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28379000000010

第10章 淡泊是一种心境

一位孩子,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很好,按照一贯的表现,可以被学校保送上最好的大学。但是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考,而不是保送。

他的父母为此担心不已,委婉地告诫他:“如果考不上,那不是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他劝慰母亲:“如果我考不上,那么说明还有一千个人比我优秀,这对社会来说是多么的幸运。”

上大学后,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执意在化学学术上有所发展。同学对他进行善意的劝告,搞学术没名没利,可能搞了一辈子研究,也不会被社会所承认。

但是他认定了化学,并留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很快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然后到哈佛大学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力学的研究。在导师的研究室里,他以任劳任怨、勤于思考著称。当别的学生每天按时上下班或假期到外面度假的时候,他却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做一些别人不愿干的工作。奇迹终于产生了,他制作了一台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他的导师赫希巴哈看到后惊讶不已,感叹地说:“这么复杂的装置,大概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来。”

赫希巴哈没有想到一个默默工作不事张扬的年轻人能够制作出如此先进的仪器。

由于他的智慧和努力,他在化学学术界很快声名鹊起。有人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得诺贝尔化学奖?”

他说:“从未想过。”

有同事向他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世界顶级的化学家,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知道后觉得同事在胡说八道,还提醒母亲千万别听那些话。

他的成果被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纳入视野范围后,他的导师告诉他,你很有可能获奖。他笑着说:“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诺贝尔奖公布的那天,他正在作学术报告。下面的听众已从新闻中听到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他作完报告,所有的听众都站起身来,热烈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他莫名其妙,随即意会过来,他对助手说:“看来今天的报告我做得不错。”

他就是华裔化学家李远哲。

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他的母校伯克利加州大学对他进行了奖励,但奖品令人大跌眼镜,奖给李远哲的只是大学为他保留的一个停车位。

李远哲知道后不生气反而很高兴,认为这是加州大学奖给他的最高荣誉。

淡泊是一种心境,不求争奇斗妍,只为一分宁静,来守护心灵的净土。只求致远能呵护精神的家园。

生活中确有许多如意的光环在闪烁,真正的智者能淡然处之,心静如雪,将名利的浮云轻轻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