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28382500000030

第30章 退休人员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一位刚退休的老者,吃过早饭便习惯性地拿起公文包往外走,家人问:“干什么去呀?”老人说:“上班。”家人哄堂大笑,老人这才恍然大悟,不无尴尬。

一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看到小轿车开过来,以为是来接自己的,然而车却从他面前径直开过去。

这就是离退休、每个“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老人到晚年都要面临的一个事实。也正因为离退休后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开篇两位那样微妙的经历,多数老人都会发生心理状态的不同程度的改变。有些人对此能进行自我调适,很快便能适应;而有些老人,特别是思想准备不足的老人,如果加上性格不够开朗,就容易发生适应不良,出现“离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孤独、抑郁、焦躁、情绪不稳、易怒,甚至发展为老年期抑郁症,还有的老人表现为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的各种躯体不适,如头晕、头痛、乏力、胃口不好,肢体麻木等。要预防这种心理问题,离退休老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该有所作为才是。

(1)改变认知,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首先离退休老人不能认为退休是单位、社会对自己的抛弃,不能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而应认识到这就像接力赛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该把接力棒交给别人,自己“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工作了一辈子,从岗位上退下来,对老年人的健康更有宜,而且退下来之后仍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自己的余热,离退休可以意味着新的开始。

(2)合理安排,开始新生活。认识自己角色的改变之后,就该着手安排自己的新生活。挖掘自己过去少有时间从事的业余爱好,并合理饮食。可以动手撰写回忆录,定期与老朋友聚会,外出旅游,养花植木,吟诗作画,参加健身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上老年大学,多接触新人新事,更新知识,以防心理老化。

(3)子女要关心和尊重老人的生活权益,“常回家看看”,但却不可把老人当做保姆,要尽最大可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安享天伦。

(4)社会应多给予支持,组织鼓励老人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减少孤独和寂寞,定期去探望,特别是传统节日,应给他们送去心理慰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5)一旦发生离退休综合征,应送老人到正规的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才是老人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