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名人的闲情逸致
28404000000027

第27章 握手礼仪

握手的具体样式是千差万别的。了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样式,既有助于我们通过握手了解交际对方的性格、情感状况、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也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去自觉地应用各种具体的样式。

(1)对等式握手。这是标准的握手样式。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手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对方,或者说是到了最后都不得不将手心向着对方。这样的握手多见于双方社会地位都不相上下时,由于双方都"试图"处于支配地位,通过"竞争"最后双方的手心在握住时不得不向着对方,也是一种单纯的、礼节性的表达友好的方式。

(2)双握式握手。美国人称政客式握手。据说在历届美国竞选总统时,几乎所有的竞选人都要以这种样式对上至亿万富翁,下至西部牛仔握手。其具体样式是,在用右手紧握对方右手的同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前臂、上臂或肩部。使用这种握手样式的人是在表达一种热情真挚、诚实可靠,显示自己对对方的信赖和友谊。从手背开始,对对方的加握部位越高,其热情友好的程度显得也就越高。

(3)支配式握手。也称"控制"式握手,即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以这种样式握手的人想表达自己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地位。这种人一般来说说话干净利落,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事一经自己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作风不大民主。在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4)谦恭式握手。也叫"乞讨式"握手,顺从型握手。与支配式握手相对,用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用这种样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软弱,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种人可能处世比较民主、谦和、平易近人,对对方比较尊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这种人往往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不固执,愿意受对方支配。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因不懂握手的规则而遭遇尴尬。场景一:小刚和小明吃好中饭,就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兴致勃勃地打麻将。这时,有人敲门,原来是小明的朋友大力。小明热情地把大力介绍给小刚,小刚只得站起来嘴里嚷着:"哎!你好,你好!"一边伸出手与大力相握,可这老兄握手时眼睛仍舍不得离开屏幕,连余光都不扫视大力一眼,握完手马上坐下来接着开战,搞得大力很不愉快。注意:握手时左顾右盼,三心二意,会给人随意敷衍、不尊重对方的感觉。场景二:林平陪夫人在大商场购物,走得烦了,索性让夫人自己逛去,他坐在椅子上休息,猛抬头看见大学同学英子姗姗而来。多年不见,英子依然非常漂亮,富有朝气。林平高兴地连忙迎上去,激动地去握英子的手。英子的一双小手被握在林平的一双大手里,动弹不得,脸上立刻浮起红云。注意:男子与女子握手时,不应太主动,不宜用双手去握,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场景三:冬日的一天早晨,李大爷头戴帽子、手戴手套来到公园散步、晒太阳。正悠然地走着,前方传来惊讶的招呼声:"这不是老李吗?想不到在这里遇见你。"噢,是几年前的邻居张大爷,家搬到别处后再没碰过面。李大爷快步上前,一把握住对方的手寒暄起来。张大爷是退休教师,比较讲究礼仪,被戴着手套的手握着,总感觉不自在,但他又不便说什么。注意:戴着手套、墨镜或帽子与他人握手,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也有不尊重对方之嫌。

场景四:在某医院内科病房,张医生正乘没病人的空当津津有味地看着一张晚报。这时,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闯进来,同他打招呼。张医生一看是熟人,连忙站起来相迎,因右手拿着报纸,他就用左手与该男子握手。待男子坐下来后,张医生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擦着左手掌。注意:不能用左手与他人相握,而且另外一只手不要拿着报纸、公文包等东西不放。握完手不宜立刻擦拭手掌,好像嫌别人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