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28379000000051

第51章 猎人与猎狗

猎人养了几条猎狗,为了让它们能更多地捕获猎物,猎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于是,猎狗们纷纷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没饭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窍门,都去捉小兔子。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是否捉到兔子与分得骨头的数量挂钩,而是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决定猎狗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

猎狗们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会越来越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野狗到底比猎狗强在哪里。野狗说:“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接着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头都没的舔。”

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还可从其所猎兔肉中提成,而且随着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按比例分享猎人的所有兔肉。就这样,猎狗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

又是一则典型的用人哲学。

每个人即便说得再高尚、再伟大,他最看重的还是自身的利益。在人事管理中,自我利益是最强烈的动机。从被管理者最关心、最看重的地方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会令他们愉快地为管理者谋利益。

多听一听员工的心声;多为员工争取一些切身利益;多为员工的实际生活着想……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当然,在为员工们谋利益的同时,要灵活运用“分糖哲学”,给员工们的好处逐步增加,让他们时刻都体味到管理者对他们的赏识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