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2845400000024

第24章 活在当下(2)

一个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更没有尝试过坐船的滋味。由于害怕,一路上他哭闹不止。国王被奴隶扰得心情烦乱,心中默想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胆小的人,假如有谁能让他安静下来,那真是功德无量啊!船上很多人都设法安慰他,用尽了各种方法,可仍然无济于事。

正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位哲学家站出来锐:“让我试一试吧,我有办法让他安静下来。”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他在海里挣扎了一会儿,正当他将要沉下去时,哲学家又命人把他从海里拉到船边。求生的欲望使那个奴隶双手紧紧地抱着船舵,哲学家见此状,才吩咐人们把他拖到船上。

哲学家的话应验了,他上船以后,始终坐在一个角落里,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国王被哲学家的举动弄糊涂了,便开口问道:“你的这一举动意义何在啊?为什么他可以听你的话不再吵闹了呢?”

“那是因为他不曾尝试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懂得即将死亡是多么痛苦的事。于是,他便想不到坐在船上的可贵。”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在犯与那个奴隶同样的错,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因此很难做到随遇而安。

有一次,林海从农村搭公家运东西的车子回城里,车到中途,忽然抛锚,那时正是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难当。在烈日炎炎的公路上无法前进,真是让人着急。可是,林海当时一看情形,就知道急也没有用处,反正得慢慢等车子修好才可以走。于是,他问了问司机,知道要三四个小时才可以修好,就独自步行到附近的一条河里游泳去了。河边清静凉爽,风景宜人,在河水中畅游之后,暑气全消。等他游泳兴尽回来,车子已修好待发,趁着黄昏晚风,直驶城里。之后,他逢人便说:“真是一次最愉快的旅行!”随遇而安的妙处由此可见一斑。假如换了别人,在这种情形之下,可能只好站在烈日之下,一面抱怨,一面着急,而那辆车子既不会提早一分钟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烦恼的旅行。

环境和遭遇常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如何面对逆境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还不如因势利导,迁就环境,在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

在突然遭遇危险时,随遇而安也能让人拥有一份平静的期待,这更胜过暴怒、绝望地呐喊。

一条船航行到大西洋的时候,突然遭遇飓风。风如利刃,把船体劈得伤痕累累。飓风过后,船的功能差不多已损毁,它只能如一艘小艇般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中游荡。

船上所有能吃的东西被吃光后,人们开始变得慌乱、焦躁了,他们愤怒,他们谩骂,他们哭喊,他们到处扔自己的东西,好像死亡即将来临一样。

这时,船长对他们说。他近日拥有了一项特异功能:可以半年不吃任何东西而活着,所以他希望船员和乘客们把东西和写下的遗嘱交给他,他会带给他们的亲人。

这样的话语,居然没有人怀疑,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船长身上,而他们因为没有了后顾之忧,变得冷静下来了,彼此之间还偶尔开一两句玩笑。

几天后,这条遇难的船终于被另一条船发现,船上人员得救了,因为最终那份随遇而安的冷静,使他们避免了因疯狂而船毁人亡的可怕结局。

在生活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反抗命运的能力。如果无力反抗,那么,与其诅咒、抱怨,不如安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能对生活感到厌倦,因为这是最坏的事情。如果你为生活所迫,而做着一些乏味的事情时,你也应该从这乏味的事情中,找出乐趣来。要知道,凡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总要找出事情的乐趣。

4.别为明天的盘子发愁

在现实生活里,常让人们深感不安的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还没有发生甚至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

不要总回顾过去。因为过去优美的诗句,也会失去新意;斑斓的图画,也会褪去色彩;爱,会在时光里流逝;恨,会在岁月中减淡;生活之树,会在晨暮交替中苍老;走过的足迹,会被历史的尘埃深埋。总是回顾过去,虽然也会找到闪光的记忆,但往往还会有一种惆怅和遗憾之感。

不必总是希望未来。因为未来的某些事情像海市蜃楼般缥缈,高天彩虹般遥远。未来的春,可以有鲜花飘香,也会有荆棘丛生;未来的夏,可以有绿树成荫,也可能有烈日暴晒;未来的秋,可以有金色的收获,也可能有荒芜的田园;未来的冬,可以有洁白的雪花,也可能有肆虐的寒风。

因而,不要一味回顾过去,也不要太希望未来,最重要的是紧紧把握住现在。因为拥有了现在,就拥有了真实。在真实中,该写的诗,让它充满浪漫;该画的画,让它大放异彩;该给予的爱,让它岩浆般炽热。该追求的,就要大胆追求,不留一丝遗憾;该奉献的,就应无私奉献;不留一点内疚。只有这样,才可能幸福地回忆今天,也才能将未来充实。

土灰色的沙鼠,生活在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中。每当旱季到来之时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个艰难的日子。但奇怪的是,当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要拼命地寻找草根,运回洞穴,似乎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心安理得,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

动物学家研究证明,这一现象是由沙鼠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是沙鼠出于一种本能的担心。担心使沙鼠干了大于实际需求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事。沙鼠的劳动常常是多余的,毫无意义的。

曾有不少医学界的人士想用沙鼠来代替小白鼠做实验。因为沙鼠的个头很大,更能准确地反应出药物的特性。但所有的医生在实践中都觉得沙鼠并不好用。问题在于沙鼠一到笼子里就非常不适。尽管在笼子里的沙鼠的生活可以用“丰衣足食”来形容,但它们还是一个个地很快就死去了。医生发现,这些沙鼠是因为没有囤积到足够草根的缘故。确切地说,它们是因为极度焦虑而死亡的,这是来自一种自我心理的威胁。

你会为明天的盘子没有洗而发愁吗?事实上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让人们深感不安的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还没有发生甚至永远也不会发生的事情。人们总是为了将来的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这种担心令人深深地感到不安。忧虑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你的压力,使你整天忧心忡忡,无端猜忌。

古代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就想着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住最好,最后弄得寝食难安。一个博学的朋友去看望这个人后告诉他:“天是由空气构成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我们的活动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为什么你还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呢?”杞人听了这些话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自寻烦恼啊,于是心情就开朗起来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卡耐基说过:“其实99%的焦虑根本不会发生,是人自己造成了自己的焦虑。”我们的担忧和烦恼其实都和杞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都是自寻烦恼,没有必要的。

一位青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方法。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竹笛,好不快乐。

青年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青年试了试,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青年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

老翁看了他一眼,和气地说:“来吧,跟我一起钓鱼吧,保管你没有烦恼。”

那个青年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

年轻人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者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年轻人说:“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

在生活中,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我们是自己捆住了自己。

很多人在什么都没有发生时,就先这样假设:假如变成这样该怎么办?假如变成那样又会如何?这样做会不会变得更差呢?一个商人就是这样一个成天无故担忧、自寻烦恼的人。

一位商人因为经济不景气生意很清淡,商人为此终日郁郁寡欢、愁眉不展,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细心的妻子对丈夫的郁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不忍丈夫就这样被烦恼折磨,就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看看,于是他前往医院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

商人说:“是呀,真叫人痛苦不堪。”

心理医生开导他说:“别急,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你回去后如果睡不着就数数绵羊吧!”

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一个星期之后,他又出现在心理医生的诊室里。他双眼又红又肿,精神更加颓丧了。

心理医生复诊时非常吃惊地说:“你是照我的话去做的吗?”

商人委屈地回答说:“当然是呀!还数到三万多头呢!”

心理医生又问:“数了这么多,难道还没有一点睡意?”

商人答:“本来是困极了,但一想到三万多头绵羊有多少毛呀,不剪岂不可惜?”

心理医生于是说:“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

商人叹了口气说:“但头疼的问题又来了,这三万多头羊的羊毛所制成的毛衣,现在要去哪儿找买主呀?一想到这,我就睡不着了!”

这个商人与前面那位年轻人一样,被自找的烦恼捆住了手脚。

如果你也是一个自寻烦恼、杞人忧天的人,就表示你的自控能力很差,不懂得运用内在的特质化解内在的烦恼。不妨从改变自己的内心做起,也就是说内心一直都保持着愉快、积极的状态。不要再患得患失,要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5.有些事强求不得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活法,不抱怨,不叹息,不堕落,胜不骄,败不馁,只管走属于自己的路。顺其自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草籽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

小和尚高兴地说:“草籽撒上了,地上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

“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上了,许多麻雀飞来,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慌地说:

“不好,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草籽多,小鸟是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大雨,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心里暗暗担心草籽被冲走。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籽都不见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冲走了,怎么办呀?”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不久,许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因此,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淮南子》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住在长城边的老翁养了一群马,其中有一匹马忽然不见了,人们都非常伤心,都赶来安慰他,而他却无一点悲伤的情绪,反而对家人及邻居们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众人惊愕之中都认为是老人因失马而伤心过度,在说胡话,便一笑了之。

可隔不久,当大家都把这件事渐渐淡忘的时候,老翁家丢失的那匹马竟然又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匹漂亮的马,人们喜不自禁,惊奇之余亦很羡慕,都纷纷前来道贺,而老翁却无半点高兴之意,反而忧心忡忡地对众人说:“唉,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件坏事呢?”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都以为是把老头给乐疯了。

果然不出老头所料,事过不久,老翁的儿子便在骑那匹马时摔断了腿。人们都挺难过,前来看望,唯有老翁显得不以为然,而且还似乎有点得意之色,众人很是不解,问他何故,老翁却笑着答道:“这又怎么知道不是件好事呢?”众人不知所云。

事过不久,战争爆发,所有的青壮年都被强行征集入伍,而战争相当残酷,前去当兵的乡亲,十有八九都在战争中送了命,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腿跛而未被征招,他也因此幸免于难,故而能与家人相依为命,平安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出处。老翁高明之处便在于明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能够做到任何事情都能想得开,看得透,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一种处世哲学,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很受用的处世哲学。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这种“成事在天”便是一种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便知足了,不奢望太多,也不失望。顺其自然不是随波逐流,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踏实地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有人曾经问游泳教练:“在大江大河中遇到旋涡怎么办?”教练答道:“不要害怕。只要沉住气,顺着旋涡的自转方向奋力游出便可转危为安。”顺其自然也是如此,它不是“逆流而动”,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按正确的方向去奋斗。

顺其自然不是宿命论,而是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顺其自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偶遇风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顺其自然,学会适应,才能战胜困难。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顺其自然,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