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会运用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28407200000041

第41章 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1],唆之使前[2],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3],位不当也。

【注释】

[1]假之以便:假,借;便,方便,便利。意思是给敌人提供一些方便(故意露出破绽)。

[2]唆之使前:唆,教唆,哄骗;前,前进。

[3]遇毒:中毒。

【译文】

故意给敌人可乘之机,诱使其深入我方,然后切断它的后援和接应,使他陷入绝境(我方就可以为所欲为)。敌人受利益唆使,就像抢夺食物中毒一样,会处于不利的位置。

【顿悟】

“上屋抽梯”源自一个著名的典故。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小儿子刘琮,大儿子刘琦受到冷落。更重要的是,后母一心想加害刘琦,使他终日不得安宁。刘琦为了摆脱险境,多次请教诸葛亮,但对方总是推拖。

有一次,刘琦告诉诸葛亮,自己有一部珍奇的古书藏在楼上,请他前去鉴赏。等诸葛亮上楼后,刘琦暗中派人移走了梯子,并且坦言:这里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请你赐教!”诸葛亮知道中计,只好答应指点,并给刘琦讲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假尽孝心,侍奉父王。但是后来被攻于心计的骊姬害死了。

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后人常常采用这一策略诱敌深入,从而使其陷入我方设定的布局,听从摆布。

【学生运用】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烦恼,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摆脱对家人的依恋是我们长大的第一步,而认识到“成长必须靠自己”,建立自信心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玛丽是一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姑娘,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在饰物店里买了一只红色的蝴蝶结,店主看到她戴上蝴蝶结连连夸奖她特别漂亮。玛丽尽管有些不信,但是心里还是非常高兴,于是昂起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她的美丽。

来到教室后,玛丽迎面碰上了老师。“玛丽,你昂起头来真美丽!”老师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后来,又有许多人对她表达了同样的赞美。玛丽认为,这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是她回到家站在镜子前面,却发现头上的蝴蝶结不见了,一定自己不小心弄丢了。

那么,后来大家为什么还夸奖玛丽的美丽呢?事实上,玛丽建立了自信心,尽管她没有戴着蝴蝶结,自信的美丽就足够让一个人光彩照人了。

自信是个人成长的一种优秀品质,相信自己,认识到成长靠自己,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力量,我们才能迎接风雨的挑战。这就是“上屋抽梯”策略运用到人生发展中,为我们提供的一种指导意义。

我们依靠父母的养护渐渐长大,但是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学习、工作以及各种生活问题,这是与其让父母代劳,不如上屋抽梯,断绝自己依赖他人的心理习惯。事实上,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教育,都把对孩子独立个性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主题。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你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个体。《浮士德》中也有一句名言“你要成长,务须靠你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由于不能摆脱对父母等外在力量的依赖,使自己陷入了心理障碍的危险境地。这种失去强烈自我感的人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一旦他们走出家门,到学校寄宿、到外地求学,自己平日依赖的权威体系坍塌后,常常会陷入一种绝望的世界中。归根到底,这是没有提早完成自我意识的建立,没有采用上屋抽梯策略完成自我心理上的转型。

在上面的例子中,玛丽无意中建立起自信心,实际上她已经在走向独立和自信。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我世界的能力,从而建立自己的独立性。“上屋抽梯”,并非让自己断绝与父母的互助关系,而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思维。在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向父母和老师求助。

【军事运用】

“上屋抽梯”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的后路或援兵,从而使它在我方的控制中坐以待毙。作为诱敌深入的一种谋略,“上屋抽梯”表现出了精当的“谋划”步骤:先给警觉的敌人安放好“梯子”,然后实施诱敌的行动、故意给对方“方便”,接着等待敌人“上楼”,最后自己抽掉“梯子”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其中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强大。赵王歇本来也是一路诸侯,后来投靠了项羽。楚汉相争时,刘邦为了削弱项羽的力量,命令韩信、张耳带领两万精兵攻打赵王歇的势力。赵王歇则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井陉,准备迎敌。

韩信是一个智谋双全的军事家,他仔细分析了敌我的势力,认为敌军兵力雄厚,如果两军硬拼自己只能吃亏,而长期对峙也不是上策,最后他确定了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但是,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经过反复思考,韩信定下了一条妙计。他先派一支两千人马的队伍埋伏到山谷树林隐蔽的地方;命令张耳率军一万人马,在绵延河东岸摆下阵式;而自己则亲自带领八千人马正面佯攻。

到了交战的日子,韩信率领大军向井陉杀来,赵军主帅陈余立即出击。两军一场混战,过了一会儿韩信下令部队假装撤退,并且故意丢下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陈余看到这种情形暗自高兴,于是命令部队追击,发誓要全歼韩信的部队。韩信带着败退的队伍撤到绵延河边,与张耳的部队会合。然后,他对士兵摊牌,前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是几十万追兵,已经没有退路可走,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求生。士兵看到这种情形,都群情激愤,誓死战胜敌人。

于是,韩信一声令下,部队又杀了回来;而陈余的部队正争夺路上丢弃的物资,一片混乱。锐不可挡的汉军奋勇冲进敌阵,只杀得赵军丢盔弃甲,一派狼籍。正当陈余收兵回到营寨的时候,忽然飞过无数支箭。原来,韩信此前派出的两千精兵早已经占领了空虚的赵军营寨,并且在里面遍满了汉军的军旗。赵军惊魂未定,汉军已经冲出来。就这样,两边的汉军夹击,把赵军杀得人仰马翻。最后,张耳被斩,赵王歇也被汉军生擒。

就这样,韩信采用“上屋抽梯”之计,诱敌人深入,又断了他们的后路,利用对方手足无措的时机获得的胜利。

【经商运用】

“上屋抽梯”的谋略之所以会奏效,是因为把对方带进一个没有退路的境地,所以他不得不乖乖就范,按照我们事先规划的方向行动。在商业管理中,如果恰当而自然地运用这种策略,就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整合团队力量,出色实现组织预期发展目标。

美国GE公司因为杰克·韦尔奇(JackWelch)的到来,续写了自己20世纪后半期的辉煌历史。事实上,在韦尔奇上任以前,通用公司和许多美国企业一样,处于一场变革的前夜,组织运行已经处于下降的趋势。当时,整个商业世界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挑战,因为旧有的组织运作规则已经制约了业务发展,比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许多大公司都有“终身雇用”这种心理上的契约,于是组织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整个公司也就变得一潭死水。韦尔奇的到来,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掀起一股管理变革的雄风。

居安思危,如果员工和经理们始终处于安逸的环境中,就很难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抽掉他的梯子,调动员工和经理们的斗志。于是通用公司内部的改革开始了,终生雇佣合同被改变,薪酬体系也与个人工作业绩关联。当这一切改变的时候,安于现状的人有了工作压力,不满现状的人有了工作激情,整个组织焕发了勃勃生机。就这样,配合其他措施,韦尔奇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从一头昏昏欲入睡的巨兽改造成咄咄逼人的攻击手。

从1980年韦尔奇上任伊始,通用电气准予不足1000名雇员有优先认股权。接着它把这一原则始终贯彻下去,来激发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到2000年,已经有15000名雇员获得了优先认股权。另一方面,韦尔奇加大了对中层管理人员的任职管理力度,那些不能适应组织要求的经理们被毫不留情地开除出局,通用电气在20年间更是削减了近10万名雇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主题时,韦尔奇的“上屋抽梯”策略治理策略的确发挥了巨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