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28384600000018

第18章 信念源自何方

一源于环境

究竟信念来自何方?为什么有人拥有推向成功的信念,而其他人拥有导致失败的信念?如果我们打算效仿那些导致成功的信念,就得先找出它的来源,首先要从环境找起。

孕育成功的良性循环与孕育失败的恶性循环,皆源自于环境。例如:监禁生活最可怕的不是每日的挫折和剥夺,而是这种环境会孕育失败的信念和使幻想毁灭。

如果你看到全是失败、全是绝望,要想在内心追求成功的信念,实在是难如登天。模仿是一件人生一直在做的事,如果你生长在一个富裕且成功的环境,你很容易去模仿富裕和成功;如果你生长在贫穷和绝望,你大半的模仿可能就是贫穷和绝望。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很少有人能够不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表达出公正的意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连公正的想法都没有。”

世界顶尖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对此就有深刻体会,他说道:

“在讲授模仿的课程到尾声时会有一堂实习课,我们会特别找几位在大都市里的流浪汉作为对象,模仿他们的信念系统和想法。我们不仅给他们吃,并且付出真诚的爱,希望他们能说一说平日流浪生活的感想,然后我们就拿他们与那些虽曾遭受身体及情感上重大打击,但却能扭转人生的人相比。”

“在最近的一堂课里,我们找了一位年约28岁,身体强健,看来聪明,并有一张俊美面孔的年轻人,做为了解对象。我们想探讨,以他的条件,为何会如此落魄,流浪街头,而米契尔虽在外表上一无可取,但却异常快乐的原因。”

“米契尔成长于一个能提供他许多克服逆境、再创美好人生的模范环境之中,让他滋生‘我也可能办得到’的信念。相对的,这位年轻人,姑且就叫他约翰吧,却生长在没有模范可学的环境里。他的母亲是个妓女,他的父亲因持枪杀人而入狱。”

“在约翰八岁时,他父亲就为他注射海洛因。这样的环境让他相信,若要活下去——其实只能算是苟活于世,惟有流浪街头、偷窃他人、贩卖毒品等。他认为如果自己不当心,别人就会占他的便宜,任何人都不可信。而现在,他改变了他原先所相信的看法。结果,他不再流浪街头,如今结交了许多新朋友,用新的信念过新的生活,开创新的生活。”

芝加哥大学的布鲁姆博士曾研究100位杰出且年轻的运动员、音乐家和学生。他十分惊讶地发现,这些年轻奇葩,大部分都不是自幼即表现头角峥嵘,而是在细心的照顾、指引和帮助下才得以发展才华。这都得归功于他们成名前,即已拥有“我必出人头地”的信念。

由此看来,环境是信念产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幸好,它不是惟一的,如果是的话,那么世界就是个静止的世界,富家子弟永远只认得钱财,而贫家子弟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孕育信念。

二源于知识

亲身体验是知识的一种,而另外一种可从阅读、看电影等其他方面得到别人的看法。知识是增强信念最佳的方法之一,不论你的环境是何等的艰难,如果你读了别人成功的事迹,你便能产生信念,助你成功。卡尔文博士是一位黑人政治学家,曾在纽约时报上提到,当他还是个青少年时,美国棒球联盟第一位黑人球员贾奇罗宝森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他说:“从他那里,我得到鼓舞,他的事迹拓宽了我的眼界。”

三源于成功经验

如果你以前有一次成功,你就很容易建立会再成功的信念。这是安东尼·罗宾的经验之谈。

为了配合出书进度,安东尼·罗宾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激发心灵潜力》的初稿。当时他不敢确定是不是办得到,但后来在一天内完成一章的内容,才确信截稿前完成那本书是做得到的。由此,他总结道:“一旦你成功一次,你就知道必能再办到。”

例如:记者从及时交稿中,也可学到信心。在他们的工作中,很少有别的事情,能比在截稿前一小时内写出一篇完整的稿件那样令他们畏惧不前。对那些新手来说,这是工作上最可怕的事了。但当他们成功过一两次,就知道以后也可能成功。他们不会因为是老手,就做得更利落、更快,不过一旦有这种成功经验后,他们就发现能在限定时间内办到。同理,这同样适用于任何人。相信能办得到,就像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家一样,帮助你成功。

四源于内心经验

当你周围的情况无法让你生气勃勃,这时只要把状况假想成你想要的,把自己溶入其中,就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强化你的信念,激活你的行为。

不管你的目标如何,如果你在内心里对你所追求的有个很清晰的轮廓,假想已经拥有了,就会进入能帮助你实现愿望的状况。

要能控制你的信念,控制你的效法他人的方法,执意地引导你的人生,你就必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