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革命烈士书信
28363700000061

第61章 给父母的信

爸妈:

大场失守后,东战场再也不能乐观了,敌军抵苏的消息传到我耳中,我只得向上帝祝福全家的安全。日军攻吴兴,菱湖也不成安全之区了,我想或者会搬到安徽,我也希望搬到安徽。

我是为了读书而离爸妈到上海来的,可是到现在读书也不成了,上海的环境也可想而知。我感到自己太无用,不能救国也不能助家,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容许这样的。我现在立志到陕北,我可以说并不是当红军去的,而是读书去的,我相信那里能够造就我,报效国家。时间不允许我得到爸妈的允许而行,但我想是不需要的,一定允许我的。我深感长者之爱,但命运不允许我侍奉左右了,我是要远离爸妈了。也许将来还有见面的机会。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爸妈不必伤心,我以爸妈之爱来爱大众,爸妈是喜欢的。我下最大的决心达到目的,尽力打破一切困难。

敬祝安康

再祝

我们得到最后胜利

传馥

赴陕前

【写作背景】

从这封信内容分析,该信写于1937年底王传馥赴陕北前的浙江菱湖。从"八一三"淞沪抗战至王传馥写此信前,上海、苏南、浙北地区相继沦陷,王所在的学校也从上海搬到浙江菱湖。所以他在这封信中写道:"菱湖也不成安全之区了,我想或者会搬到安徽"。当时动荡不定的读书生活,使他深感国家危在旦夕,自己有责任挽救民族危亡,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因此没有随学校搬到安徽,而是毅然投奔革命中心--陕北。这是他赴陕前写给父母的信,信中充分表明了他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的信任和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愿望,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王传馥简介

王传馥(1920~1942),江苏省吴县人。1937年在上海立达学团高中二年级读书,年底赴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学兵队学习。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教导队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第五团宣教股长。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先后囚于上饶集中营七峰岩、李村、石底、周田和茅家岭监狱。在狱中团结同志坚持斗争,是秘密党支部负责人。1942年5月25日,参加领导茅家岭监狱的越狱暴动,在暴动中毅然殿后,为掩护同志安全越狱腿被炸断,于同月28日惨遭活埋。牺牲时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