个单子互相比较,于是伍德赫尔的一切愤怒便都消失了。他冷静地分析了一下情况,决定仍旧在这里工作。“以后凡是我忍不住的时候,”伍德赫尔说,“我便坐下来把我所要说而不敢直说的话都写下来。这实在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我写了之后,便觉得一身轻松。我把写的这些东西收藏起来,不给人看。一年一年之后,别人都晓得我有一种自制的能力。我劝告一般要管理别人的人,无论年轻年老的,都学着写这种红墨水纸条,以约束自己。”
纽约的电气大王爱德利兹也认为,把愤怒写在信上是灭却心头火的良方,因为它可以使你的情绪松弛一下。不过这种信要留一天再发出。尤其是你要用多一点的时间想一想这个重要的问题:“我这种愤怒的言辞如果让对方知道了,会对我有什么结果呢?”反复权衡利弊后,你就有可能放弃这种不理智的行为。
茫茫宇宙,神秘莫测,生命个体的存在实属偶然。作家刘心武感慨:应该积极地消费人生,有滋有味地享受一切“琐屑的人生乐趣”。
几年前,由《南方周末》主办的“当代中国人书画展览”在广州举行,共展书法80幅、国画52幅。仅有的一幅油画和一幅水彩画,均是刘心武的手笔。“生活中有时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了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放弃了应该放弃的‘身外之物’,才能得人生之大乐趣”。刘心武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纯粹的作家。他以买书、藏书、读书、写书为生,以文会友,闲时偕妻子吕晓歌,或沿护城河赏景,或去大商场购物。
刘心武之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在文学百花园中辛勤耕耘,其重要原因就是加强了心理保健。关于心理保健,他兴趣盎然地谈了自创的六种操:
列表化解操:心乱时,在一张纸上先写一行大字:“我为什么心乱?”然后列出三栏,分别写“最烦心的事”“次之的事”和“小事”。列好后,从“小事”开始逐项化解,凡大体可以化解的,都用红笔划去;剩下的,自然要认真对待,虽一时化解不了,但心绪经过一番梳理,也就坦然多了。
自寻小乐操:遇到无聊提不起神来做正事时,就先找些有趣的小事来做,例如用湿棉球给盆栽植物洗涤叶面之类。“在琐屑的小乐趣中,无聊感便渐渐消失”。
回忆美景操:心里淤着浊气时,就到沙发或床上取最舒适的姿势,在轻柔的乐曲声中,闭目冥想,“让名山大川的美妙镜头将淤积囤塞的浊气涤尽”。
无害宣泄操:心中窝着恶气,搞不好会爆发。可将平时准备好的废纸使劲撕扯或选择适当地点将已破损的旧瓷盘之类砸碎。
自嘲操:因扬扬得意而心理状态发生偏斜时,可以适当自嘲,有种方法叫“对镜自嘲”。人在自嘲中,失去的是虚荣,获得的却是清醒。
走向混沌操:小肚鸡肠时,使用此操加以调整。“拿起一本或唐诗或宋词,随手翻开,目过口诵,摇头晃脑,以抹去萦绕于心的那些过于细腻的算计”。
生活中,谁要是把“忍耐和自制”这两个词牢记在心间,并以此为指导和准则,谁就一生无灾无祸,过着安宁的生活。当然,要随时灭却心头之火并不容易,因此,需要遇事冷静,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当心头火起时,就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平和起来,保持镇静,以准备大事临头时应付,因为大事是要极大的自制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