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革命烈士书信
28363700000010

第10章 给子充兄的信

子充兄:

前信谅达。近日空气很恶,此间数教职员说:镇守使要来检查此校,因为省长有公事给他,说三师范某--指我--系上海来之……,水口山罢工事,系某主动。他们怕得了不得,迫我下省暂避。但我想决不会有此事的!不过他们想包办此校,目睹半年来学生动了,S·Y·势力澎涨〔膨胀〕了,有非去我不可之势,散布谣言,也说不定。

水口山罢工事,确有大应〔影〕响,此间又组后援会,益使社会上注目:兼之,元旦日把S·Y·的名义公开了,发传单,有些人益大惊小怪了!

湖南已挂着自治招牌,关于运动方面理应自由些,我此去当与子任兄一商。

我约今日下省,有信,仍可寄本校。来信寄:衡州三师刘通著先生(C·P.同志),转张国华较妥。祝健!一知不另

秋人

一·二五

昨日得子任信,说甫先生在京,大考在即,有好消息。望告!

【写作背景】

1923年元旦,张秋人组织党、团员公开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义,广泛散发革命传单,影响很大,震惊了反动当局。校方也看到了张秋人的进步行为,开始怀疑他,排挤他,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革命意志,而是更加倾注学生运动,与广大学生交友。张秋人从学生运动本身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了党所领导的正义事业的光明前途,张秋人在1月23日和25日,接连向团中央写信汇报情况,说明自己的处境已十分恶劣,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革命事业的高度的责任感。

张秋人简介

张秋人(1898-1928),乳名友表(有标),学名慕翰。浙江省诸暨县人。1920年自宁波崇信中学毕业后,到上海谋生。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任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英语教员。参与领导湖南学生运动。1923年夏回上海,任青年团上海地方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兼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执行委员兼执委会秘书。当选为第二届团中央候补委员。先后在上海、衡阳、宁波、芜湖、南京等地从事青年工作,指导三省一市团组织的活动。1926年3月调广州,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接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的编辑工作,兼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国民党广东省青年部举办的第一、二届青年训育员养成所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与恽代英、萧楚女一起,被誉为"广州三杰"。1927年广州"四一五""清党"前夕到武汉,从事宣传鼓动工作。同年9月回浙江,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29日在杭州被国民党军警逮捕。1928年2月就义,时年30岁。