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宋风采
28442300000017

第17章 改革创新,不输今人——神宗朝(5)

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司马光勤俭的好习惯。司马光的祖籍是今山西省夏县,他却出生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出生时,他的父亲正任光山县县令。司马光的父亲叫司马池,据史书记载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县官,生活十分朴素,其饮食一贯是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上级官员,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土产的蔬菜,而且也只限于三五道菜。父亲的俭朴,影响司马光的一生。他常常用幼年所受到的家风的陶冶励己励人,教育儿孙,讲解“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道理。

司马光在20岁那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了进士甲科。按常例,新中进士的人要参加皇帝赐予的“闻喜宴”(也有叫“琼林宴”的)。参加宴会之前,朝官们献给司马光一朵光荣花,让他戴到胸前。可是司马光说什么也不戴,不愿炫耀自己。其他中进士的人都戴上了光荣花,有一个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这是皇帝赠的花,不戴是大不敬。”司马光这才勉强把那朵花戴上了。

此后,司马光又做了几任地方官后升任朝官,成为当朝的显贵。有一次,司马光的好友刘蒙,从河北到了当时的京城开封,以父母无钱赡养,兄死无钱以葬,弟妹嫂侄无资以抚恤为由,开口便向司马光要五十万钱。

司马光对老朋友这样不了解自己,实在感慨,立即回信一封,说:“我司马光一贯小心谨慎,俭朴为官,一分一毫也不敢妄取于人,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衣帛,视地而后敢行,顿足然后敢立,连亲属故旧我都拿不出钱来帮助,哪来的钱给您呀!”

司马光曾经一度在朝廷做谏官,在无数的谏奏中,关于劝俭戒奢方面的占了一大部分。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一些大臣为了讨皇帝、后妃的欢心,在大灾之年竟拟定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元宵庆典,司马光连上奏折制止这种有害于社会淳朴之风的庆典。英宗皇帝即位伊始,为了收买人心,巩固自己的皇位,向朝臣遍赐钱物,司马光连连上奏,表示反对,而且声明自己得到的一份赏赐留在谏院做公使钱。他对英宗皇帝说:“勤俭节约,应该从圣上做起。”英宗皇帝还计划对宫廷进行一番大修大造,司马光上了《论修造札子》,希望“不得过为宏壮”。司马光总结无数历史经验,告诫皇帝如果荒淫奢侈,必然对政事怠惰,就可能招致亡国的危险。

司马光的老伴张氏,伴随司马光46年,早于司马光二年去世。这时的司马光已是北宋的重臣,虽然还未做宰相,朝野上下都称他为“真宰相”。可是他未为爱妻大操大办丧礼,而是卖掉自家的一顷薄田,简朴地安葬了事。

司马光晚年谆谆告诫儿子司马康的,还是一个“俭”字。他写了《训俭示康》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他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这就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奢者必惰,俭者必勤。”

司马光的“勤”也是有名的,而且养成于少年,贯穿其一生。

司马光幼年时期就是一个勤奋读书的孩子。据他自己说,小时读书“常患记诵不如人”,别的孩子把教师留下的背书任务完成了,就跑到外边玩去了。这时的司马光则留在屋里,为了不分散精力,放上帷幔,苦读苦诵,一直到背诵得滚瓜烂熟才罢休。这种背诵的习惯到他中老年时还保持着。他外出骑在马背上,夜深人静时,都是他背诵的好时间。

他中进士后,被派到地方任县官,别人常常看到他或半夜,或凌晨,手执笏板端坐床上,深思熟虑。后来有人问他这是干什么,司马光说:

“我身为朝臣,不能不认真严肃思考朝中之事啊!”

司马光做宰相时,距他去世,只不到一年的光景。这时,他身体多病,举步维艰,高太后特下恩典,免朝觐之礼,特批他坐轿入宫,三天上朝一次就可以了。但是,司马光没接受太后的恩典,坚持天天上朝听政,最后一天上朝是在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一日。司马光死后,人们检查他的遗物,除了有8张稿纸上写的奏文,在枕间还有《役书》一卷之外,再没有什么个人财产了。

为哀悼司马光,皇帝辍朝3日,京城为之罢市,画工画其像出卖,家家户户都挂司马光遗像。根据司马光生前的品德和政绩,朝廷赠他为太师温国公,用一品礼服装敛,谥“文正”之号。在封建社会里“文正”二字是不轻易谥人的,因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

终其一生,司马光的文学成就和治国思想都体现在他那用19年完成的贯穿战国到五代末年,总计1362年历史的宏伟史着《资治通鉴》中。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这部着作是集体的产物,但是司马光起了主导作用,是整部书的主编。这个耗费了19年的史学巨着,是怎样完成的呢?

司马光进入仕途之后,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达到了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的渊博程度,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并且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这其中他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着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为了统治的需要。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首呈《历年图》25卷,二年后又呈《通志》八卷,说明他在政事活动之余,已进行撰写。他的着史得到宋英宗、宋神宗的称赞、支持,宋英宗同意他设立书局,自择官属,神宗以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制序文,以示重视。当时司马光与正在变法的王安石意见不一,司马光退居洛阳,通过编纂史着,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

司马光知道这样一个宏伟的工程光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必须找到一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史学家才能完成。通过多年的考察,司马光选择了当时着名的史学家刘恕、刘攽和范祖禹来共同修撰这部史书。他们既是当时第一流的史学家,又与司马光在政治、史学上观点一致,故能在编书中各显其才,通力合作。《资治通鉴》的成功,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但最终使《资治通鉴》达到光辉顶点的,还决定于主编司马光的精心着述。

《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大致分三个步骤:一是排列丛目;二是编写长编;三是删改定稿。前两步,在主编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主编一人完成。全书的发凡起例由主编拿出后,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严格的选材。丛目、长编的取材尽量广泛,所选史料内容则着重在国家兴亡、朝政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目的在提供治国借鉴。这样,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总数不下300多种。其中长编长达6500多卷,3000多万字。

第二,精心的考异。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只有有价值才能具备借鉴作用。所以司马光除将考异所选史料收入正文之外,又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着成《通鉴考异》30卷,与《通鉴》一起奉上,大大增强了史着的可靠性、真实性。而这种着史方式,为后世史家沿用,清代以考证史实见长的乾嘉学派,正是沿着这条路子发展起来的。

第三,编制目录。《通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的长篇巨着,为翻检方便,于修史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通鉴》体更臻于完善,将我国的历史编纂学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第四,完善史体。编年体记事简明扼要,司马光注意吸收纪传体的优点,为交代前因后果,大量采用连载、主载、附叙、追叙、补叙等写法,带有以事件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性质,表现出突破编年体,酝酿纪事本末体的趋势,对南宋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一书,有启迪先导之功。

第五,加工贯通。集体写书,由于手笔不同,风格各异,容易产生割裂驳杂的现象,但《通鉴》的语言风格如出一人之手,浑然一体,毫无雕琢弥缝的痕迹,这正是司马光精心改编和加工的结果。有着深厚文字功底的司马光,尤长于叙事,款款写来,原委了然,文字优美而质朴,格调古雅浑厚而又简洁晓畅,真可谓别具匠心,自成一体。有许多场面和人物描写,已成文学史上的名篇,而大型战争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叙述,更是脍炙人口,引人入胜,超越了所有其他史书的记载,成为历史散文的上乘。

第六,撰写附论。我国史家借论赞以寓褒贬劝诫之意,已成传统。司马光在《通鉴》一书中附论,不仅数量多,而且篇幅长。全书附有180多篇,80多篇援引他人之论,其余全为亲手撰写。所论多为治乱之因,君臣之道,是在以往所写史论与奏疏基础上,因史事而发挥,就时事而议论。

字里行间,充满着匡辅的诚意和情感,寓褒贬臧否于其中,体现出因事劝谏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民族问题还是用人原则,都针对现状提出了革除弊政的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编着这部史书时,司马光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进通鉴表》中,他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目力不足,继之以夜。”有人见其残稿堆积有两屋之多,皆蝇头小字,字字端谨,无一字潦草。书成之后,66岁的司马光,已是“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了。所以倾毕生精力于此书,还在于寄托其治国的热望,他恳切地希望皇帝通过观览此书,能够“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是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这样,他也就“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了。这不正说明了他着史是从政治国的另一种方式吗?

名家回眸

难怪柏杨先生说,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事实上只有两部史籍,才是最有价值的着作,一是司马迁的《史记》,另一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古往今来令无数学者文人推崇的经典着述,却恰好被司马光一片苦心设计好的读者——宋朝统治者忽略了。这颇具有讽刺意味。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部巨着中,司马光要求国家领导人,必须有伟大的胸襟,以采纳不悦耳的意见。这给人的印象是,如果他是国家领导人,他必须如此,因为这是正确而荣誉万分的道路。可是,在掌握实际大权后,司马光却做不到他所要求的。权力可以使人愚不可及,以致看不见自己立下的“镜子”。

所以,由于作者的保守立场,有人曾怀疑《资治通鉴》是不是值得尊敬,更有人把《资治通鉴》比作“驯服术”,指控它专供统治阶层之用。对此,柏杨先生是这样说的,伟大的文化产品,功能是多方面的,史观可能无法使每一个人同意,但史料却是严肃的,司马光已为我们留下宝藏。何况,司马光处理史料时,只把他的主观见解表现在“司马光曰”篇幅中。假使没有司马光,史料失散,即使今天的专业历史学者具备司马光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也无能为力。

柏杨先生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序言中说道,与其说《资治通鉴》是帝王的镜子,毋宁说是人民的镜子。通过《资治通鉴》,可看出我们所处的历史位置和面对的祸福命运,也可看出统治阶层的心态和行事轨迹,用来作为对他们的评鉴标准。这部皇皇巨着根基于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一种现实政治智慧之学,是扎根于现实主义思想土壤之上的大智大勇。至于它精彩纷呈的文学价值,那就说也说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