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美德培育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28379400000046

第46章 不要固执己见

现实中有很多人极为固执,不肯改变看法,要是遇到了这样不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那是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你必须努力说服他,先是改变原来的错误或者有缺陷的观点,接着就是要让他认可你的看法。很多时候,一个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看法不对,也不会立即接受你的看法,他会比较谨慎地考察一番之后,再选择自认为稳妥的方案。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需要这样改变自己。那就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忠告:“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如此。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新的事物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应该把它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接受,并适应它,否则,我们将会被它毁掉。

叔本华也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查理将军被告知他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后来,他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查理将军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用心带大了这个侄子,在他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查理觉得他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可现在,他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他活下去了。他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他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他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他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他母亲去世后,这个侄子寄来的信。那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告诉过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他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现在,他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

这里并不是说,碰到任何挫折时,都应该逆来顺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相反,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儿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常识告诉我们,事情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理智,我们就不要固执己见,放弃使自己无法生活下去的信念吧。如果我们在极其艰难的人生旅途上,也能承受各种压力和所有颠簸的话,我们就能活得更长久,能享受更顺利的旅程。

同时,要防止遇到这样的事情:说服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放弃他的偏见,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好就是使对方立即说“是”。开始就让他说“是”,使对方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亚力森的推销员,他使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得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亚力森得到了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亚力森又得了第二个“是”。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开了一张价值3.5万美元的订单。

一本《影响人类的行为》的书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别人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使对方立即说“是”。永远使对方觉得“我”重要!要知道,使“我”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而且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