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名人的交友之道
28398100000024

第24章 接受情绪,之后再表达

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接受情绪。情绪本身不受意愿的控制,它更像我们身体内的一个自然现象,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例如:小孩子生气了,我们不要说“不许生气”或“生气是不对的”。应该让小孩子感受到,即使是生气、悲伤等负面情绪也是被允许的。

通常,我们非常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当情绪和自我认知不一致时,我们会觉得痛苦,然后倾向于否定自己的情绪,这种做法使我们体会到很多压力。在我们的文化中,对情绪有很深的误解,认为产生情绪对一个人的成熟、修养有所损伤,所以希望人们最好不要“有”情绪。

其实,情绪是人类非常自然的反应状态。当有危险的外在刺激出现时,我们就会产生害怕的生理反应及感受,促使我们有更多的能量警觉而逃走,达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功能。当有外力要侵犯我们时,发怒就能吓退敌人或争取到生存的空间。而且,情绪更是情感的基本成分,人类也正因此有美好丰富的感情生活,创造出宝贵的历代文明与艺术。

因此,当我们学会识别情绪后,还要进一步学会接受情感。所谓接受,就是不加指责地承认情感的真实性,不加指责地承认自己有产生和表达这种情感的权利。

虽然我们的某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不当的,某些消极性情绪是不值得肯定或赞同的,但我们首先应该接受它。

因为只有接受情感,才能让他们把内心的情绪充分发泄出来,才能冲淡我们的消极情绪,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最终有利于情绪重建和情感表达,形成积极的情感状态。

如果你已经能够接受自己的情绪,那么问题就过渡到下一步——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有很多人认为有情绪就表达出来是一种不稳重的行为,他们希望自己很成熟,什么事情都能藏在心里。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管是谁,都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

1.情绪没有表达出来,你无法对周围的人传递内心信息。信息被困在心中,就像戴着面具一样,而情绪最终是要表达出来的,到时你可能失去控制。

2.情绪没有表达,就剥夺了自己得到希望的结果和行动的机会。比如你感到喜欢某人时,如果不表达出来,可能就会失去相互欣赏的机会。

3.情绪的积累会产生身体上的压力,最后会以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4.不表达自己的情绪,别人就无法了解你,情绪是个性的一部分,你关闭了情绪表达的大门,同时也就关闭了与朋友、家人、同事心灵接近的机会。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更有义务教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表达情绪对于个人很重要,在一个企业中,情绪表达的好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的研究员发现,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成功得多。这就是所谓的“牢骚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好像跟我们的常理相反,但仔细分析,道理其实很简单,牢骚源于不满,把不满发泄出来,就可以让管理者发现经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着手解决,事业自然就会成功得多。

表达情绪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表达的具体方式。我们要知道,不管情绪多么强烈,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过激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有些行为在某种场合是不合时宜的。一个有坏情绪的人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疏通情绪的方式,像倾诉啦、弹琴啦,等等。

很多父母让孩子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整理情绪。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情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