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革命烈士书信
28363700000058

第58章 给未婚妻的信

文隐:

我自到江西后,曾去五函,不知你可曾收到?万里远隔,音讯久疏,在我今日的心情,你可以想到我是怎样的想念你?你的身体想早好了?会不会离开原来的地方呢?

我仍然住在此地,一切照旧,每日除读书外无他事,几年战地奔驰,不想今日得此悠闲度日,我是怎样的想着过去啊!但请你不必惦念我,我一定会好好的生活着,我相信总有一天和你再见,你不会忘记我们过去的约言吧!

在今天我希望得到你一个消息就够了,知道你平安,知道你在那〔哪〕里,我也无所望,望你收到这信后,立即复我吧!

通讯处"江西上饶皂头李村招待所"或"四川江津白沙德昌美号张西堂先生转"(我的姊丈),再见。

四月二十二日

【写作背景】

1941年1月13日,黄诚所在部队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陷入国民党军队的包围,黄诚在突围中不幸被俘,这封他给未婚妻刘文隐的信是写于被俘三个月后的4月22日。当时他处于"悠闲度日",但仍留恋为革命"战地奔驰"的过去,信中不仅表达了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的坚强信念,还对幸福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他在狱中,面对敌人的所施酷刑以及许愿高官厚禄的诱降,始终意志坚定,毫不动摇。新四军军长陈毅读了此信后赞誉他"被俘不屈,志量可佩",并赋诗三首以志哀思。

黄诚简介

黄诚(1914-1942),原名庆和,号幼山。河北省安次县(今廊坊市)人。1930年秋,考入北平市第四中学,后因参与救亡运动被该校开除学籍。1932年,考入天津北洋工学院预科,又因"煽动学潮"而被开除。1934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同年底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年,经黄诚等人提议,清华大学学生会改名为学生救国会,黄诚当选为主席,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为北平学联主席,并任学联党团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往川军作统战工作。1938年初,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俘,7月转押到上饶集中营石底监狱。他狱中坚持与敌人斗争,被推选为秘密党支部成员。1942年4月被害于牢房中,时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