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人要懂心理学
28422600000019

第19章 成功心理学篇(3)

即使一个男人没有这样一位正式的贤明朋友,也往往有一位非正式的贤明朋友——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至少也比他见多识广,儿子谈起职业方面的问题时,他可以说出一些有见识的意见。一个女人的母亲却很少能扮演这样的角色。她不是没有参加过工作,就是从没有把工作当回事。

由于女人缺乏贤明的朋友,所以在直接面对男人的敌视时,她遇到的问题更为严重。一个贤明的朋友毕竟是一个同盟者。巴巴沃尔特斯就说·过:“我的对手比我的朋友更多。”如今,妇女正在证实,有特别才能的人可以弥补其缺乏贤明朋友的不足。但如果能有贤明的朋友不就更好吗?

如果我们大家——无论男性或女性——能互相协助不是更好吗?

妇女缺乏可效法的朋友已是不利,比这更不利的是,她们还缺乏参加集体体育运动或军事生活的经历。但多数小伙子仍然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其作用也是相同的。正如玛赫及格和安贾丁姆所述,体育运动提供了··一个非正式的“户外教室”。而女人至今极少接近这个教室。通过集体比赛的经历,男子学会如何合作和竞争,怎样指挥和服从,如何提出批评和接受批评,又如何与自己喜欢的人一道工作,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一道工作。女人喜欢的是单人活动,如跳绳或滑雪。这就使她们从小没有学到许多至关重要的东西。有个妇女对《女性经理》一书的作者说——有件事过去经常困扰着我。记得我10岁左右的时候,我哥哥经常在星期六和一群男孩子在街上玩耍。每次吃午饭他回到家我们都会听他说其中的两个男孩。说那两个男孩真讨厌,他无法忍受他们。可吃了午饭后,他和他们又一起玩起来。吃晚饭时,又会听到他对那两个男孩骂天骂地的。这种做法真叫人不可思议。有一天我忍不住说:“既然你不喜欢他们,干吗还和他们一起玩?”他眼睛盯着我说:“你真是疯了!我们一个队需要11个人!”我为这想了很久,怎么也想不通。我知道要是我不喜欢另一个女孩,我是不可能还和她一起玩的。与多数男人不一样,妇女往往避免和她们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她们从没有遇到过不得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的事,甚至可能没有想到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是可能的。男人往往把跟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看作纯粹的实用主义,女人则把这看作是对自己个人伦理准则的侵犯。这也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妇女仅仅因为喜欢与之一道工作的人而宁愿干枯燥、低薪的工作。尽管妇女相信她们必须与职业伙伴一起愉快地工作,但不能保证总有一群志趣相投的同事。

妇女有很多东西需要向男人学习,其中一点是学习男人如何和平共处(即使不总是处得很好),既与职业上的朋友又与同行冤家和平共处。做得更好一点,就是把冤家变成朋友。《妈妈教不了你的游戏》一书的作者贝哈拉根认为,对作为一名·“队友”意味着什么,男人和女人认识也不一样。“多数妇女把队友看作是一个无所不做的人”,但男人把一个小组看作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每个队友都知道自己的作用。一个是投手,一个是接球手,再一个人是游击手。队员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试图做另一个人该做的事。一个击球手从不“决定”下一个该自己上。由于这些相反的认识,该作者补充说,妇女便经常争着在“一、二、三同时都打”。

“妈妈!我要自己干!”综合征实质上是在家庭中一直存在的一种模式的重复。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对她们说,她们有权使家里一切井井有条。这也意味着她们有权使家里一切乱七八糟——以此类推,她们在工作上也可以如此照办。妇女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她们往往把工作上的一切差错归于自己。可是男人难道就不出错吗?男人难道没有在下班回家时感到自己考虑不周的决定肯定要导致经济灾难的时候吗?他们当然也会出错,当然有这样的时候。但记住:男人有同行朋友,而且很可能还有一位良师益友给他当参谋。女人却缺乏这样的朋友,即使有,她也可能羞于向朋友道出自己的感情。对许多妇女来说,要解决这类问题,办法就是参加果断训练。业咨询研习班,从中学习了解工作中的差错,哪些该自己负责,哪些不该自己负责。

但是妇女还有一个难办的问题——性。大多数妇女从小就被培养去讨男人的欢心,多数妇女还为男人工作。这就是说,一个女人想要避免在工作中被剥削——如被派过多的工作——她就必须经常克制超越几十年来形的冲动。她还必须懂得不受抑制地讨好男人——随便哪个男人——欢心的欲望对双方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性在多数办公室里起的动力作用也帮助说明为什么多数妇女觉得与男人竞争远比与同性的竞争更艰难。妇女在其大部分生活中听到的,是她的工作让男人高兴这些话。但是,与男人竞争她也可能获胜——得到某样他想得到的东西——因此使他不高兴。

几个月前,佩吉得到局里提升,地位高于一位男同事。他毫不掩饰地说,他很想得到那个工作。起先,佩吉对此很不安,她几乎感到她应该去向他道歉,尽管她的提升是无可厚非的。佩吉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她想到男性自我的脆弱——比如让他在网球场上击败你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但在佩吉获得这一职位后,她意识到她也有自己的自我。失去这个职位她也绝不会比他更好过。她开始问自己:我怎么办?

与男人的竞争之艰难还由于男女从小就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竞争,这种不同她是清楚的。男人为物质奖励、奖励牌、奖品、领导权——而竞争。而妇女被教导去为非物质奖励——丈夫的称赞、孩子的爱、另一个女人的友谊——而竞争。男人通过自己的行动竞争,他竞争获胜的标志是当选为领导人;女人是通过丈夫和孩子的行动来竞争,她竞争获胜的标志是她儿子当选为领导人。她觉得,男人和女人玩的是两种不同的游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感觉是对的。女人如何克服自己不情愿和男人展开竞争的思想呢?首先,认识到工作上的竞争不可避免,以及她必须培养对这种竞争的耐力。其次,通过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竞争的结果必须有胜者和败者,因此,她必须学会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男人认为,凡是他们已有的一切,女人都想得到。其实不然,女人并不想要男人嘴里的面包,她们想要的是一块完整的新面包,一块更对双方口味的面包。如果更多的妇女寻求取胜,不就意味着更多的男人肯定要失败了么?不一定,一家公司如果不让女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才智,它很可能也同样不让男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智。能让称职的妇女放开手脚干的公司几乎必然更会让男人放开手脚干。

值得庆幸的是,2l世纪的新女人已结束了与男人竞争的艰难,而且善于同男人竞争,这是新女人的又一优越之处。

101.越优秀感觉越孤立

不要让一个岛锁住一个人,应为自己、为他人多编织几座“心桥”,让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这其实也拓展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某个工作环境,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难免会使其他人滋生嫉妒心理,更会有意无意地孤立他。与此同时,上司的鼓励又促使其越发上进、好强,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被孤立——更好强——更优秀——更被孤立。当知悉遭人背后诋毁时,会产生一种推断:其他人都是一伙儿的,只有自己一个人被排除在群体之外,这种无形的力量反而使自己更受伤害。

人的每一种情绪反应下隐藏的是心理需求未被满足。如果一个人因被孤立、被忽略而沮丧时,其需要的是被重视、被容纳和被关怀。在生活里,能满足我们需要的人是不尽相同的,假如你很在意爱人的认可,就到爱人那里寻找,假如你在意父母的鼓励,就到父母那里寻找。这个过程,其实是明确自己的支持系统,并建立支持系统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创造亲密关系、提升心与心之间交汇的能力。

培养或创造一种亲密关系,需要提升觉察、同理、表达、信赖四项基本能力。

觉察力觉察是建立亲密关系最重要的能力,即是对你自己内在情感及需要的发生、变化有清晰的认识。觉察是了解自我的利器,亲密关系重在心灵之间的交融,不了解自我的感觉和需要,无从谈起与人的交流。表达力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清晰地表达自我的需要是必需的,如果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就会让别人无法清楚地了解你,误会、隔阂因而会产生,影响正常的交往和沟通。信赖力你越能信任对方,对方也越能体谅你的需求,即使你们之间出现了一些不愉快,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化解。而且,在你与人交流的每个环节,信赖力都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影响关系的深浅远近。同理力你对自己的觉察有多深,对别人的了解和理解就有多深。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同理力不同于同情心,是既能感受别人的需要,但又不失去自我的能力。毫无疑问,同理力搭起了人际交流的一座心桥。

102.在竞争中保持心理健康

在制订目标时,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要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这样才有助于“理想我”的最终实现。

竞争可以克服惰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是,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失败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满足之间出现巨大差距,加上有的人心理素质本来就存在不稳定因素,则会引起他们消沉、精神变态,甚至出现犯罪或自杀。那么,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如何才能扬长避短,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者和失败者。但是,关键是正确对待失败,要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其次,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努力缩小“理想我”

和“现实我”的差距。再者,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一个人的需求、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在实战中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会造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这样不仅能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而且会打下进一步发展和取胜的好基础。

当然,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问心无愧,如果从中悟出了一番道理,或者在竞争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那么这种失败或许更有价值,谁能说它不是明天成功的起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